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计量检查指南部分

文章来源:肺曲菌病   发布时间:2017-3-4 4:15:45   点击数:
 

《肺功能检查指南》由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肺功能专业组发表于《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年

目前本系列指南初定为8个部分和1个附录:(1)概述及一般要求;(2)肺量计检查;(3)支气管激发试验;(4)支气管舒张试验;(5)肺弥散功能检查;(6)肺容积检查;(7)气道阻力检查;(8)肺功能检查项目的合理选用。附录:肺功能检查常用缩略语及其中英文名称。

在未来的几期内容里,将不定期的为大家进行介绍!今天是第二期。

一、概述肺量计检查,采用肺量计测量呼吸容积和流量,两者可通过呼吸时间的微分或积分相互转换。肺量计分为两种:容积型肺量计通过密闭系统直接测量呼吸气体的容积,直观易懂,但仪器体积大,易于交叉感染,且呼吸阻力高,测定参数少;流量型肺量计则测量气体流量,呼吸阻力低,操作简单,体积小,清洁和维护方便,已逐渐取代容量型肺量计。二、肺量计检查的适应证和禁忌证

三、肺量计检查的程序、测试曲线和指标、质量控制

1.FVC检查的质量控制标准:

(1)呼气起始标准:呼气起始无犹豫,有爆发力,F-V曲线显示PEF尖峰出现。外推容积(EV)应小于FVC的5%或0.L(取较大值)。EV是呼气时间零点开始前所呼出的气体容积。时间零点由外推法川来确定。呼气爆发力越强,时间零点出现越早,EV亦越少;而呼气爆发力不足时,EV则较大。

(2)呼气结束标准:①受试者不能或不应继续呼气。尽管应鼓励受试者呼气至最大限度,但当受试者出现不适或晕厥,应立即停止试验,并保护受试者避免摔倒。②呼气时间≥3s(10岁以下儿童)或≥(10岁以上受试者),或T-V曲线显示呼气平台出现(容积变化0.L)持续1s以上。(3)可接受的呼气标准:①达到满意的试验开始标准;②呼气第1秒无咳嗽,曲线平滑,其后亦无影响结果的咳嗽;③达到满意的试验结束标准;④没有声门关闭;⑤没有漏气;⑥牙齿或舌头无堵塞咬口器;⑦呼气期间没有再吸气。一条有用的曲线仅需符合以上①和②两个条件,但可接受的曲线必须符合以上全部条件。(4)可重复性:在3次可接受的测试中,FVC和FEV1的最佳值与次佳值之间的差异应≤0.L。若FVC1.L,则差异应≤0.L。多次测试时可作F-V曲线和T-V曲线的重叠打印,如曲线重叠,说明测试的重复性佳;反之,则重复性不理想,这对重复性的评判甚有帮助。不可接受的测试在评价重复性之前应剔除,且不能用于判定最大值。若3次测试均未达标准,则应再测试,但通常不超过8次。气道反应性较高者,多次重复用力呼吸可诱发气道痉挛,呼吸容积和流量递次减少而无法重复,应在报告中说明。依检查的质量,可分为5个等级。

2.最大自主通气量(MVV)

(1)MVV检查的程序:平静呼吸4-5次,待呼气容量基线平稳后,以最大呼吸幅度、最快呼吸速度持续重复呼吸12s或15s。休息5-10min后重复第2次检查。

(2)MVV的测试曲线和质量控制:MVV的V-T曲线可直观地反映呼吸的速度和深度。正常人呼吸频率为60-次/min,所测得的MVV值差异小。一般测定的呼吸频率宜在60次/min以上,理想频率为90-次/min,每次呼吸的容量约为50%-60%肺活量。至少进行2次可接受的测试,误差应8%。某些气道反应性明显增高者在努力呼吸过程中可出现咳嗽或气道痉挛,应在报告中说明。(3)MVV检查结果的选择:选择呼吸幅度基本一致、呼吸速度均匀的曲线。将12s或15s的通气量乘以5或4,即为MVV。重复测试应当选取MVV的最大值进行报告。MVV与FEV1呈良好的线性相关关系,故临床上可用FEV1换算MVV。不同研究的换算公式不全相同,但结果差别不大。常用的公式有:MVV(L/min)=FEV1(L)x35。四、肺量计险查结果的评价1、参考值与正常范围

