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黛玉得的什么病,为何总是治不好栖鸿看

文章来源:肺曲菌病   发布时间:2024/3/14 13:52:33   点击数:
 黛玉的病,经历了由轻到重的过程。在初进贾府的时候,她是一望可知的孱弱,有“不足之症”。她自己说:“自会吃饭时便吃药”,这个病已经由来已久了。但是另一方面,从会吃饭时(一岁左右吧)起,到五六岁的孩子,发育不足,抵抗力弱,普遍比较容易生病。黛玉虽病,也是小儿女常态。但是随着情节的发展,时间的推移,黛玉的病越来越重。到四十九回时,她已经感到“心里只管酸痛,泪却不多”。如果不考虑“还泪”的超现实前设,从医学角度来说,这是津液枯竭的表现。八十回以后文稿遗失,我们不能知道之后黛玉是如何一步一步走向生命的终结的,但肯定与病有关。什么“仙遁”,什么“水逝”,见神见鬼,不值一哂。那么,黛玉到底是什么病呢?我们从她的症状来分析。黛玉多咳,少眠,心情郁郁,体弱怕劳——随便问一个中医大夫,他都会告诉你,这是典型的结核病的症状。现在人听到结核病,没那么谈虎色变了,甚至多少有点不以为然。事实也的确如此,自从青霉素问世,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以来,结核病就很少致人死亡了。但是在清朝,别说清朝,一直到民国、到建国初期,结核病都是不治之症。一般认为,鲁迅就是死于肺结核,萧红也是因此而英年早逝,甚至有人提出,鲁迅的病就是萧红传染的。除了不治之症之外,结核病还有一点可怕之处,就是它的传染性。结核病最主要的传染渠道,就是呼吸道传染,通过飞沫传染病菌。清朝人已经知道传染病。《红楼梦》中也提到“过了病气”,就是说感染。省亲时匆匆一面,元春也许没来得及看出黛玉的病情症状,但是每月进省、入宫探望,王夫人与女儿不会不说些家常话,黛玉的病情是很容易提到的。而一旦提到病情,就不会不联想到传染性。这也成为元春反对黛玉嫁给宝玉的最自然的理由:生育不生育尚在其次,反正一定会有侍妾,但弟弟的身体健康一定是首位的。结核病是不治之症,但未必会很快死亡,一拖十年二十年的大有人在。黛玉也是带病拖延,在病中与宝玉培养珍贵的爱情。但也正因为不治之症,她的爱情只是爱情,永远不可能落实到婚姻。
转载请注明:http://www.nwmcm.com/yfzl/1339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