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共6篇。①呼吸系统疾病的危险因素:强调了环境和人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呼吸系统疾病应预防为先的理念。②呼吸系统疾病的常见症状和体检:仔细梳理了呼吸系统疾病的常见症状和体征,指导和规范广大呼吸专业医师的临床基本技能。③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断技术:除了详细介绍传统的影像、病理、肺功能、微生物诊断技术在呼吸系统的应用外,还特设了生化、细胞和分子生物学技术,肺血流动力学技术,以及介入呼吸病学的新兴技术,如自荧光纤维支气管镜和电磁导航纤维支气管镜等。④呼吸系统疾病的现代治疗技术:从治疗学的角度归纳了呼吸系统疾病可采纳的现代治疗方法,如药物治疗、外科微创治疗、放射治疗、气管内雾化治疗及物理治疗等,高屋建瓴地引领了呼吸系统疾病的多学科综合治疗新理念。⑤呼吸病学及其进展:详细介绍了各种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机制进展,诊治规范、指南和进展,有助于临床医师日常快速查阅。⑥现代呼吸病学相关进展:概括介绍了呼吸转化医学和呼吸物联网医学,涉及以前没有的基于物联网的呼吸病管理理念,这也是本书区别于其他呼吸系统专著的特色和亮点之一。本书尽可能涵盖呼吸领域现代进展和发展趋势,使读者能够紧跟国际动态。同时突出呼吸病学的“现代概念”,特别注重先进性、实用性、系统性、严密性、权威性及预见性。使广大呼吸内科医师及其他医师不仅能从本书中了解呼吸学科最新进展和将来发展趋势,而且可掌握即用型新技术,更好地服务于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
全书目录第1篇呼吸系统疾病的危险因素
1烟草1.1概述1.2烟草及吸烟行为1.3吸烟与二手烟暴露的流行状况1.4吸烟及二手烟危害健康的致病机制1.5戒烟方法及对烟草依赖的规范治疗2环境污染2.1呼吸道疾病主要污染源2.2污染物3过敏原3.1概述3.2过敏的发病机制3.3过敏原分类3.4过敏原引起的症状及临床表现3.5过敏原的检测3.6过敏的防治4病原微生物4.1概述4.2呼吸道微生态系统4.3微生物致病机制4.4常见的上呼吸道疾病病原微生物4.5常见的下呼吸道疾病病原微生物4.6免疫缺陷患者的呼吸道病原微生物4.7小结5职业因素5.1概述5.2职业有害因素的存在状态和来源5.3职业有害因素的接触途径和接触机会5.4职业有害因素对呼吸系统的危害5.5生产性粉尘5.6金属与类金属5.7刺激性气体5.8窒息性气体5.9有机溶剂5.10高分子化合物5.11农药5.12物理性职业有害因素5.13生物性职业有害因素5.14职业性呼吸系统肿瘤6遗传性因素6.1概述6.2支气管哮喘6.3慢性阻塞性肺疾病6.4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6.5肺癌6.6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第2篇呼吸系统疾病的常见症状和体检7呼吸系统疾病的症状学、体格检查和病史采集7.1发热7.2咳嗽7.3咯血7.4胸痛7.5呼吸困难8呼吸系统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8.1呼吸系统疾病的病史采集8.2呼吸系统疾病查体第3篇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断技术9生化、细胞和分子生物学9.1呼吸系统细胞病理学9.2肺癌标记及其临床意义9.3结核病相关检查9.4微生物分子诊断学及其临床应用9.5呼出气冷凝聚物检查10呼吸生理学诊断技术10.1肺功能10.2血气分析、酸碱和电解质平衡10.3运动心肺功能检查10.4气道反应性测定11