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医院肺病科作为我市卫生系统唯一“国字号”重点专科,在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的同时,注重医院的合作,医院开展了医疗协作。科室始终重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坚持传承和创新中医药疗法。近年,科室对“通脊拔罐疗法”进行了改良完善,广泛应用于喘病和呼吸系统疾病的治疗,疗效显著,深受到患者认可。
一、何为“通脊拔罐”喘病是一种以气流受限为特征的慢性疾病。中医认为,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肺肾互相作用共同完成呼吸运动。患病日久,肺气亏虚,伤及肾气。肾气不足,则失于摄纳,气必浮于上。患者表现为气短喘促、呼多吸少、动则尤甚等症。
在中医治疗中,根据“治病必求其本”的原则,治以温阳益气。“通脊拔罐”疗法就是按照这一原则,利用脊柱平衡理论,以脏腑--体表--经络理论为基础。利用中医外治中的拔罐手法将罐体作用于督脉和膀胱经特定穴,已达到治喘平咳,温阳益气的目的。
二、“通脊拔罐”的治疗方法患者取俯卧位,充分暴露背部。术者用止血钳夹住纱布绷带扎实而成的点火球,点燃沾有95%酒精的点火球,左手持5号罐,右手持止血钳,快速将火球在罐底中部转动半圈,迅速将罐子拔在大椎、双肺俞、至阳、双肾俞、长强穴处,然后行定转法,即术者用右手掌心握住罐底,然后顺时针方向由轻及重回旋罐体15-20次,再按逆时针方向重复前述动作。隔日治疗1次,10次为一疗程。1个疗程后进行疗效评定。
肺病科医生为患者进行“通脊拔罐”
三、“通脊拔罐”治疗喘病的中医理论大椎、至阳、长强为督脉穴,督脉总督一身之阳气,为全身阳气汇集之处,是传送精气中药通道,能敷命门之火,温脏腑。肺俞、肾俞为膀胱经背俞穴,肺俞为肺气所输注的部位,能输泻肺气。肾俞为肾之背俞穴,能温阳纳气定喘,为治疗咳喘的要穴,诸穴合用,可奏温阳散寒、止咳平喘之功。
临床上根据“内病外治”的理论,采用通脊拔罐疗法作用于止咳平喘、温肾纳气的腧穴,既能通癖化浊、清热化痰、降气通结,又能激发督脉之经气,振奋全身之阳气,使经气疏通,从而达到平喘之目的。
咨询
北京去哪家医院看白癜风最好全国白癜风最近更新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