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弧菌?弧菌的特点是什么?
顾名思义,弧菌是一种革兰阴性菌,短小弯曲弧状,无芽胞,多数有鞭毛、有菌毛。弧菌是需氧兼性厌氧菌,所以越脏的水体越容易形成弧菌优势超标,所以治理弧菌老是超标的前提应该是:降低水体富营养化程度。弧菌是海洋环境中最常见的细菌类群之一,广布于河口海区以及海洋生物体中。想要求外水域一个弧菌都没有就太理想化了,故无需谈弧菌色变,了解弧菌就能够对付弧菌了。
弧菌对营养的要求并不高,在水体碳高(比如甲壳类的残骸、糖多),尽管氮等等营养素比较少,弧菌比其他一些菌也有繁殖优势。所以在上个世纪90年代后期以前就有人提出:通过施猪粪便等等氮肥来培养氮依赖菌,以此来达到抑制弧菌的目的,这也可能是以菌抑菌的最早说法。效果怎么样另当别论,但是这个以改变池塘的理化条件为基础而不是拼命泼洒菌的以菌抑菌的说法,比后来的拼命泼洒菌来达到以菌抑菌的目的依据可能相对合理多了。弧菌耐低温和碱,外界环境中生存能力强,在水中存活长,河水、井水、海水中可以存活1-3周。
二、弧菌病的致病过程主要分为三个步骤
第一步:
1、病从口入,池塘残饵、死藻、底泥中含有大量的弧菌、虾蟹啃食这些腐殖质感染弧菌。
2、弧菌黏附在虾蟹表面;
第二步:弧菌进入到虾、蟹体内;
第三步:弧菌在虾体内增殖并产生毒素。
啃食和黏附是弧菌感染的第一步,它对细菌侵入宿主细胞并有效发挥毒素等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弧菌黏附素的受体尚不十分清楚。但是当虾体表因为寄生虫寄生导致虾体表受伤或者水质不好导致虾体表粘滑保护膜消失时,弧菌感染的几率就提高了。
所以弧菌疾病的预防措施重点是:1、调整好水质环境,提高对虾活力,降低感染几率。2、降低水体富营养化程度,减少寄生虫感染几率。
三、感染弧菌病的症状
弧菌感染发病范围广、速度快、发病季节集中于5、6月份,主要是经口传播,其次是通过体表创伤和鳃进入体内。弧菌通过主动粘附在消化道或创伤口,破坏表皮,进入体内,导致炎症和组织的溃烂、坏死或萎缩等。,弧菌还会引起小龙虾尾部出现水泡,肠炎,烂尾的等症状,这些病症有些早期的还能够通过药物达到治疗效果,有的已经进入晚期,无药可治,因此我们要在疾病刚发生还未进一步加重时通过治疗来减少损失。
四、弧菌感染的预防与治疗
①池塘改底,弧菌喜欢滋生在底部残饵、粪便、死藻种,池塘底部的这些弧菌是水体中弧菌的主要来源,因此必须彻底的进行池塘底部的改底消毒,切断弧菌的来源,市面上的改底产品有吸附型,生物型,和化学型改底,吸附型的改底产品主要是以沸石粉和腐殖酸钠为主要成分的产品,主要是用来吸附池塘中的杂质,使水体边变的清爽,而生物型的改底主要是以芽孢杆菌为主的菌类,主要是用来分解底部有机质,不能够达到杀灭池塘底部细菌的作用,但是化学性改底如过硫酸氢钾,具有很强的氧化性,在水中可以分解出具有强氧化性的原子氧以及强氧化性的过氧化氢(双氧水的主要成分),这两种物质都可以杀灭底弧菌(因为弧菌是厌氧菌),并且能够氧化底部的残饵粪便,不给弧菌的生长创造环境。
②水体消毒,当发现小龙虾尾部出现水泡以后应该立刻对水体进行消毒处理,这里推荐大家使用50%的过硫酸氢钾连续消毒2天,第一次消毒完毕以后间隔24小时以后再消毒一次,现在市面上大部分的消毒剂是以碘,强氯精,二氧化氯为主,这三种产品受池塘中有机质的含量影响很大,其中又以碘的质量层次不齐,不能达到良好的消毒效果,而强氯精二氧化氯在有机质丰富的情况下需要20ppm,这个浓度不仅杀死了弧菌,包括我们的小龙虾也会被杀死,同时二氧化氯和强氯精还是产生大量的余氯,多我们小龙虾、对虾的副作用很大,容易引起氯中毒,而50%的过硫酸氢钾在消毒的过程中不会受到有机质浓度的影响,更不会产生余氯等有毒有害物质,消毒效果好。
③内服杀菌,对于虾蟹体内的弧菌我们可以通过拌料内服水护士一共五天,之后停拌五天,后续再来一个循环,降低对虾体内的弧菌含量。
总结:目前虾蟹养殖已经进入5、6月份,温度开始回升,投喂量也逐渐增大,加上这段时间水混的塘口也比较多,大家都知道的是5、6月份是虾蟹发病高峰期,对各种疾病的预防也得提上日程,尤其是虾蟹弧菌病做好改底工作,调节好水质环境,保障底部溶氧的充足,是预防弧菌等细菌感染的必要手段,建议在5、6月份定期使用水护士消除细菌感染,如有发现虾蟹死亡的也可以内服水护士,对虾蟹弧菌感染有治疗效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