肺功能的参考值受多种因素影响,如年龄、身高、体重、性别、种族、体力活动或工种、生存环境、吸烟等,应尽量选取相似人群的参考值方程。可参考穆魁津和刘世琬编著的《全国肺功能正常值汇编》。如选用国外参考值,应加用矫正系数。正常范围为肺功能参考方程的95%可信限,此最低临界值称为正常值下限(LLN)。理论上LLN是判断正常的标准,但计算繁琐,由于一般健康青年个体的变异约为2个标准差(约20%,故临床上为了方便,FVC、FEV1、PEF等指标直接以参考值的80%为LLN。但这种方法存在一定的偏差,应予以注意。FEV1/FVC无公认标准,原则上应结合病史和其他肺功能指标、检查图形进行诊断,推荐以FEV1/FVC≥92%预计值为正常。避免与慢阻肺的诊断标准FEV1/FVC0.7混淆。

判断流程

2、肺通气功能障碍的类型

(1)阻塞性通气障碍:指气道阻塞引起的通气障碍,原则上以FEV1/FVC下降为标准。若FEV,/FVC低于预计值的92%,即使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80%亦可判断为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MMEF、FEF50%等指标显著下降,MVV也可下降,但FVC可在正常范围或只轻度下降。F-V曲线的特征性改变为呼气相降支向容量轴的凹陷,凹陷愈明显者气流受限愈重(图7)。此外,还有一些特殊类型如下。

小气道功能障碍:是气道阻塞的早期表现。小气道数量多,总横截面积大,对气流的阻力仅占总阻力的20%以下,早期病变时临床上可无症状和体征,通气功能改变也不显著,FVC、FEV1及FEV1/FVC尚在正常范围,但MMEF、FEF50%、FEF75%可显著下降,说明其对通气功能的影响主要为呼气中、后期的流量受限。当该3项指标中有2项低于LLN,可判断为小气道功能障碍。

上气道阻塞(UAO):①可变胸外型UAO:阻塞部位在胸廓人口以外,吸气时气道内压低于大气压,气管壁趋于闭陷,吸气阻力增加致吸气流量受限明显;但呼气时因气道内压高于大气压而使气道趋于扩张,故气流受限可不明显。F-V曲线表现为吸气相特征性的平台样改变(图9A),FEF50%/FIF50%1。②可变胸内型UAO:阻塞部位在胸廓人口以内,吸气时胸腔负压增大,气道扩张,气道阻力下降,吸气相气流受限不甚明显;但呼气时胸腔负压显著下降,气管回缩,气道阻力增加使原有的阻塞加重,表现为呼气流量明显受限,尤其在用力依赖性的呼气早、中期,PEF、FEF25%、FEF50%显著下降,F-V曲线表现为呼气相特征性的平台样改变(图9B),FEF50%/FIF50%1。③固定型UAO:当UAO病变部位较广泛或较僵硬,气流受限不再受呼吸时相影响,则为固定型UAO。此时吸、呼气流量均显著受限而呈平台样改变,FEF50%/FIF50%接近1。

单侧主支气管不完全性阻塞:健侧支气管阻力正常,呼吸早期流量迅速上升至峰值,故初始部分流量较大;患侧支气管阻力显著增大,呼吸流量显著减慢,故终末部分流量显著降低,F-V曲线呈双蝶形改变(图9D)。

单侧主支气管完全阻塞:只有健侧肺通气,而患侧肺完全无通气,故表现为限制性通气障碍(图7)。

(2)限制性通气障碍:指胸肺扩张受限引起的通气障碍,主要表现为FVC明显下降(图7)。气流明显受限者FVC也可下降,FVC的判断效能受影响,故肺容量指标如TLC、RV及RV/TLC对限制性通气障碍的判断更为精确。

(3)混合性通气障碍:兼有阻塞及限制2种表现,主要为TLC、VC及FEV1/FVC的下降,而FEV1降低更明显。F-V曲线显示肺容量减少及呼气相降支向容量轴的凹陷(图7)。此时应与假性混合性通气障碍区别,后者的VC减少是由于肺内RV增加所致,作RV测定或支气管舒张试验可资鉴别。四、肺通气功能障碍的程度

参考文献: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肺功能专业组,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年7月第37卷第7期

本文学术观点来自以上文献整理,如需转载请注明文献出处;如想进一步查阅完整文献,还请直接按作者或杂志搜索该文献。









































北京现在治疗白癜风大概多少钱
北京治疗白癜风比较好专科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nwmcm.com/ystl/49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