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防治结核病日人类的行刑队长尚未离去

文章来源:肺曲菌病   发布时间:2017-6-30 14:41:51   点击数:
 

“年纪轻轻的,就长得脸色苍白,瘦骨嶙峋,不久归道山……”

这是英国大诗人济慈在年写的诗句。两年后,他死于肺结核,年仅26岁。

这个名单可以列出很长。肖邦、拜伦、雪莱、歌德,中国的鲁迅、瞿秋白、林徽因,他们都死于结核病。

3月24日是世界防治结核病日。年,全球有1,万例结核病新发病例,其中有万儿童病例,印度、印尼、中国的病例位列其中前三位,而结核病是可防可治的。当年有万人死于结核病,其中有21万儿童。在年位列全世界前十位的死因中,结核病排位在艾滋病和疟疾之前。

结核病是艾滋病毒携带者的头号杀手,艾滋病毒携带者中有35%因为结核病死亡。

以上是世界卫生组织提供的最新数据。我们有必要再次认识结核病。科学猫头鹰为你编发关于结核病的文章——《从肺结核病看中西医的根本差异》。

龙哥

肺结核病曾经是高悬于人类头顶的利剑,是人类长期无法逃避的巨大威胁。在19世纪,结核病被称为“人类死亡的行刑队长”,当时每7例死亡中就有1例是结核病。

结核病曾经是比天花和霍乱更恐怖的传染病,但也是被人类征服的经典案例,是科学与现代医学的伟大胜利。

人类与肺结核病抗争的历史非常久远。古希腊医生希波克拉底在公元前就详细记载了肺结核病,确认肺结核是当时最流行的疾病;他同时指出肺结核的传染率和死亡率相当高,提醒医生出诊肺结核病人时要特别小心。

至公元年,古希腊与古罗马医生曾提出了多种针对肺结核病的治疗方案,如转地疗法、开放疗法、营养疗法等。当然,古人对病因和病理几乎一无所知,这些疗法也不可能十分有效。

中国人对肺结核病的描述始于《黄帝内经》。至东汉张仲景,在《金匮要略》记载了“虚劳”之病,描述为:“手足烦热、盗汗、虚烦不得眠、马刀侠瘿”。

按中医界的说法,这些症状与肺结核症状相似,虽不能说“传乘”和“虚劳”就是肺结核,但应包括肺结核。然而这些记载只是模糊地记录了某些患者的虚弱性,没有准确描述肺结核病的典型症状和传染性,甚至连肺也没有提到。

如果这也算作中国人对肺结核病最早的记载,那不过仅仅是牵强附会的美化而已。

一千多年过去了,直至公元年,西方传统医学对肺结核病还是没有更多的认识。既找不到病因也没能发现有效的治疗方法,肺结核病依然是威胁人类生命的恶魔。倒是有许多稀奇古怪的“药物”被人们用来治疗结核病,诸如狼肝、鸽粪、黄鼠狼血、活蜗牛、木馏油、洋地黄、鸦片、重金属等,可谓五花八门却又无一有效。

约公元年的隋朝医书《诸病源候论》中记载了75种“虚劳”,其中有一种叫做“虚劳咳嗽候”:“虚劳而咳嗽者,腑脏气衰,邪伤于肺故也。久不已,令人胸背微痛,或惊悸烦满,或喘息上气,或咳逆唾血,此皆脏腑之咳也。然肺主于气,气之所行,通荣脏腑,故咳嗽俱入肺也。”这是中国人第一次描述疑似肺结核病的症状,总算和肺有了关系,但依然没有认识到其恐怖的传染性。

元朝朱丹溪在《丹溪心法》中强调了肺痨主要是内在因素导致的,并认为病机是“火盛金衰”。显然,此时的中医开始意识到肺结核病的慢性消耗性特点,但对病因的猜测仍然是完全错误的。朱丹溪认为治疗肺痨的用药原则是切忌大寒大热,这显然与有效治疗相去甚远。不知病因病理,自然也就不可能有正确的治疗。

年,元代医生葛可久写了中国第一部治疗肺痨的专著——《十药神书》。书中收载了十灰散、花蕊石散、独参汤、保和汤、保真汤、太平丸、沈香消化丸、润肺膏、白凤膏、补髓丹等10个专治肺痨的方剂,并对用药步骤、方法及辨证加减均有说明,但其思路是治疗虚劳吐血。

唐、宋、元时期虽陆续有医家提出肺痨乃“肺虫”或“瘵虫”所致,但因不能观察得见,此说仅仅停留于猜测,必然不会得到广泛认可。最为关键的是,中医没有意识到“虫”可能微小到人眼无法看到。对于肺结核病传染性的说法也莫衷一是,在治疗上始终不能摆脱“补虚”大法。

意大利医生Fracastoro

公元年后,意大利医生Fracastoro论述了健康者与肺结核病人一起居住可发病,病人的衣服2年后仍有传染性,使用病人衣服可传染肺结核病。年,另一位意大利医生K.Marten提出,肺结核病是由眼睛看不到的小生物引起的,这个猜测在当时虽无法证实,但已经明确表达出对微生物的初步认识。

此后,欧洲一些国家和地区出台相关法令预防肺结核病。规定肺结核病人使用的衣物和家具都要烧掉,以避免传染。肺结核病由微小生物传染的观念在西方被普遍接受,说明西方医学界对肺结核病的探索已经有了正确的方向。但此时还不知道病原体是什么,也就不可能找到治疗肺结核病的有效药物。

至明清两朝,中国医家主流观点认为肺痨的病因在于元气损耗、火盛金衰或肺虫所致,有人认为要补虚,也有人提出要杀虫。明代医书《理应元鉴》总结治虚之经验,认为“治虚有三本,肺脾肾是也。肺为五脏之天,脾为百骸之母,肾为性命之根,治肺、治脾、治肾,治虚之道毕矣。”这成为后来中医治疗肺痨的原则,而追求缓解症状放弃探究病因也正是中医的特点。

中医只观察到肺结核病的慢性消耗性、病人虚弱等特点,试图通过所谓补虚的方式进行治疗,结果当然是一事无成。

公元0年后,法国著名医生维尔曼(Villemin)进行了动物实验,把肺结核病人的痰液注入家兔的耳静脉中,一段时间后发现家兔肺中出现了结核病变,随后的动物实验也证明了肺结核病人的痰中有病原体。这一结果遭到了法国医学界传统势力的强烈质疑,但却引起了英国医学界的







































白癜风怎么治疗可以好
治疗白癜风的好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nwmcm.com/ystl/624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