影像学诊断技术11.1X线检查11.2CT检查11.3MRI检查11.4核医学11.5PET与肺肿瘤核医学11.6超声11.7心超11.8介入放射学在诊断上的应用12内镜学和病理学12.1普通纤支镜在诊断上的应用12.2荧光支气管镜在诊断上的应用12.3电磁导航纤支镜在诊断上的应用12.4气道内超声在诊断上的应用12.5纵隔镜检查和纵隔切开术12.6胸腔镜在诊断上的应用12.7其他病理学标本采集方法13肺血流动力学诊断技术13.1右心导管术13.2急性肺血管反应性试验13.3肺动脉造影第4篇呼吸系统疾病的现代治疗技术14药物和雾化吸入治疗14.1抗感染治疗14.2平喘治疗14.3止咳、祛痰治疗14.4雾化吸入治疗15肺癌治疗15.1肺癌综合治疗15.2肺癌化疗15.3肺癌放疗15.4肺癌同步放化疗15.5肺癌靶向治疗16机械通气16.1有创机械通气16.2无创机械通气17内镜治疗17.1纤支镜在治疗上的应用17.2胸腔镜在治疗上的应用18肿瘤生物治疗18.1肿瘤生物治疗的基本原理和技术18.2肿瘤生物治疗的适应证和禁忌证18.3肿瘤的治疗方法18.4生物治疗的不良反应和并发症防治18.5发展趋势19外科治疗19.1胸腔置管在治疗上的应用19.2介入放射学在治疗上的应用19.3肺减容手术19.4肺移植19.5射频消融19.6胸腔镜检查和视屏辅助胸腔镜手术20其他治疗20.1氧疗20.2肺康复治疗20.3血液滤过与体外膜肺治疗ARDS第5篇呼吸病学及其进展21先天性和遗传性肺疾病21.1先天性肺疾病21.2遗传性肺疾病22感染性疾病22.1社区获得性肺炎22.2医院获得性肺炎22.3肺真菌感染22.4病毒性肺炎22.5肺寄生虫病22.6衣原体性肺炎22.7支原体性肺炎22.8军团菌肺炎23良性气管和支气管疾病23.1支气管哮喘23.2慢性阻塞性肺疾病23.3支气管扩张症23.4弥漫性细支气管炎23.5上气道梗阻23.6变应性支气管肺曲菌病24支气管和肺新生物24.1气道肿瘤24.2肺癌24.3原发肺的其他恶性肿瘤24.4良性肿瘤和瘤样病变24.5肺转移瘤25肺泡疾病25.1弥漫性肺泡内出血综合征25.2过敏性肺泡炎25.3嗜酸性粒细胞性肺炎25.4坏死性肉芽肿血管炎(韦格纳肉芽肿病)26肺间质疾病26.1特发性间质性肺炎26.2系统性结节病26.3肺淋巴管平滑肌瘤病26.4肺朗格罕细胞组织细胞增多症26.5药物诱发的肺疾病27结缔组织疾病的肺部表现27.1总论27.2类风湿关节炎27.3系统性红斑狼疮27.4系统性硬化病27.5多发性肌炎皮肌炎27.6混合性结缔组织病27.7干燥综合征27.8贝赫切特病(白塞病)27.9显微镜下多血管炎27.10变应性肉芽肿血管炎27.11强直性脊柱炎28纵隔和胸膜疾病28.1纵隔疾病28.2胸腔积液28.3恶性胸膜间皮瘤28.4气胸29肺循环疾病29.1肺栓塞29.2肺源性心脏病29.3肺动脉高压和特发性肺动脉高压29.4肺动静脉畸形29.5肺血管炎29.6肝肺综合征30呼吸监护和呼吸危重病30.1呼吸衰竭30.2呼吸监护30.3肺水肿30.4急性肺损伤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30.5危重患者的代谢和营养30.6系统性炎症反应综合征和多脏器衰竭30.7手术和围术期呼吸功能评估31睡眠和睡眠疾病31.1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31.2中枢性睡眠呼吸暂停第6篇现代呼吸病学相关进展32转化医学32.1转化医学和转化研究32.2转化医学在中国的发展32.3转化医学面临的挑战32.4如何发展转化医学32.5国际转化医学和生物医学园区33物联网医学33.1物联网医学第1阶段:与时俱进的远程医学33.2物联网医学第2阶段:在疾病监测和管理中应用33.3物联网医学:未来呼吸病学模式的理想平台内容截图领取方式1.长按识别下方最近更新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