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3脑科学日报NatureNeu

文章来源:肺曲菌病   发布时间:2021-12-11 12:36:48   点击数:
 

第期脑科学日报

年2月23日

科学时讯

1,《自然》子刊:对付帕金森病,从“肠”计议?

来源:学术经纬

肠道注入突触核蛋白原纤维(α-SynPFF)后,随时间变化,年老小鼠的运动表现越来越差

帕金森病或许起源于胃肠道?进一步猜测来自对突触核蛋白病(synucleinopathies)的研究。在PD患者的某些脑区,这种蛋白质发生错误折叠,大量不可溶的α-Syn蛋白在细胞内聚集,造成神经细胞死亡。而一些证据显示,除了大脑,患者的胃、十二指肠和结肠等部位也有α-Syn聚集,并且很可能在疾病进程的早期就开始发生。动物实验中,科学家们还观察到,病理性的α-Syn蛋白可以通过相互连接的神经,从胃肠道传播到脑中,引起PD相关的多种症状。

最近,加州理工大学VivianaGradinaru教授领衔的研究团队,通过小鼠实验检验了上述猜想。他们发现,在胃肠道的异常蛋白不仅能传播到脑部造成病理变化,而且容易让年老小鼠的运动功能受到影响。加强清除胃肠道的异常蛋白,有助于改善症状。相关结果发表于《自然》子刊NatureNeuroscience。

阅读链接:

《自然》子刊:对付帕金森病,从“肠”计议?

2,精准修正端粒酶基因启动子区域的致癌突变是治疗胶质瘤的潜在靶点

来源:细胞

胶质瘤(Glioblastoma,GBM)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脑部恶性肿瘤,目前尚缺乏有效的防治手段,以往的研究报道83%原发性胶质瘤携带端粒酶基因(TERT)启动子区域的致癌突变,该突变重新激活端粒酶基因表达,驱动肿瘤的恶性进展,精准修正端粒酶基因启动子区域的致癌突变是治疗胶质瘤的潜在靶点。

2月17日,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李新建研究员,南京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钱旭教授,浙医院吕志民教授,美国德州大学M.D.安德森癌症中心及温州医科大学等多家单位的研究人员合作在NatureCellBiology杂志上在线发表了题为ProgrammablebaseeditingofmutatedTERTpromoterinhibitsbraintumourgrowth(DOI:10./s---6)的研究论文。该研究使用腺相关病毒(Adeno-associatedvirus,AAV)作为载体表达拥有腺嘌呤脱氨酶活性的空肠弯曲菌(Campylobacterjejuni)Cas9融合蛋白以及对应的单向导RNA(sgRNA),实现精准修正胶质瘤细胞端粒酶基因启动子区域的致癌突变。

阅读链接:

精准修正端粒酶基因启动子区域的致癌突变是治疗胶质瘤的潜在靶点

3,周斌研究组构建一种自我剪切的诱导型Cre重组酶实现可控性高效遗传操作

来源:细胞

sCreER重组酶通过自我剪切由CreER转变成Cre的原理图

2月17日,国际学术期刊TheEMBOJournal以封面文章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周斌研究组的最新科研成果“Generationofaself-cleavedinducibleCrere

转载请注明:http://www.nwmcm.com/jbby/119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