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学检查在确定感染原方面的价值有限,不能提供具体的病原学诊断,但某些特征性的影像学征象有助于缩小诊断和鉴别诊断的范围,利于锁定可疑病原,为临床医生在病原学诊断明确前的经验性治疗提供线索。下面就来看看肺部感染十二大常见的影像学征象。
一、实变和支气管充气征:实变是肺泡被填充,形成均匀的密度增高影,可形成大叶性肺炎,常见支气管充气征(不透明的肺部区域内管状气道影)常见于细菌性感染;
二、小叶中心性结节和树芽征:病变累及细支气管及以下的气道,CT上因阻塞而扩张的细支气管形成V型或Y型树枝状,呼吸性细支气管和肺泡管内的黏液实变形成芽,整体类似树芽,是小气道病变非特异性征象;
三、袖口征和轨道征:支气管周围病变,导致小叶间隔增厚,支气管壁和支气管周围结缔组织的水肿增厚,影像学横截面见支气管周围环形模糊影,为“袖口征”,增厚的支气管壁纵向剖面影像学表现为两条平行线,看起来像火车轨道,称为“轨道征”,通常见于肺间质水肿;
四、磨玻璃样不透光影:为CT上半透明状密度增高影;
五、气液平征:气液平表明存在肺脓肿或带有支气管胸膜瘘的脓胸。肺脓肿为炎性肿块,中央伴有化脓性坏死,常见内壁光滑或粗糙的空洞,多可见气液平;
六、肺大泡:为单发或多发薄壁的含气影,常位于肺实变或磨玻璃影中,可引起气胸;
七、马赛克征:也称为马赛克灌注或镶嵌性灌注,为肺密度增高区与密度减低区夹杂相间,呈不规则的补丁状或地图状表现;
八、铺路石征:为CT上磨玻璃样不透明影上重叠有小叶间隔增厚形成的网格影。形似用砖头或石头铺成的道路,磨玻璃影反映了空腔或间质异常,网格影表示小叶间隔或间质增厚、不规则纤维化,伴随肺泡填充的过程;
九、晕轮征:CT上实变的肺结节外缘环绕着磨玻璃样不透明影。主要见于侵袭性肺曲霉菌感染和毛霉菌感染,也可见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十、空气新月征和Monod征:为圆形或椭圆形实变肿块影周围新月形气体影。Monod征为空气围绕着真菌球,腔内真菌球具有活动性,落在重力依赖的位置;
十一、反晕轮征:表现为中央磨玻璃样不透明影周缘被实变影包绕,可见于侵袭性曲霉菌、毛霉菌感染,也可见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十二、粟粒样结节:弥漫性分布的圆形或椭圆形粟粒状密度增高影。以大小均匀、密度均匀、分布均匀的三均匀为特征。
参考文献
1.明美秀,沈全力,闫钢风,等.影像学检查对感染及病原判断的价值[J].中国小儿急救医学,,27(03):-.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热点文章
最近更新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