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雏鸡沙门氏菌和曲霉菌病混合感染的诊治

文章来源:肺曲菌病   发布时间:2019-12-22 13:18:25   点击数:
 

案例背景:

年7月下旬,高明市宾老板养鸡场购入麻黄公苗只。5日龄时开始出现不少雏鸡精神不振,第二天发现二十多只死亡。宾老板在鸡群发病后先后采用头孢类药物、盐酸多西环素,治疗无效,随后几天发病陆续增多,日死亡数量达只以上。现场观察:

鸡栏比较潮湿,垫料没有消毒,病鸡表现瘦弱,精神沉郁,喜光怕冷,拥挤打堆,呆立嗜睡,食欲减少,喜饮。口腔有粘性分泌物,拉白色粪便,大部分患雏肛门周围羽毛沾有少量白色干燥粪便;呼吸急促,张口气喘,部分病鸡站立不稳或不愿走动,行走蹒跚、摇头、斜颈,侧身倒地或仰天而卧,两脚乱蹬,最后抽搐而死。白天鸡群无明显异常,翌日早上发现大量死亡。

剖检症状:

1、肝脏肿大,充血、出血,色泽红黄不均呈条纹状,且表面有灰白色的针尖状坏死点。

2、胆囊肿大,胆汁充盈,肺脏淤血。

3、气囊明显混浊,囊壁上和肺部出现大小不等的黄白色霉菌结节。心包膜增厚,肾肿大,色泽黄白。肠道粘膜充血、出血。

诊治:

初步诊断为沙门氏菌和曲霉菌混合感染。

治疗措施:

1、立即更换饲料,对鸡舍彻底清扫,用干粉消毒粉彻底消毒,同时加强保温和通风,避免鸡舍潮湿阴冷。

2、无水硫酸铜0.05%饮水,连饮3天。

3、全群用脱美净(g/包拌料kg)十泰乐加(g/包拌料60kg)十制霉菌素(只鸡50万单位)拌,连喂5天。

三天后回访,鸡群恢复正常,不在出现死亡。

温馨提示:

沙门氏菌和霉菌混合感染与环境有很大的关系,阴冷潮湿的环境中容易引发生此类问题,因此在雏禽育雏阶段需要注意:1、垫料的干燥和消毒,不使用霉变的垫料,进苗前对垫料晾晒和消毒;2、加强环境温湿度控制,避免温差忽高忽低,注意适当通风;3、育雏期2-4日龄饮水中添加健雏泰/恩诺沙星净化垂直传播的沙门氏菌和大肠杆菌;早防早控,提高雏禽的成活率和均匀度。

曾华平

扫一扫下载订阅号助手,用手机发文章赞赏

长按







































关爱白癜风患者
广东哪些医院白癜风疗效比较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nwmcm.com/ystl/91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