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患者下呼吸道标本念珠菌阳性有几种可能

文章来源:肺曲菌病   发布时间:2020-12-4 22:23:20   点击数:
 

下呼吸道标本念珠菌阳性在危重症特别是有创通气患者是常见现象,有没有临床意义?需不需要处理?这是医生经常面临的医疗决策。

由于念珠菌在下呼吸道定植常见,有创通气患者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的分离率可达26.6%-50%,因此对于病情稳定、没有感染症状的患者通常认为无临床意义,不予处理。

但是对于确有肺炎,并有念珠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包括①个体特异性危险因素,如免疫抑制和/或②临床相关危险因素,如如脓毒症休克、腹腔手术、长时间住ICU、广谱抗生素治疗等)的患者,则要考虑是否可能存在肺念珠菌病(包括肺炎和黏膜炎)。念珠菌肺炎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者发病机制、危险因素、临床表现和诊断标准不尽相同(下表),治疗参照念珠菌血症。

继发性念珠菌肺炎

原发性念珠菌肺炎

发病率

在播散性念珠菌病中肺累及的发生率达42%-82%

·在普通患者中罕见(0.2%-0.4%)

·高危患者中相对常见,例如重症机械通气患者(8%)

发病机制

血流感染播散到肺

吸入性肺炎

危险因素

侵袭性念珠菌感染的典型危险因素,如粒缺等

吸入的危险因素(如意识障碍)+口腔重度念珠菌定植(如头颈部肿瘤放化疗、有创通气)

影像特点

血行播散性感染的临床表现(如多发随机分布的结节病灶)

无特异性

诊断要点

痰培养阳性或涂片见孢子不能诊断呼吸道侵袭性感染

·血培养念珠菌阳性是确诊依据

·血念珠菌抗原、核酸阳性或其他特异性代谢产物也可以作为诊断依据

·眼底检查、肝脾影像学检查等寻找其他部位的播散病灶

·确诊:组织病理学检查证实肺组织有孢子或假菌丝并且侵袭组织

·肺组织标本念珠菌培养(-)提示念珠菌感染的可能性极低

·高度临床怀疑:肺炎+高危因素+其他病原体阴性+BALF见大量念珠菌孢子和假菌丝

除了念珠菌肺炎,气管支气管黏膜炎也需要重视,支气管镜检查有助于早期诊断。在高危且有拉丝痰的患者,如果镜下见黏膜有点状、簇状、斑片状或弥漫分布的白色颗粒状或粉末状的伪膜覆盖,且念珠菌分离阳性,需考虑给予抗真菌治疗。

如果考虑不是肺念珠菌病而为定植,那么对于念珠菌定植需要做哪些分析?重度念珠菌定植应评估发生侵袭性念珠菌感染的风险,据此衡量预防性治疗的获益;重度定植时间越长、局部防御和全身免疫功能纠正所需时间越长,则发生侵袭性感染的风险越大。此外,下呼吸道念珠菌定植还可能是细菌感染的前驱因素。国内外多项研究提示存在念珠菌定植的呼吸机相关肺炎患者,耐药菌株分离率更高、死亡风险更高。

对于患有哮喘等慢性气道疾病的患者,还需警惕过敏性支气管真菌病(ABPM)或严重哮喘伴真菌致敏(SAFS)。如果达到ABPM或SAFS诊断标准却无曲霉致敏证据,则需考虑是否为念珠菌致敏,可给予10-14天的抗真菌治疗。

总之,下呼吸道分离到念珠菌不应一概视为没有临床意义,而须细致分析病情;并在此基础上,平衡利弊,就是否使用抗真菌药物作出临床决策。

本文是演示文稿(Interpretationoflabresults)的文字版,谨供参考。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文章已于修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nwmcm.com/yfzl/1033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