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下方“音频”收听完整节目
病例1
王女士,73岁。
患者有慢性支气管炎很多年了,夜间咳嗽厉害,早晨有黄痰,不容易咯出来,喉咙干痒,口干舌燥,有时还感觉胃胀。舌红少苔少津,脉细滑。
病例2
李先生,57岁。
患者有慢性气管炎病史十余年,近日感冒后出现咳嗽痰多,呈淡黄色,还比较粘稠,不易咯出来,一动就容易喘,胸闷憋气。舌红苔黄,脉细滑。
病例3
满先生,78岁。
患者有吸烟史,咳嗽气短二十余年,近两年来慢性支气管炎的病症明显加重,就诊时咳嗽不断,咳痰量多,黄色白色都有,稍微一动就气喘吁吁,容易感冒,大便干结。舌淡暗,苔白,脉滑。
春天到来,万物复苏。但病毒、细菌等也繁殖迅速。老年人呼吸道防御功能降低,抵抗力很差,容易感冒加重气管炎,二者可互为因果,经常反复,进而加重病情的发展。久之,病人不仅会经常咳嗽吐痰,还可出现胸闷气促或喘息,最终发生肺功能衰竭或肺心病,甚至危及老年人的生命。
慢性气管炎主要发生在中老年人,病程缓慢,且不易发觉,春季发病率高。如果你也有以下症状,就一定要引起注意了。
慢性支气管炎早期症状
01最明显的就是出现咳嗽及咳痰的症状,尤以清晨最明显,痰呈白色粘液泡沫状,粘稠不易咯出,在感染或受寒后则症状迅速加剧,痰量增多,粘度增大或呈黄色脓性。
02有时咳痰中可带血,随着病情发展,终年均有咳嗽、咳痰的现象。
03此外,该病大多数在肺底部可听到湿性和干性罗音,有时咳嗽或咳痰后消失,长期发作者可导致肺气肿,甚至危及生命。
慢性支气管炎危害
01导致慢性阻塞性肺病
慢性支气管炎时间久了,空气不易吸进肺,吸进肺的空气更难排出来,残余在肺中的气体就会把肺撑大,肺泡就会被撑破,形成肺大泡肺气肿。肺功能持续下降并形成慢性阻塞性肺病。
02形成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慢性阻塞性肺病时间久了,导致心脏缺氧,同时肺部很多血管被破坏阻塞,血管阻力越大,心脏把血打入肺脏的难度就加大了,慢慢就导致心脏肥大,最终导致心力衰竭,这个就是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所以春天到来的时候,为防止慢性支气管炎的反复发作,老年人应全面的做好生活预防调理工作。
如何预防慢性支气管炎
01吸烟者尽量戒烟,并戒烈性酒。
02防止受凉,预防感冒。老年人春天更应注意防寒保暖,留意天气预报,早晚加衣,以减少着凉的机会。注意保暖,以防颈胸部受凉,不仅可预防感冒,而且对防止支气管喘息都是有益的。
03经常咳嗽吐白色泡沫痰或伴有出汗(虚汗即冷汗)者,请注意补充营养,特别要注意补充蛋白质丰富的食物,如蛋、禽、肉、鱼。
少吃辛辣刺激食物,如辣椒,生葱,生蒜,浓茶,咖啡等。
04应该多补充负氧离子,保持室内空气清新,以防止受到感染。
05避免过度疲劳,避免熬夜。小运动量的锻炼,并保持乐观开朗的情绪,以使肝木坚实,肝气顺达,从而起到养生防病、延年益寿的作用。
童老师认为: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多为,外邪入侵与内伏之痰相搏为患,其中感染外邪乃发病之主因,所以清肺祛邪,消炎抗感染当属治疗之重点,化痰亦为廓清病理因素的必要手段,童老师为大家推荐以下几种药方。
食疗方
01清肺化痰法
白毛夏枯草10g,平地木20g,金荞麦20g,鱼腥草20g,百部10g,前胡10g,白前10g,瓜蒌仁12g。
用于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或急性支气管炎咳嗽、痰多之证,具有良好的清肺消炎,止咳化痰之功效。
主要对肺部炎性病变而设,所以对邪热在肺者疗效显著,对寒邪束肺者经适当加减亦有效果。其中痰热较盛,咳痰黄稠者可加黄芩、桑白皮、贝母。寒痰较重痰涎清稀,舌苔水滑者加细辛、半夏、干姜。气急气喘明显者加麻黄、款冬、葶苈子。
一般服用3~5剂后即可奏效,若无其它证候兼夹病情即趋于恢复。
02祛风宣肺法
荆芥10g,防风10g,蝉衣10g,僵蚕10g,双钩藤12g,木蝴蝶5g,忍冬藤20g,蒸百部10g,连翘10g,甘草3g。
具有祛风宣肺,利咽止咳的作用。
用于慢性支气管炎或急性支气管炎表现为咽燥作痒,痒则作咳,咳则连声不断而无痰者。
如果属风邪作咳,病虽属肺,但病位主要在咽喉,病机重点为邪客咽喉,肺气失宣,治疗的关键在于祛风利咽,宣开肺气。
一般服药1~2剂后咳嗽即可显著减轻,表现为咽痒渐除,喉道爽利而咳嗽渐止。
童老师提示
童老师提示:方中虽有荆芥、防风等疏风发散之品,但应用过程中并未发现明显出汗的现象,因而不必顾虑其有发汗耗津之弊。
03百合固金汤
熟地、生地、归身各9g,白芍、甘草各3g,桔梗、玄参各3g,贝母、麦冬、百合各12g。
滋养肺肾,止咳化痰。
水煎服
肺肾阴亏,虚火上炎证。咳嗽气喘,痰中带血,咽喉燥痛,头晕目眩,午后潮热,舌红少苔,脉细数。
往期推荐
头痛的原因找到了!手把手教你缓解头痛方法!尿频尿急的元凶是肾结石?老年人都会面临的疾病!7大老年人常用药可能诱发脑中风?中风了千万别这样服药!人气血亏用当归,补血第一药就是它!你的心虚了吗?每天一杯代茶饮,和心虚说拜拜!老年痴呆的诱因原来是这些!快来看你中招了没有?各位中老年朋友们,如果有任何与疾病相关的问题,都可以给我们留言,我们会详细的为您做出解答。
本文提及所有方药需在医师指导下食用。
文章部分图片与视频来源网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热点文章
最近更新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