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PD-免疫治疗药物的研发,因其较传统肿瘤治疗的高疗效和低毒性,已经改变了许多实体肿瘤的治疗策略。
但是,它并不是一款万能的抗癌药:有效率是它最大的瓶颈。
在临床数据中,PD-抑制剂仅对约20%的肿瘤患者产生应答,但一旦起效则将带来长久稳定的治疗效果,甚至达到“临床治愈”的标准。
但20%幸运儿的背后,是高达80%的患者面临着PD-疗效不佳或完全无效的困境。
如何提升PD-抑制剂的有效率?
临床上通常采取联合治疗的方式提升免疫治疗有效率。一般而言,免疫联合治疗指的是抗癌药物的联合,例如化疗+免疫,或是免疫+靶向的组合。但有意思的是,有研究者发现一些日常生活中的辅助用药,和PD-抑制剂联合也能提升它的有效率。
肠道菌群可能是PD-抑制剂“药引子”
临床结果出炉前,谁也想不到,看似和癌症毫无联系的肠道细菌,居然能决定PD-抑制剂的有效率!
举个形象的例子,肠道细菌很可能扮演了PD-抑制剂的“药引”,如果没有肠道细菌的帮助,PD-抑制剂这个“抗癌神药”很有可能无效。
肠道菌群会影响免疫治疗疗效?的确有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明肠道菌群居然对肿瘤免疫治疗效果有着巨大影响。实际上,大量的临床试验线索都表明微生物组对于癌症研究至关重要。
自年起,研究者们先后通过临床试验证实:肠道菌群的状态对小鼠模型中肿瘤的PD-治疗疗效有决定性作用,将PD-有效人群的肠道菌群移植到患癌小鼠模型中,小鼠的PD-治疗也大多有效;反之PD-无效患者的肠道菌群也会导致小鼠的PD-治疗无效。
年初,国际顶级期刊《科学》(Science)杂志连发三篇重磅文章,聚焦肠道微生物对肿瘤免疫治疗的重要影响,证实在人体中肠道菌群会影响肿瘤免疫治疗的疗效,以及肠道菌群对于抗PD-免疫疗法的重要性。
年,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的一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又惊奇地发现,肠道细菌竟可以使癌症免疫治疗的疗效提高4倍!
在四种癌症小鼠模型中,研究人员最终确定了三种与阳性免疫治疗结果相关的肠道菌群:假双歧杆菌、约翰逊乳杆菌和奥尔森氏菌。
无论是临床试验还是理论研究,肠道菌群都在PD-抑制剂治疗期间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因此,提升PD-抑制剂的有效率需要:
PD-抑制剂使用期间,尽量不使用抗生素;
在患者的日常生活中,尽可能保证结构平衡的饮食,确保肠道菌群健康完整;建议患者的日常饮食中,适当增加酸奶(含双歧杆菌)等食物;
必要时候建议患者服用一些药用益生菌药物(如金双歧、培菲康等)。
维C联合PD-抑制剂,既“暴露敌军”,又“强化友方”
维生素C是我们日常都能接触到的、最常见的营养物质。为了增强PD-抑制剂的疗效,科学家们把主意打到了维C身上。
之所以研究者们考虑使用维C来帮助提升PD-抑制剂有效率,是出于它所具备的两个特质:
维生素C可以改变肿瘤细胞的状态,从而增加肿瘤细胞的抗原性,让其更容易被免疫细胞杀死。经过维生素C预处理过的肿瘤细胞,被免疫系统杀死的比例大致会增加2%;
维生素C可以增强免疫细胞的功能。对于抗癌主力的CD8+T细胞,研究显示经过维C的处理可以改变CD8+T细胞的“杀伤力”,让CD8+T细胞的对肿瘤细胞的杀伤力增强2.8倍。
既让肿瘤细胞更容易被免疫系统发现,又增强人体免疫细胞“杀伤力”,双管齐下能不能让PD-有效率提升?
