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暑无事深居亦清凉

文章来源:肺曲菌病   发布时间:2024/4/6 15:46:03   点击数:
 手中的扇子上写着“识得此中滋味,觅来无上清凉”,仿佛在这个长夏又多了几分念想。午后的云和风,在城市的上空盘旋,人们和往常一样各自前行,偶有树下的乘凉的过客,偶有篱边扫花的工人。梧桐树的浓阴,石榴树的秘密,都在阳光之下,愈发清晰。雨从最高处下来,打湿最高的楼,淹没最低的草。荷塘的水不断上涨,荷花的蕊凌乱在水面上,荷花的开放,则意味零落。只是一阵阵清风足可,更何况这些哭诉似的大雨。就这样东城西城被一场大雨淋漓,热气浮在地面,能闻到水和红尘混合交融的气息,更是一种味道。雨停,蝉鸣。谁也记不起夏天的那一只蝉先叫,亦如我们也记不起春天的那朵花先开,只是我们从树下走过,花边路过,这种声音和芳香,在某一刻进入心里。让我们意识到季节的流转,光阴的有限。《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小也。”小暑,在《易经》64卦中,小暑、大暑的卦象是“遁”。遁是退避、隐居的意思,正如清代著名的戏曲理论家李渔所言:应夏藏,闭门谢客。小暑虽不是一年中最炎热的时节,但紧接着就是一年中最热的大暑大暑,民间有“小暑大暑,上蒸下煮”之说,天气也将越来闷热和潮湿,灼热铺天盖地,让人无处藏身。时至小暑,开始进入伏天,大地便不再有一丝凉风,风中还会带着热浪。在古历法里,小暑是代表果树成熟前最重要的成长期,也比较凶险,有可能被害虫、病菌和炎热侵袭的时段,是一段当“盛夏果实”来临前的关键时期。瓜果李桃,在这个季节都是丰收的时候,人们甚至可以根据温度和光照条件,来决定果实的甜份程度。前几日回老家,看见奶奶的菜园,黄瓜,青椒,豆角长势正好,炎热的天气,看到这些果实,心中不免充满希望。奶奶说:“该热不热,五谷不结”。植物尚且如此,何况人呢?我们总以为利用自己的小聪明,抄近路,殊不知该经历的一站也不能错过。如果错过了,结果肯定也就就变了。暑,热也。这也是果实想要成熟所必须要经历的“磨难”。戏里面曾有言“使我有洛阳二顷田,安能佩六国相印”。事情就是这样,不到最后又怎么能抉择是好是坏呢?磨难和煎熬也许就是此时的小暑。民间有句俗语这样说,“不受烟火不成神,不受折磨不成人”。王阳明说:“变化气质,居常无所见,惟当利害、经变故、遭屈辱,平时愤怒者,到此能不愤怒。忧惶失措者,到此能不忧惶失措,始是能有着力处,亦便是用力处。”这段话的意思是一个人改变了自己,洗心革面,在平常状态下看不到,只有当利害关头,经历了重大变故,遭到了委屈和侮辱的时候。平时容易发怒的人能不发怒,胆小怕事的人能无所畏惧,才可以说磨练到了一定境界,这些紧要关头也是修心要猛下工夫的时候。在人生遭遇骤变打击之时,能做方寸不乱,需要的是智慧。在重大的挫折和打击面前,保持住一颗平常心,并能够把命运的迎头痛击当作磨练心性、超越自我的大好机会。才能动心忍性,意志坚强,使自己的人生境界不断提高。整个人生就是一段又一段的,需要“熬”的过程。熬的过程并不是坐以待毙,熬是磨练意志,熬是蓄势待发,熬是不动声色默默努力,等待着熬出头时的一鸣惊人。有时候我们会觉得快熬不过去了,无法坚持了,时过境迁后,再回头看,一切都熬过去了。苦夏虽长,长不过对生命的期待和理想的期望。一时有遮荫的树,有引风的扇,有悠扬的曲,有清凉的茶,有小小的瓜。可遁于山林,可隐于庭院,可游于诗书之中,可藏于斗室之间。此时情绪此时天,无事小神仙。荷风凉凉,远书且问平安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nwmcm.com/xgyy/1350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