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肺曲菌病 >> 饮食调养>> >> 禽曲霉菌病的防治

禽曲霉菌病的防治

文章来源:肺曲菌病   发布时间:2020-11-7 15:08:44   点击数:
 “

禽曲霉菌病是家禽比较常见的一种真菌性传染病,其中烟曲霉菌、黄曲霉菌对家禽的危害最为严重。这些霉菌及其产生的孢子在自然界分布很广,如垄糠、谷物、木屑、发霉的饲料以及墙壁、地面、用具和空气中都可能存在。特别是梅雨季节,由于温度和湿度比较高,很适宜霉菌的生长。用作垫料的木屑、垄糠和饲料很容易发霉而成为本病的传染源。育雏阶段的饲养管理卫生条件不良是本病暴发的主要诱因。

”一、  病原特性

曲霉菌属真菌,引起家禽致病的有烟曲霉菌和黄曲霉菌,致病力最强的是烟曲霉菌。它存在于饲料、垫料及周围环境中,孢子在空气中飞扬浮游,且繁殖快,适宜于室温和体温中生长,在温暖潮湿的条件下即产生孢子,其抵抗力极强,煮沸5min或一般消毒液经1~3h才能将之杀死,常温存活数年。黄曲霉菌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高温和高湿度的环境下易于在玉米、花生、稻谷、豆饼、棉子饼、麸皮、米糠、鱼粉及肉制品等饲料中生长,并产生黄曲霉毒素,饲喂禽类则可中毒。由于该菌在禽舍中广泛存在,禽类经常性地接触该菌,尤其当禽类机体抵抗力降低时,很易感染发病。许多研究表明,黄曲霉毒素对家禽具有免疫毒性,能在鸡胚发育时期影响鸡的免疫体系建立,但在被感染的禽类机体内不能够产生黄曲霉毒素,因为黄曲霉菌在禽类平均体温42℃条件下无产毒能力。此外,还见有构巢曲霉菌、黑曲霉菌、青霉菌、毛霉菌和白霉菌致病。

▼▼12二、  流行特点

各种禽类都能感染,一年四季都可发生,但以潮湿的霉雨季节多发,胚胎及6周龄以下的雏鸡比成年鸡易感,4~12日龄最为易感,常呈急性暴发,发病率很高,死亡率一般在10%~50%之间,成年禽仅为散发,多为慢性。幼禽则更容易感染。20日龄内的雏鸡,常见急性暴发和群发性发生,成年家禽常个别散发。污染的垫草、木屑、土壤、空气、饲料是引起本病流行的主要传染媒介。幼禽常通过呼吸道吸入孢子而感染,也可通过饲喂发霉饲料,经消化道而感染发病。严重污染的孵化室,曲霉菌的孢子可通过蛋壳侵入蛋内而使鸡胚感染,引起死胚,或出壳后不久就出现症状。育雏阶段的饲养管理及卫生条件不良是引起该病暴发的主要诱因。育雏室内日夜温差大、通风换气不良、过分拥挤、阴暗潮湿以及营养不良等因素都可促进该病的发生和流行。

三、  临床症状

病雏初患病时精神不振、少食或不食、饮欲先增加后减退、翅膀下垂、羽毛松乱、嗜睡。冠和肉髯颜色暗红或发紫,少数病鸡眼鼻流液,排黄色或蓝绿色稀便,头、颈、腹部和大腿内侧皮下水肿,伸颈张口,呼吸困难,呼吸时发出“嘎嘎”声。有的表现神经症状,如摇头、头向后或向下翻转,后期出现严重的共济失调,发病后1~3d衰竭而死,死前出现明显的痉挛。放养于户外的家禽对曲霉菌的抵抗力很强,不易传染上该病。有的雏鸡可发生曲霉菌性眼炎而使眼睑鼓起。有的鸡可在角膜中央形成溃疡。对于成年禽,常引起产蛋下降,病程有的拖延数周或数月,死亡率不定。曲霉菌污染种蛋后常造成孵化率下降,胚胎大批死亡。

四、  病理变化

剖检病禽可见胸肌、腿肌和肠壁出现轻度出血。主要病变在肺和气囊上,肺脏可见散在粟粒大至绿豆大小的黄白色或灰白色的结节,质地较硬,有时在气囊壁上也可见大小不等的干酪样结节或斑块。随着病程的发展,气囊壁明显增厚,干酪样斑块增多、增大,有的融合在一起。后期病例可见在干酪样斑块上以及气囊壁上形成灰绿色霉菌斑。严重病例的腹腔、浆膜、肝脏或其他部位表面有结节或圆形灰绿色斑块。病灶与周围组织界限清楚,易于剥离。心包液增多,肝脏萎缩。脑膜水肿,小脑软而肿胀,常见微小出血点。

五、  防治措施

每次进鸡前用威能1:-倍稀释对垫料进行消毒。对生产饲料的原料一定要严格把关,禁止使用发霉变质的原料。确保每天净槽,让鸡群采食新鲜饲料。肉鸡水线坚持至少一周冲洗一次,蛋鸡水线半个月左右冲洗一次,保证终端水的清洁卫生。舍内保持合理通风换气,减少舍内空气中的霉菌孢子。保持孵化场地面、墙壁、孵化设备和空气的清洁卫生也是非常重要的。种蛋一定要存放在温度和湿度适宜的环境中,并保持良好的通风。种蛋入孵前要用福尔马林熏蒸消毒,禁止孵化蛋壳污染严重的种蛋。洗涤室和出雏室是孵化场受污染最严重的地方,清洗消毒丝毫不能放松。

脱霉剂应合理使用,选择质量好的脱霉剂,间断性使用,同时不能使用过量,特别是含蒙脱石的脱霉剂,超量使用会吸附饲料中维生素与微量元素。解毒剂的主要成分为甘草酸、Vc,倍宁(甘草颗粒)中的甘草酸主要有解毒、排毒的功能,还能够修复受损的肝肾组织,同时还有增加抗原递呈的功能,能够从根本上解决脱霉剂不能清除鸡体内蓄积的霉菌毒素。市场上的甘草颗粒很多,但甘草的解毒功能的主要成分是甘草酸,甘草酸含量的高低决定了甘草颗粒解毒的效果,新正好公司的倍宁,甘草酸含量高于国家标准,国家标准为g甘草颗粒中甘草酸含量≥1.3g,但抽检中发现倍宁中甘草酸的含量≥1.5g。鉴于目前霉菌毒素在饲料中普遍存在,尽管采取多方面防制措施,还可能会对鸡免疫系统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所以在饲料中长期添加倍利能(黄芪、刺五加)对受损免疫系统进行修复,添加剂量为克/吨,长期添加,确保鸡群健康稳定。

■■■■■

(感谢您

转载请注明:http://www.nwmcm.com/ystl/1018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