自从生了娃,每天拎着纸尿裤“端详”宝宝便便就成了妈妈必修的功课(自行脑补),不停地有宝妈提问说,宝宝拉绿色的便便怎么办?便便有酸臭味是怎么回事?
今天御宝就来跟妈妈们一起研究研究宝宝的便便(新get的恶趣味哈哈哈),宝宝健康,一验“便”知~
阶段不同,宝宝“臭臭”颜色不同1新生儿胎便(墨绿色)估计孩子来到人世的第一次大便没少吓着父母,墨绿墨绿的一大堆,吓得爸爸们跑去叫医生。
其实这个是正常的,通常宝宝出生头几天的大便呈均匀墨绿色且带黏性。新生儿胎便的主要成分是水,大约占了72%,由胎儿肠道脱落的上皮细胞、胆汁、浓缩的消化液及吞入的羊水组成,出生后几小时内(一般10小时内)首次排出胎粪,呈墨绿色、有点发亮。
出生一个月内喂养母乳的宝宝,向正常大便过渡时的大便呈黄绿色,随年龄增长,粪便会由黄色转为黄绿色或绿色。
2哺乳期便便母乳喂养宝宝的解便次数很弹性,通常新生儿期次数较多,一天2~5次,随着孩子月龄的增长,大便次数会逐渐减少,2~3个月的孩子大便次数会减少到每天1~2次。
因此,吃母乳的婴儿如果出现大便较稀、次数较多等情况,只要婴儿精神及吃奶情况良好,体重增加正常,没有解便困难、腹痛、胀气的情形,就都是正常的,家长没有必要担忧。
提醒:有的新生儿会发生一天排便7~8次的状况,父母不必担心,这叫做生理性腹泻,属于正常现象,到宝宝长到一定时期这种腹泻会自动消失。
用配方奶喂养的宝宝大便较少,通常会干燥、粗糙一些,稍硬如硬膏,但也是只要不难解,不似羊便,就没关系。如果消化没问题,通常会是土黄或金黄色,略带一些酸臭味,每天约1~2次。
3吃辅食以后的便便(颜色较暗)宝宝从4个月开始添加辅食,添加蛋白质、淀粉类食物后宝宝便便增多,稍呈暗褐色,要比纯母乳喂养更稠一些,臭味也更明显。添加各类蔬菜、水果等辅食时大便外观与成人粪便相似,刚开始添加菜泥时,宝宝有绿便排出,排便每日1次左右。
宝宝吃辅食后,基本吃什么就会拉什么,肉眼很容易从宝宝便便里面看到食物的残渣,不过妈妈们不用担心,这是正常的现象,随着宝宝咀嚼能力的提高情况慢慢就会变好。
这几种“臭臭”,妈妈要当心红/灯/预/警
不正常的坏便便
很多新手妈妈都把宝宝便便当做自己喂养的成绩单,面对这张有味道的成绩单,就成了宝宝健康的“红绿灯”,下面就跟随小爱一起来收服这些暗藏宝宝疾病的坏便便吧!
宝宝便便突然出现泡沫时,一般是淀粉或糖类食物过多,大量没有被吸收掉的淀粉糖分在肠胃中发酵,产生深棕色的水样便,并带有泡沫。母乳喂养的妈妈要注意自身饮食的清淡,控制淀粉类、糖类食物的摄入。
宝宝绿便不能一概而论,出现绿便的原因有很多种,妈妈可以结合着宝宝的日常饮食、作息等综合来看。
01
糖类摄入过多
便便偏稀,呈绿色、带泡沫,带有粘液。母乳喂养的宝宝因妈妈吃了太多高糖、高淀粉类的食物,导致宝宝大便发绿并有泡沫。另外,母乳前半段奶不如后半段奶脂肪含量高,在喂奶时,妈妈要让宝宝先将一侧的奶吸空再吃另一侧奶,保证前后段奶都能吃到。对于吃配方奶的宝宝,宝爸宝妈要注意按照奶粉配比说明来冲泡哦~
02
饥饿性绿便
有的宝宝因没有吃饱,饥饿会使肠道蠕动加快,胆绿素来不及被还原成胆红素,出现绿色大便。如果宝宝便便发稀、量少、粘液多,很多天才排一次便,并伴有因饥饿有哭闹不安的表现,那宝宝绿便根本不是病,是宝宝没吃饱。每个孩子的生长发育状况不同,食量不同,不能单看别人家的宝宝吃多少或以亲朋的经验来判定宝宝是否吃饱。这种绿便情况只要增加奶量,让宝宝吃饱就可以了。
如果宝宝绿色大便次数多,水分又多,出现腹泻,或带有脓血和粘液,这种情况一般就是病理性的了,爸爸妈医院检查!
