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降燥益肺初秋仲秋晚秋食疗分别吃

文章来源:肺曲菌病   发布时间:2018-8-27 21:31:34   点击数:
 

秋天分为初秋、仲秋、晚秋三个阶段,

每个阶段各有特点。

中医建议,秋季养生也应根据

不同的阶段采取不同的对策。

一.初秋——健脾祛湿

初秋,即农历的七月。暑热未退,湿气当令,此时人体的胃肠功能经过一个盛夏的消磨,正处于一年四季中最为脆弱的时期。

尤其是老人和小孩,容易出现脾胃失调、消化不良等,严重的会导致秋季腹泻。因此,初秋养生要特别注意健脾祛湿,可常食用山药、茯苓、白扁豆、薏米、莲子、陈皮等健脾祛湿之品烹饪的食疗。

食疗推荐:山药薏米粥

材料:取山药30克、薏米30克、莲肉(去心)15克、大枣10枚、小米50~克,白糖适量。

做法:将材料洗净一同放入锅中,武火煮沸后文火煮2小时,加入白糖调味即可。

功效:有健脾祛湿的功效。

二.仲秋——防燥润肺

根据中国的历法,农历八月在秋季中间,为秋季的第二个月,称为“仲秋”。

仲秋前后,暑热散尽,天气逐渐变冷,加上气候干燥,很多人常常会有口干舌燥、皮肤干燥及大便干结等燥热表现,此时要注意防燥润肺。

中医认为肺喜润恶燥,所以应多吃润燥食品,如梨、荸荠、柚、银耳、甘蔗等。

食疗推荐:百合无花果饮

材料:取百合、无花果、白茅根各5克。

做法:煮水或泡茶饮用,最后还可加入少量蜂蜜。

作用:有益肺养阴功效,可预防因天气干燥或环境污染而造成的"肺燥",对呼吸系统具有整体调理的作用。

三.深秋——防寒血管

“寒从脚生”,脚是全身最怕冷的部位,由于双脚距离心脏最远,血液流经的“路程”最长,经长途跋涉流到足部后,不仅速度减慢,而且血量也会减少。

保暖推荐:红花水泡脚

材料:取红花20克、当归20克、桂枝10克。

做法:加入适量的水煎汤,晚饭后一小时用来泡脚,有散寒、通络、活血的作用。

此外,除了泡脚还可以吃一些防寒补阳的食物,如核桃、枸杞子、桂圆肉、大枣等,这些食物可以滋补肝肾、补气养阳。

中华养生

赞赏

长按







































北京那家医院治疗白癜风好
白癜风用什么药膏好使

转载请注明:http://www.nwmcm.com/ystl/83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