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气管哮喘bronchialasthm

文章来源:肺曲菌病   发布时间:2016-10-28 3:15:09   点击数:
 支气管哮喘思考:支气管哮喘的诊断标准?何谓哮喘治疗的缓解药及控制药,如何使用?

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特征包括:

1)气道慢性炎症

2)气道对多种刺激因素呈现的高反应性

3)广泛多变的可逆性气流受限以及气道重构。

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等症状,常在夜间发作或加重,可自行缓解或治疗后缓解。病因:遗传倾向、环境因素(变应原及非变应原因素)发病机制:1、气道免疫-炎症机制:气道炎症形成,多种炎症细胞、炎症介质、细胞因子共同作用的结果。气道高反应性(AirwayheperresponsivenessAHR),气道对各种刺激(变应原、理化因素如冷空气、运动、药物)产生过强的支气管收缩,而这种刺激对非哮喘者几乎不起作用。气道慢性炎症所致,可通过支气管激发试验评估。气道重构,重要病理特征包括气道上皮细胞黏液化生、平滑肌肥大/增生、上皮下胶原沉积和纤维化、血管增生。导致不可逆气流受限及持续存在的AHR。2、发病机制-神经调节机制:β肾上腺素受体功能低下,胆碱能神经张力增加。典型症状:发作性伴有哮鸣音的呼气性呼吸困难,可数分钟内发生,持续数小时至数天,经平喘药物治疗后或自行缓解,夜间加重。注意:运动性哮喘/阿司匹林哮喘,咳嗽变异性哮喘,胸闷变异性哮喘。体征:典型-发作时双肺闻及广泛的哮鸣音,呼气相延长;非常严重:“沉默肺”非发作期:无异常发现1、血液检查:血嗜酸粒细胞增多,血清sIgE水平升高。2、痰液检查:见较多嗜酸性粒细胞。3、肺功能检查:①通气功能检查-发作时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缓解期可正常。②支气管激发试验(BPT):FEV1下降大于≥20%,提示存在气道高反应性。适用于非哮喘发作期。③支气管舒张试验(可逆试验):吸入沙丁胺醇后FEV1提高12%以上,其绝对值增加ml。④PEF日间变异率≥20%。5、ECG6、放射学检查:重症哮喘发作时,肺过度充气、纵隔气肿或气胸。病史和发病特征+体征+肺功能检测(体征检查无阳性体征不能排除哮喘!)诊断标准:1.反复发作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多与接触变应原、冷空气、物理、化学性刺激以及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运动有关。2.发作时双肺闻及散在或弥漫性,以呼气相为主的哮鸣音,呼气相延长。3.上述症状和体征可经治疗缓解或自行缓解。4.除外其他疾病所引起的喘息、气急、胸闷和咳嗽。5.临床表现不典型者至少具备以下一项试验阳性:(1)支气管激发试验或运动试验(+)。(2)支气管舒张试验(+):FEV1增加15%,且增加值>ml。(3)呼气峰值流速(PEF)昼夜变异率≥20%符合第1~4条,或4~5条者可诊断支气管哮喘。诊断分期及控制水平分级-急性发作期诊断分期及控制水平分级-非急性发作期(见第八版内科学了解)①COPD;②心功能衰竭(“心性哮喘”);③变态反应性支气管肺曲菌病(ABPA);④上气道阻塞(中央型肺癌、气管支气管结核、气管良性肿瘤、气管异物等);⑤外源性变态反应性肺泡炎。(补充:ACOS以持续性气流受限为特征,通常既有哮喘的特征,又有慢阻肺的特征。如果吸入支气管扩张剂后FEV1/FVC0.7,同时伴有可逆性或显著可逆性气流受限时,则符合ACOS诊断,应给予ICS联合支气管扩张剂的治疗方案)哮喘控制目标:达到和维持症状的控制,防止哮喘的急性发作,尽可能少地使用缓解症状的药物,不需看急诊,维持正常的生活状态,包括锻炼,尽可能地维持肺功能正常,药物的副作用最少或没有。1、确定并减少危险因素接触2、药物治疗:缓解症状药物:①短效b2激动剂沙丁胺醇(万托林),②抗胆碱能药物异丙托溴铵(爱全乐)③黄嘌呤类茶碱④全身用糖皮质激素防止发作药物:具有抗炎作用,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起效(1-3hrs),作用维持时间长(12-24hrs),需规律应用。糖皮质激素类、白三烯调节剂、长效b2受体激动剂、缓释茶碱、色甘酸钠、联合用药[哮喘持续状态(重症哮喘)]治疗后FEV%pred,PaCO2增高,发生合并症如气胸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反复应用吸入β2激动剂,静脉应用氨茶碱及大剂量糖皮质激素吸氧有感染时应用抗生素必要时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通气▼(提取码:)长按







































治疗白癜风医院
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nwmcm.com/ystl/9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