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师节丨彭卫东坚守医线三十年排解

文章来源:肺曲菌病   发布时间:2024/5/23 10:17:58   点击数:
 北京中科白癫分医院 https://mjbk.familydoctor.com.cn/bjbdfyy/lx/
<

世间术业有几何,至精首善为医者

今天是第六个“中国医师节”

谨向全省医疗战线的致公党党员

致以节日的问候和敬意!

今天带大家认识一位咱们身边的优秀党员医生

“呼吸系统疾病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为患者解决呼吸疾病带来的痛苦,提高生活质量,是我从医以来始终在做的一件事。”致公党党员、医院(医院医共体)呼吸与危重症学科主任医师彭卫东说。

从医30余年,彭卫东秉持医者仁心,与呼吸疾病患者“同呼吸、共命运”,无数次为病人化解危机,始终在为患者解决病痛的道路上不断前行。

立志学医一生无悔

彭卫东出生于安徽省安庆市的一个农村家庭,“那时候,乡村的医疗卫生条件比较差,村里人看病很难。但凡有个头疼脑热,都是能熬则熬。要是得了重病,条件好的医院就诊,没条件的就只能听天由命了。”谈起学医缘起,彭卫东感慨万千。

有一年,彭卫东的妹妹得了“怪病”。“当时我妹妹才四五岁,皮肤红肿化脓,疼痛难忍,还伴有发烧症状。现在看来这病应该是蜂窝性组织炎,医院,也不知道找消炎药,一家人真是心急如焚。”望着年幼可爱的妹妹遭受如此痛苦,彭卫东无可奈何。所幸,后来经父母多方求助,找来“土方子”,用草药把妹妹治好了。这件事对彭卫东的触动很大,他暗下决心要通过学医去改变现状。高考后他进入了医学院,从此踏上了治病救人的道路。

医院,从安徽到宁波,从医师到专家,30余年来,彭卫东扎根于呼吸病学,潜心研究呼吸介入技术,擅长治疗呼吸系统多发病及疑难杂症,并成为浙江省变态反应学会委员、浙江省肺部肿瘤学会委员、宁波市呼吸病学会委员、宁波市中西医结合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等。在完成临床工作的同时,彭卫东积极开展临床科学研究,先后参加多项省市级研究课题,目前已拥有4项国家发明专利。

“治病救人是医生的天职,从事这个职业的确很难,但没有什么能比守护一份健康、挽救一条生命更满足。我想要减轻患者的痛苦,让他们露出笑容。”彭卫东说,学医从医,他一生不悔。

治病救人精益求精

从医以来,彭卫东致力于钻研医术,精益求精。他研究探索介入肺脏病学技术,运用先进的呼吸介入治疗手段,用更有效且直观的方法了解患者病情,减少病患痛苦,使治疗少走弯路,治愈了许多患者。

年近60岁的孙先生反复咳嗽、咳痰伴咯血1年多,久治不愈,从外地慕名前来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求诊。彭卫东经过诊疗后发现,患者既往有支气管哮喘20多年,长期服用药物,1年前受凉后出现咳嗽、咳痰症状。凭借多年临床经验,彭卫东认为孙先生的症状也许并没有表面那么简单,“当时,我和科室医生会诊后判断,患者很有可能是患有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菌病。”彭卫东介绍道,随后通过超声支气管镜等介入诊治检查,最终确诊并给予对应治疗,患者病情好转。

20多岁的周先生也是反复咳嗽,并伴有呼吸困难和胸部疼痛等症状前来就医。“通过常规检查和诊疗判断,患者症状很有可能是气管内有异物导致。”彭卫东运用呼吸介入诊治,快速定位异物,原来是一个干虾头卡在了呼吸道中。“要将虾头取出比较麻烦,虾头前部有长长的尖刺,稍微处理不慎极有可能对患者造成更大伤害。”彭卫东与团队经过分析研商和评估,最终还是通过呼吸介入技术,借助专业设备剪碎尖刺,成功取出异物。

“我们科室在肺部介入诊治方面进行了多年的探索,卓有成效。目前已开展的技术有经皮肺穿刺活检等20余项。”彭卫东介绍。他所在的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是国家规范化培训基地。彭卫东多年来带领团队攻艰克难,深入研究呼吸介入,建立鄞州区呼吸病重点实验室,每年获得省部级课题支持。年至今,科室成功抢救多例重症禽流感及甲流患者,得到社会好评。

坚守一线致力为公

深入临床,身在一线——这是彭卫东从医30余年来不变的准则。“作为医生,诊室、病房就是我的战场,身在一线,观察病情、了解病人,才能更好地对症治疗,提高治愈效率。”彭卫东说,自己虽然也搞科研,但始终是一名临床医生。

年,彭卫东刚刚从医不久,医院医疗条件还较差,没有专门的监护室用来做呼吸衰竭的治疗,仅在普通病房给病人上呼吸机。彭卫东白天在诊室上班,晚上就到病床前守着呼吸机,常常一守一整晚。凭着敬业、细心、真诚,彭卫东和许多病患成为了朋友,也赢得了同事和领导的信任与尊重。

“我是一名致公党党员,致力为公这四个字于我而言就是立足本职、勤奋工作、治病救人、服务社会。”彭卫东说,医生是崇高的职业,既然选择做了医生,就要保持悬壶济世的赤子之心。

文:吕金楚

原标题:《中国医师节丨彭卫东:坚守“医”线三十年排解病患呼吸“难”》

转载请注明:http://www.nwmcm.com/jbby/135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