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43岁
右上肺中央型肺癌
年11月
胸腔镜下右肺上叶切除+淋巴结清扫术
术前检查3天,术后第5天出院
术后肺结节病检回报右上肺中央型高分化鳞癌,病人恢复良好,术后定期复查
一、初次面诊
今天诊所有一个43岁的男病人。病人单位体格检查发现右上肺靠近肺门处有一个肺结节。实性结节,直径约2.5cm(见图示)。我询问了患者的病史。患者曾吸烟,1包/天,20年吸烟史。患者无明显症状,经胸部CT检查发现。
我仔细检查了他的胸部CT,发现这个肺结节并不能排除肺癌的可能性。原因如下:
1、肺结节为实密度结节,当实密度结节大于0.5cm时要注意,而患者的结节为2.5cm。
2、病人的结节有恶性肿瘤的迹象。结节有叶征和毛刺征。这是指肺的结节有分叉的边缘,像叶子一样。毛刺征是肺部结节边缘的小而短的隆起,类似毛刺。这些征象常提示恶性结节。
然后我要求做胸部增强CT,增强胸部CT显示肺结节明显强化。当肺结节明显强化时,说明肺结节血供丰富,恶性结节的可能性高。
经仔细考虑,术前诊断:右上肺结节,不排除右上肺中央型肺癌。建议病人入院进行手术治疗。初步手术方法为胸腔镜右上肺叶切除术+胸膜淋巴结清扫术。经过慎重考虑,患者及其家属同意住院,医院。
图示:患者右上肺结节(红色箭头所示)
二、治疗经过
入院后进行术前常规检查,包括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肝炎、梅毒、HIV、血气分析等。体检包括:肺功能(患者肺功能是否能耐受手术)、心电图(是否有心脏异常)、腹部彩超+门静脉脉象(是否有腹部脏器病变及转移)、颈部淋巴结彩超(是否有颈部淋巴结转移)、全身骨扫描(不含骨转移)、头颅MRI(不含脑转移)。
术前检查无明显手术禁忌症。全麻入院后第4天行胸腔镜右上肺叶切除+淋巴结清扫术,手术成功。右肺塌陷后,动脉、静脉、支气管游离。肿瘤位于右肺上叶,胸腔镜下切除右肺上叶。术后右侧放置1根上、1根下胸引流管,连接闭合的胸引流瓶。
术后给予抗炎头孢菌素类抗生素、镇痛泵镇痛、氨溴索减痰、糖盐水支持治疗。病人恢复得很好。术后嘱患者尽早下地咳痰,以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术后第2天右胸上方胸腔闭式引流液70ml,淡红色,咳嗽时无气体排出。下胸腔封闭引流ml。取出上胸引流管。
术后第4天右侧下胸膜腔封闭引流80ml,淡红色,无抽气。切除下胸膜引流管。
患者术后5天出院。
术后第7天,患者发现右上肺中央浸润性肺癌,高分化鳞状细胞癌,肺门及纵隔淋巴结未见转移。肺癌术后分期为T1cN0M0,属于ⅠA3期。
患者术后不需要辅助治疗(化疗或放疗),需要定期复查。
三、治疗效果
随着胸部CT在体检中的普及,很多人发现了肺结节。其中一些结节是肺癌。该男性患者被诊断为肺鳞状细胞癌。肺癌因发现较早,预后优于症状再发现。目前,肺癌可以通过传统的开胸和胸腔镜手术进行手术治疗。胸腔镜手术是在胸部打几个小孔,比传统的开胸手术创伤小,疼痛小,结果和开放手术一样。患者胸腔镜手术后恢复良好,疼痛小。患者恢复良好,于术后第5天出院。
四、注意事项
虽然该患者术后不需要化疗、放疗、靶向治疗等辅助治疗,但由于部分患者可能会复发,一般发生在术后3年内,因此需要终身定期复查。回顾发现肺癌早期复发,治疗效果良好。
五、个人感悟
一般中央型肺癌多见于鳞状细胞癌和小细胞癌,多见于40岁以上男性,与吸烟密切相关。这名患者是一名43岁的男性,长期吸烟,增加了他患肺癌的风险。发现肺部肿瘤后,她积极听取医生的建议,进行了手术。经证实,术后较早发现肺癌,手术效果良好。手术后,医生建议患者戒烟并定期复查,并遵循了上述建议。
建议有吸烟习惯的人积极戒烟,否则很容易引起肺癌的发生,尤其是中央型肺癌的发生。此外,对于40岁以上有吸烟习惯的人,有必要积极参加体检,这样可以及早发现肺癌。低剂量、薄层胸部CT筛查一般每年进行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