宝宝没有完全消化掉奶,便便中就会出现奶瓣。如果喂食过多,就会出现消化不完全的情况。母乳喂养的宝宝,妈妈不要吃太多高蛋白高脂肪食物,调整膳食比例,多吃谷物、蔬菜和水果。
如果宝宝便便中偶尔有少量奶瓣,但宝宝饮食、睡眠、生长发育状态良好,就不用过度担心,这并不完全代表宝宝不健康,随着宝宝消化能力的提高,奶瓣会越来越少甚至消失不见。
蛋白摄入过多时,蛋白质可中和胃里的胃酸,这样就降低了胃液的酸度,使蛋白质不能充分地消化吸收,再加上肠腔内细菌的分解代谢,这些宝宝的大便往往是奇臭难闻。
母乳喂养的宝宝一般不会出现便便奇臭难闻的状况,如果母乳喂养宝宝便便突然变得特别臭,还伴有其他腹泻、发烧、厌奶等情况,一定要带宝宝去看医生!
进食脂肪过多时,在肠腔内会产生过多的脂肪酸刺激肠粘膜,使肠子的蠕动增加,结果产生淡黄色液状和量较多的大便,有时大便发亮,甚至向下掉落滑动。家长要注意少吃脂肪含量高的食物,不要上火。人工喂养宝宝尽量选择低脂配方奶。
送/医/警/告
需要送医的坏便便
如果便便呈黄色蛋花样、带白色小块和粘液,宝宝很有可能得了大便病毒性肠炎和致病性大肠杆菌性肠炎,需及时就医。
柏油样大便
柏油样大便由于上消化道或小肠出血并在肠内停留时间较长,因红细胞破坏后,血红蛋白在肠道内与硫化物结合形成硫化亚铁,故粪便呈黑色;又由于硫化亚铁刺激肠粘膜分泌较多的黏液,而使粪便黑而发亮,故称为柏油样便,多见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胃炎所致的出血。
鲜红色血便
如果宝宝便便有鲜红血色,且不与粪便混合,黏于粪便表面,常见于肛门、肛道疾病,需立刻就医。
果酱样大便和暗红色果酱样大便
如果宝宝便便中,血和粘液融合、呈红色粘冻果酱样。那可能宝宝患肠套叠、阿米巴痢疾、肠道出血或寄生虫。
黏液脓性鲜血便
宝宝便便呈鲜血红色,混有粘液,一般是急性肠炎、细菌性痢疾、空肠弯曲菌肠炎。
洗肉水样血便
大便呈洗肉水样并有特殊的腥臭味,常见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肠炎。
宝宝出现灰白色、质地硬的便便时,妈妈们要警惕了。灰白色大便常见于由各种原因所致的胆道阻塞。医学上称陶土色大便,宝宝很有可能患有先天性胆道梗阻,延误诊断和治疗会导致永久性肝脏损伤。
此外,进食牛奶过多或糖过少,产生的脂肪酸与食物中的矿物质钙和镁相结合,形成脂肪皂,粪便也可呈现灰白色,质硬,并伴有臭味。
便便是黄绿色带有粘液、呈豆腐渣状。这种状况可能是霉菌性肠炎,患有霉菌性肠炎的宝宝同时还会患有鹅口疮,如果孩子有上述的症状,医院就诊。
御宝温馨提醒:宝宝大便的颜色,与肠道内菌丛状况和摄取食物种类相关,加上和消化系統中协助分解脂肪的胆汁交互作用后,自然会造成如黄、绿、墨绿等颜色,都不必太担心,对症治疗即可。如果出现红白黑,则需要尽早就诊哦~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热点文章
最近更新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