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岁的黄大哥因为血糖高,医院查血糖高到测不出,来医院住院治疗,询问病史,没有发烧,没有咳嗽、咳痰,没有胸闷,自觉乏力、消瘦,以为只是血糖高呢!
在入院例行检查的时候,要求医生,你给我降血糖就可以,最近可能药物没跟上!
经常住院治疗的他甚至不愿意让医生查体,没什么事的,你给我用上胰岛素就行了。
可是肺部听诊发觉异常,一侧呼吸音偏低,就要求他做个胸部CT,并拿现在的新冠肺炎防治的大形势来压他,他没有办法,只好进行了CT检查。
结果出来,他不到20岁的儿子傻眼了,中心型肺,纵膈淋巴结转移,没有症状,考虑与病人长期患病,有中枢及周围神经的病变感知能力下降,长期血糖高,症状被血糖高的症状所掩盖等有关。
事实上,在检查患者肺部疾患之后,再针对性地询问病史,患者会说,自己感觉到有些憋喘。
所以说,那些人为我什么感觉也没有啊,怎么会得病了呢?那只是因为你没有注意到自己的症状,你把自己身体发出的信号忽视了。
而这是我们科一周以来查到的第5个肺癌病人,其中有3个是早期肺癌,1个是肺结节病变,高度疑癌。
目前肺的发病率越来越高,早、中期的病人可能没有任何症状,等病人有症状的时候可能已经到达中晚期,没有太多切实有效的治疗错失了,而且花费比较高,病人也比较痛苦。因此定期进行检查非常重要,特别是糖尿病的高危人群,如长期抽烟的,有肺癌家族史的,有基础疾病的,长期服用药物的,这些人群定期进行检查能够早期发现可能的病变。
对于50岁以上的成年人,即使没有上述因素,也应该每年进行一次体格检查。
吸烟,随着宣传力度的加大,吸烟可能导致肺癌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吸烟人群已经明显减少,但是对于那些有烟瘾的,长期吸烟的,意志力薄弱的人群,他们患肺癌的几率明显较高。
吸烟因素之外,空气污染对肺的损伤也比较明显,长期暴露于污染的空气之中,就会造成肺部的持续损害,导致恶性病变的出现。
遗传因素,有肺癌家族史的人患肺癌的风险比其他人更高一些。
1年以来,在我们内分泌代谢科诊断出来的肺部疾病人数增多,有肺癌、肺结核、支气管扩张等等,这归功于这1年来的疫情防控,影像学检查的顺利开展,让这些可能没有症状的疾病被检查出来,得到了更早更规范的治疗。
综上所述
长期吸烟、环境污染、有肺癌家族史和存在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人群应该定期进行胸部影像学的检查,来排除可能出现的肺癌等疾患,切不可认为没有症状就忽视,没有症状可能只是你在选择性的忽视。
注: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后台留言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
更多精彩~4种行为会加速糖尿病恶化,严重致尿毒症!却很多人不在意美国研究发现2型糖尿病可以逆转,这个方法可以让血糖恢复正常!糖尿病最后都是怎么去世的?这些原因,不想再瞒你了!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热点文章
最近更新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