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肺曲菌病 发布时间:2025/3/27 11:16:47 点击数: 次
武汉市民孙女士长期咳嗽、发烧,被确诊为毛霉菌感染。这种病菌喜欢抱着大血管“啃”,拿刀的外科医生唯恐伤及大血管,见了它也不得不退避三舍。医院内镜中心医生巧用一把小毛刷,像搅棉花糖一样,轻松将其交缠裹挟,并从肺里拖出。昨日,孙女士顺利出院。孙女士今年52岁,患有糖尿病。从去年三四月份开始,发烧、咳嗽、咳血。起初医生怀疑是真菌感染导致的肺炎,且致病菌很可能是曲霉菌。用药后,孙女士略有好转,出院后又不停反复。再次就医,医生最终确诊是毛霉菌感染,建议孙女士转医院医院。医院接到孙女士后,组织多学科专家进行讨论,胸外科等多学科专家均建议,由内镜中心先通过气管镜进支气管探查,再决定是否进行外科手术。“毛霉菌能够利用弹性蛋白酶来削弱富含弹性蛋白的动脉壁,从而进入血管,因此毛霉菌对血管侵袭性极强,容易发生血源性播散。菌丝侵犯导致血管内皮损伤、血管壁破坏、血管炎等,继发霉菌性动脉瘤、血栓形成和血管阻塞。所以,一旦被这种病菌缠上,病灶往往与主动脉纠缠在一起,甚至侵入血管。所以,‘带刀’的外科医生也有心无力。因为一刀下去,很可能病菌没铲除干净,大血管却破裂了,患者生命将受到严重威胁。”医院内镜中心副主任医师胡智敏说。内镜医生正在为患者进行呼吸内镜检查治疗。胡智敏带领团队通过支气管镜进入孙女士左上肺支气管,清晰地看到,一条如果冻般的乳白色条状感染坏死物,死死堵住了她的支气管,直接钳取易碎,他们最后改用一次性防污染毛刷。“我们像缠棉花糖一样,转动毛刷,将坏死物缠绕住,然后缓缓拖出,拖出体外我们发现,它足足有5厘米长。一检查,里面全是毛霉菌。”胡智敏说,“这东西就是患者反复感染、久久不能痊愈的元凶。”术后,孙女士感觉呼吸通畅了许多。之后,她还需要接受规范的抗毛霉菌药物治疗,清除血管、支气管残余病灶上的毛霉菌,以便彻底康复。据了解,毛霉菌广泛分布在粮食、水果、灰尘中,通过吸入或外伤接触等途径进入机体。胡智敏说,糖尿病、肿瘤患者、营养不良者等群体,这类人群免疫力低下,容易中毛霉菌的招。该病起病迅速,容易侵犯大血管,且容易与曲霉菌、赛多孢子菌、镰刀菌感染混淆。所以,若患者免疫力低下,且普通抗真菌无效,应该及时排查毛霉菌感染。(谢俊杰 通讯员王敏 张全录)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大武汉”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时报料-。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