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道疾病反复发作怎么办?
呼吸功能锻炼很重要!
概述
呼吸功能锻炼,是通过进行有效的呼吸,增强呼吸肌,特别是呼吸肌的肌力和耐力为主要原则,以减轻呼吸困难、提高机体活动能力、预防呼吸肌疲劳、防止发生呼吸衰竭及提高病人生活质量为目的。呼吸功能锻炼技术包括清理呼吸道、控制性的呼吸技术、锻炼全身骨骼肌3个方面。呼吸功能锻炼适应症
1.慢性阻塞性疾病2.慢性限制性肺疾病3.哮喘及其他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伴呼吸功能障碍4.支气管痉挛或分泌物滞留造成的继发性气道阻塞5.因手术/外伤所造成的胸部或肺部疼痛6.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后肌无力等呼吸功能锻炼注意事项
1.因人而异结合呼吸生理和呼吸力学的机制,针对个体差异,选择制定一套呼吸肌训练技术。2.循序渐进根据个体的病情轻重程度,制定训练计划,开始训练时,应有医护人员在场,先做示范动作,再给予具体指导和及时纠正。开始训练次数不宜过多,掌握方法后逐渐增加时间和次数。3.确保安全开始训练时,要密切观察面色、神态及生命体征,如有不适,不宜强行训练,锻炼量以个体自觉稍累而无呼吸困难,心率较安静时增加<20次/分,呼吸增加<5次/分为宜;如训练过程中出现心衰、呼衰要及时处理,必要时停止训练。4.持之以恒呼吸肌训练要坚持长久,短时间的训练不会有明显成效,要指导病人坚持锻炼,帮助病人制定持久的训练计划,天天坚持。只有这样才能形成良好的习惯,取得近远期改善呼吸功能的效果,最终达到控制疾病、提高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的目的。呼吸系统的构成
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细支气管、肺泡、肺
呼吸功能锻炼的技术方法
一、清理呼吸道——胸部叩拍时机:餐前30分钟和餐后2小时体位:侧卧或坐位方法:手似杯状,掌指关节屈曲度,利用腕关节的力量,有节律叩击,与呼吸过程无关频率:每个部位1—3分钟,每分钟—次原则:从下至上,从外向内,背部第十肋间隙,胸部第六肋间隙开始,避开乳房,脊柱,肋骨上下等部位。有效咳嗽咳痰深吸一口气后屏气3—5秒,然后缩唇(撅嘴),缓慢呼气,再深吸一口气后屏气3—5秒,身体前倾,从胸腔进行2—3次短促有力的咳嗽,张口咳出痰液,咳嗽时收缩腹肌,或用自己的手按压上腹部,帮助咳嗽。有效咳嗽注意事项1.有伤口者,双手或枕头按于切口两侧,减轻疼痛;可让病人取屈膝仰卧位,以借助腹肌、膈肌力量咳嗽;颈椎损伤者,护士双手在其上腹部施加压力以替代腹肌力量;若出现紫绀、气促、痰液梗阻。立即吸痰吸氧。二、控制性呼吸技术——缩唇呼吸1.通过鼻子缓慢深吸气直到无法吸入为止;2.缩唇如吹口哨样;3.保持缩唇姿势缓慢呼气。吸与呼时间之比为1:2或1:3。腹式呼吸1.病人取立位,体弱者亦可取坐位或半卧位;2.左右手分别放在腹部和胸前;3.吸气时用鼻吸入,尽量挺腹,呼气时用口呼出,同时收缩腹部,胸廓保持最小活动幅度,缓呼深吸,每分钟7—8次,每次10—20分钟,每日2次,反复训练。三、全身骨骼肌锻炼静止不动是分泌物积聚的主要原因,因此加强全身骨骼肌的锻炼对促进分泌物的排出,肺的复张及预防肺部感染有明显的效果。功能锻炼开始是以个体能耐受为主,运动量以个体自觉稍累但无呼吸困难,心率较安静时增加<20次/分,呼吸增加<5次/分,可根据个体情况参加步行,气功,骑自行车等。如同其他运动训练一样,呼吸锻炼要想取得效果,达到运动目的,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持之以恒,天天坚持。只有这样才能形成良好的习惯,取得近远期改善呼吸功能的效果,最终达到控制疾病、提高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的目的。
(文稿/闫俊编辑/许婧校对/李嘉薇审核/张晨光责编/索智慧)
·end·
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有用
快分享、转发给您的朋友们吧
谢谢
长治医院
医院
急诊急救:3018
预约挂号:
名中医好中药
长按识别
热点文章
最近更新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