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及哺乳期妇女用药原则

文章来源:肺曲菌病   发布时间:2016-11-28 20:08:59   点击数:
 

3张表格告诉你应该注意啥~

本文摘自:《国家执业药师资格考试超级辅导书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聂筱妍编著,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来源:医学界临床药学频道

一、妊娠妇女用药药物对妊娠期不同阶段胎儿的影响

妊娠时期

用药造成的影响

妊娠早期(受精后至3个月)

受精后3周至3个月(器官发生期)是药物致畸的敏感期。(1)沙利度胺:胎儿肢体、耳、内脏畸形。(2)雌孕激素、雄激素:胎儿性发育异常。(3)叶酸拮抗剂:颅面部畸形、腭裂等。(4)烷化剂如氮芥类:泌尿生殖系统异常,指趾畸形。

妊娠5个月后

(1)四环素:婴儿牙齿黄染,牙釉质发育不全,骨生长障碍。(2)镇静、安定、麻醉、止痛、抗组胺药或其他抑制中枢神经的药物:抑制胎儿神经的活动,影响大脑发育。

妊娠后期

抗凝药华法林、大剂量苯巴比妥或长期服用阿司匹林治疗:胎儿严重出血,甚至死胎。

临产期

抗疟药、磺胺药、硝基呋喃类、解热镇痛药如氨基比林、大剂量维生素K等:用于红细胞缺乏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者可引起溶血。

分娩前

氯霉素:新生儿循环障碍和灰婴综合征。

FDA药物妊娠毒性分级

分级

定义及使用提示

代表药物

A级

在有对照组的早期妊娠妇女中未显示对胎儿有危险,可能对胎儿的伤害极小。

(1)维生素:各种水溶性维生素、正常剂量的脂溶性维生素A、维生素D。(2)其他:枸橼酸钾、氯化钾等。

B级

在动物生殖试验中并未显示对胎儿的危险,但无孕妇的对照组,或对动物生殖试验显示有副作用(较不育为轻),但在早孕妇女的对照组中并不能肯定其不良反应。

(1)抗菌药物:青霉素、阿莫西林、阿昔洛韦、氨苄西林舒巴坦、哌拉西林三唑巴坦、苄星青霉素、多黏菌素B、头孢呋辛、头孢克洛、头孢拉定、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头孢曲松钠、红霉素、克林霉素、美洛西林、美罗培南等。(2)降糖药:阿卡波糖、二甲双胍、门冬胰岛素。(3)解热镇痛药:对乙酰氨基酚。(4)消化系统用药:法莫替丁、雷尼替丁、泮托拉唑等。

C级

在动物研究中证实对胎儿有不良反应(致畸或使胚胎致死或其他),但在孕妇中无对照组或在孕妇和动物研究中无可以利用的资料,药物仅在权衡对胎儿的利大于弊时给予。

(1)抗菌药物:阿米卡星、氯霉素、咪康唑、万古霉素、去甲万古霉素、氧氟沙星、环丙沙星、莫西沙星、利奈唑胺。(2)抗病毒药:更昔洛韦、奥司他韦等。(3)降糖药:格列吡嗪、罗格列酮、吡格列酮、瑞格列奈等。(4)消化系统用药:奥美拉唑、多潘立酮等。(5)降压药:氨氯地平、比索洛尔、美托洛尔。

D级

有致人类胎儿危险的肯定的证据,仅在对孕妇肯定有利时,方予应用(如生命垂危或疾病严重而无法应用较安全的药物或药物无效)。

(1)抗菌药:伏立康唑、妥布霉素、链霉素。(2)治疗甲亢药物:甲巯咪唑。(3)降压药:缬沙坦氨氯地平片、卡马西平。(4)降压药孕晚期使用时:卡托普利、依那普利、比索洛尔、美托洛尔。

X级

动物或人的研究中已证实可使胎儿异常,或基于人类的经验知其对胎儿有危险,对孕妇或孕妇及始儿两者均有害,而且该药物对孕妇的应用危险明显大于其益处。

(1)他汀类降脂药:辛伐他汀、洛伐他汀、阿托伐他汀、氟伐他汀、瑞舒伐他汀。(2)抗病毒药:利巴韦林。(3)激素类药物:米非司酮、炔诺酮、缩宫素、非那雄胺、戈舍瑞林。(4)其他:沙利度胺、华法林、甲氨蝶呤、米索前列醇、前列腺素E1、碘甘油等。

二、哺乳期妇女用药哺乳期妇女用药相关知识

项目

内容

药物的乳汁分泌特点

(1)脂溶性高的药物易分布到乳汁中,如地西泮脂溶性较强,可分布到乳汁中,哺乳期妇女应避免使用。(2)碱性药物如红霉素易于分布到乳汁中,而酸性药物如青霉素G、磺胺类则不易进入到乳汁中(乳汁偏酸性)。(3)蛋白结合率高的药物不易分布到乳汁中,如华法林。

哺乳期用药对策

(1)权衡利弊:弊大于利应停药;可用可不用的药物尽量不用。(2)选用适当药物:如哺乳期妇女患泌尿道感染时,不宜选用磺胺药,而应用氨苄西林代替。(3)







































北京白癜风怎么办
治疗白癜风最好方法

转载请注明:http://www.nwmcm.com/yfzl/18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