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完成首例经支气管镜冷冻肺活检让间质性

文章来源:肺曲菌病   发布时间:2021-7-5 13:09:31   点击数:
 

近日,我院呼吸内科顺利为一位弥漫性间质性肺疾病患者实施了经支气管镜冷冻肺活检术;据悉,此项技术在德国首次报道应用,年引入中国,我院应用该技术完成肺活检在中山市地区尚属首例。

完成中山首例经支气管镜冷冻肺活检

患者梁先生因反复咳嗽、气促1月余来到我院就诊,呼吸内科专家通过体格检查及查阅胸部CT等相关资料后,考虑其为双肺弥漫性病变、间质性肺疾病可能性大,遂收住入院。

由于支气管镜下普通肺活检无法满足病理诊断的需要,近日,在厦门呼吸病院柯明耀教授指导下,呼吸内科周红梅主任带领呼吸介入团队与手术麻醉团队密切配合,为梁先生实施经硬镜联合超声支气管镜下冷冻肺活检术。手术顺利完成,共取得8块直径3-5mm的肺组织,比常规经支气管镜肺活检获取的标本大5-10倍,更有利于病理科医生作出病因诊断,指导临床治疗;且术后出血少、未发生气胸等并发症。

让间质性肺疾病不再只是经验性诊断

据悉,国内外研究发现对于支气管镜下不可见的弥漫性肺部疾病、肺外周局部病变及肺移植后的监测,冷冻肺活检标本显著大于普通活检,诊断率也相应更高,但是由于冷冻肺活检需要硬质支气管镜保障安全,难度较大,医院开展此项技术。医院此次经硬质支气管镜成功完成了肺外周病灶冷冻肺活检,是中山市地区首创。

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学科带头人,现任呼吸内科/RICU内科主任周红梅介绍说:弥漫性肺疾病和肺外周局部病变的病因诊断一直是呼吸内科的一个难题,这类患者常规支气管镜检查常常无异常发现,即使借助EBUS进行TBFB,有时也难以到达病灶部位,并且钳夹的组织标本也常常不尽如人意。经支气管冷冻肺活检技术具有微创、费用低、标本质量高、并发症少等优点,对间质性肺疾病等的早发现意义重大,该技术的临床应用极大改变了以上疾病的诊断模式。周主任同时表示,正因为有了集团多学科的协作,我院呼吸内科才顺利完成首例冷冻肺活检手术,为不明原因间质性肺疾病诊断提供新途径。

中山市医院呼吸内科是广东省重点专科,除常规支气管镜外,近些年来又陆续开展了多项技术

广东医院(中山市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是广东省临床重点学科、中山市“十三五”呼吸重点专科,集门诊、病房、呼吸内镜中心、呼吸治疗中心、肺功能室、睡眠监测室、呼吸病实验室及研究所为一体,负责呼吸与危重症的医疗、教学、科研及预防保健工作。率先在中珠江地区开展硬质支气管镜及硬镜联合软镜下介入治疗气道肿瘤切除,气管良恶性狭窄的球囊扩张,金属及硅酮支架气道植入技术,率先在中山市开展了内科胸腔镜的诊断及治疗不明原因胸腔积液技术,采用CT及B超引导下的各种穿刺等技术对肺部阴影的诊断。率先在广东省内开展临床快速诊断评价系统(ROSE),对呼吸内科常见病及疑难危重症在诊断与治疗等方面有丰富临床经验和先进技术与设备保障。

咨询电话

3楼呼吸内镜中心:-

17楼住院部:-

(文:呼吸内科史亚鹏)

专家简介

周红梅教授,硕导,主任医师,呼吸内科学科带头人、主任,从事临床工作30余年,对呼吸系统常见病肺炎、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心病及良恶性气道病变等及疑难危重症的诊治有丰富的经验,尤其擅长呼吸危重症、支气管肺癌、胸膜病变、复杂气道良恶性病变、晚期肿瘤、难治性肺结核及煤尘肺的诊治。能娴熟应用支气管镜、内科电子胸腔镜及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等介入诊疗技术。现任中国抗癌协会肿瘤介入专业委员会呼吸内镜分会委员,中国支气管镜及介入肺脏病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呼吸医师教育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呼吸医师教育学院介入呼吸病学会专业委员,海西介入病学专业委员常务委员,中华医学会高原医学分会高原危重症急诊专业委员,中华呼吸与结核杂志通讯编委,国际呼吸杂志编辑委员。发表论文30余篇,完成科研项目6项。

林淑媚,呼吸内科副主任医师、呼吸内科负责人、中山市医学会呼吸病学委员。从事内科临床工作20余年,擅长诊治上下呼吸系统疾病:上呼吸道感染、上呼吸道咳嗽综合征、急慢性支气管炎、肺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哮喘、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慢性咳嗽、咯血、胸腔积液、呼吸衰竭及呼吸危重症等;医院医院进修,熟练掌握经皮肺穿刺、支气管镜、胸腔镜、硬质支气管镜等技术操作及镜下介入治疗,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及丰富的临床经验。

张朝顺,副主任医师,呼吸内科硕士研究生。中山市医学会呼吸病学委员兼副秘书曾在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进修;有丰富的临床工作经验,擅长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哮喘等疾病的诊治,熟练掌握支气管镜、内科胸腔镜、经皮肺穿刺等操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nwmcm.com/jbby/1127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