在一项小鼠试验中,通过“超大剂量”的维C与PD-抑制剂联合使用,“围剿”肿瘤细胞的免疫细胞显著增多;经过联合治疗的小鼠,体内的肿瘤组织较PD-抑制剂单药治疗的小鼠缩小比例超50%。
“围剿肿瘤”的免疫细胞在PD-+维C联合下显著增多
虽然临床实验中,研究者们采取了“超大剂量”的维C联合治疗(相当于人体每天注射40~g的维生素C,远高于正常用量),但维C对于肿瘤免疫原性的增加与免疫细胞杀伤力的增强效果是毋庸置疑的。
二甲双胍联合PD-抑制剂,“神药”联合,大幅提升免疫治疗有效率
作为一款治疗糖尿病的“神药”,围绕着二甲双胍有数不清的“传说”:二甲双胍可以减肥、二甲双胍可以增寿、二甲双胍可以抗癌……最近一些回顾性研究,为二甲双胍又增添了一道神秘色彩,二甲双胍或许可以增加PD-抗体的抗癌的疗效。
早在年,来自美国NorrisCotton癌症中心的医学家就发现二甲双胍可能可以增敏免疫治疗,他们分析了两组接受免疫治疗(PD-抗体、CTLA-4抗体等)的晚期恶性黑色素瘤患者,第一组33名患者,单独接受免疫治疗;第二组22名患者,接受免疫治疗的同时还在口服二甲双胍(多半是由于糖尿病)。这两组患者在男女比例、患者年龄、疾病分期、基因突变类型等诸多可能影响治疗效果的参数上,都是基本均衡的。然而,合并使用二甲双胍这一组,有效率明显更高,分别是68.2%对54.5%;中位总生存期也更长,分别是46.7个月和28个月。两组生存曲线,区分很明显。
因此,提升PD-抑制剂的有效率,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二甲双胍与PD-抑制剂联合使用,或许帮助免疫治疗拥有更佳疗效。
他汀类药物不仅降脂,还增加PD-抗体敏感性
目前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过多的脂肪尤其是胆固醇积聚在免疫细胞里,会导致癌症患者失去抗癌的战斗力。因此,他汀类药物作为使用最广的降脂药,具有潜在的提高PD敏感性的能力,而且已经得到若干临床研究的支持。
年,日本学者YUKIOHOSOMI教授分析了67例接受PD-抗体治疗的晚期肺癌患者的资料,发现合并使用他汀类药物的患者,有效率更高、生存期更长。随后,意大利和荷兰的一组专家在更多的癌种、更大样本量的研究中,再一次证实了这一点。他们一共分析了接受PD-抗体治疗的79名肺癌患者和82名恶性间皮瘤患者,结果显示:合并使用他汀类药物,有效率明显提高(32%vs8%)、中位生存期更长(3.个月vs8.7个月)。此外,在另外一组、77名接受化疗的恶性间皮瘤对照组中,他汀类药物的使用与否并不影响疗效。从而更加支持,他汀类药物能增敏PD-抗体的疗效,而不是直接有抗癌效果。
β受体阻滞剂或许是PD的“好搭档”
糖尿病、高血脂、高血压是中老年人最常见的慢性病,既然降糖药、降脂药可以增加PD-抗体的敏感性,降压药也不甘示弱。日前一项前瞻性、I期临床试验提示:β受体阻滞剂或许可以做PD的好搭档。
这项临床试验,一共入组了9名初治的晚期恶性黑色素瘤患者。入组后分成3组,每组接受标准剂量的PD-抗体治疗,同时接受不同剂量的心得安(0mg每天2次、20mg每天2次、30mg每天2次)。结果显示:心得安联合标准剂量的PD-抗体治疗,不良反应轻微,主要表现为皮疹、乏力和白癜风。安全性良好,疗效鼓舞人心:9名患者,7人肿瘤明显缩小,客观有效率高达78%。
当然,除了上述的这些药物以外,还有一些其他的日常药物可以提高抗癌有效率,以及一些日常可以注意的事项,同样可以提升抗癌的有效率。例如积极运动、轻断食等。来源
抗癌快讯、咚咚癌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