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专题口腔念珠菌病的诊断

文章来源:肺曲菌病   发布时间:2016-12-1 1:36:58   点击数:
 

临床表现

  口腔念珠菌病患者常有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和免疫抑制剂的病史、消耗性疾病史;典型的临床表现为颊、舌、软腭等部位黏膜有散在的乳白色假膜,假膜可擦去,暴露红色的黏膜充血面;或表现为舌背乳头萎缩,黏膜充血,患者自觉口腔干燥,黏膜灼痛,并伴有味觉异常。

  口腔念珠菌病的临床诊断主要依靠病史和临床表现。但要确诊,则须依靠实验室检查证实损害中存在病原菌。

  实验室检查

  涂片法此类方法简便易行,操作成本低,但检出率低,是最传统的检测方法。包括①直接涂片法:用钝金属刮刀刮取少量假膜,涂在洁净载玻片上,加10%氢氧化钾溶液一滴,用盖玻片覆盖,稍加热,在盖玻片上轻加压,低倍光镜下检查,若发现折光性强的菌丝和孢子时即可诊断。该方法快速、简便,但非假膜型的口腔念珠菌病阳性率较低。②革兰染色法:刮取损害组织后趁湿润时固定,常规革兰染色呈阳性。③PAS染色法:标本干燥后用PAS染色,芽孢呈红色,假菌丝呈蓝色。

  培养法这类方法检出率较高,结果比较准确,但耗时较长。具体方法为:将标本接种于Sabouraud培养基,经3~4天后,形成乳白色圆形突起的菌落。通过芽管和厚壁孢子形成实验可确诊为白念珠菌。

  免疫法该方法是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测定血清和非刺激性混合唾液的抗念珠菌荧光抗体。敏感、快速,但因存在较强的免疫交叉反应,故假阴性率较高。

  活检法这类方法能直观地了解患者的病损程度,结果可靠,但须切取病损部位作为标本,属损伤性检查。具体方法是:将标本进行PAS染色,光镜下观察。病理特征为:菌丝垂直地侵入角化层,其基底处有大量炎细胞聚集,并能形成微脓肿。

  生化检验法这类方法是在“培养法”的基础上加以改进的。因CHROMagar显色培养基中含有一种特殊的色素物质,不同念珠菌生理代谢产物的不同,可引起不同的显色反应。据此鉴定念珠菌的种类。

本文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此







































鍖椾含鏈姝h娌荤枟鐧界櫆椋庡尰闄?
鍖椾含濂界殑鐧界櫆椋庡尰闄㈠湴鍧

转载请注明:http://www.nwmcm.com/fqjzs/19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