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传染病家长必读
儿童常见传染病防控小知识
金秋十月,幼儿常见传染病进入高发期,应该怎样预防呢?
下面让我们对常见传染病有更多的了解与认识吧!
1
疱疹性咽峡炎
小儿疱疹性咽峡炎是柯萨奇A组病毒所致,易发于秋季,它是常见的一种流行性的病毒性咽炎。临床特征为骤起高热伴有咽喉痛、头痛、厌食,并常有颈、腹和四肢疼痛。疱疹性咽峡炎的病程表现:1.潜伏期2-7天,患儿没有任何症状,但体内病毒在大量复制。2.前驱期1-2天,突然持续高热或反复高热38℃-40℃,并伴有咽喉红肿、食欲不振等症状。3.水疱期2—3天,除高烧外,口腔上腭粘膜出现水疱。4.溃疡期,低烧或退烧,是患儿最痛苦的时期,会因溃疡疼痛而出现流口水甚至拒食的现象。提示:患病期间,家长要随时监测孩子体温,可使用物理降温或服用退烧药,防止幼儿高热惊厥。
2
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一种由CV-A16、EV-71等多种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儿童常见传染病。手足口病通常病情较轻,传染性强,呈自限性。潜伏期2-7天,7~10天病程后可完成全康复。手足口病初期出现发热、食欲不振、疲倦或咽喉痛,在舌头、牙龈或两颊内侧等口腔部位出现疱疹,痛感明显。这些水疱初期为细小红点,后形成溃疡。另外,多数患儿手掌、脚底会出现皮疹,皮疹通常不痒。臀部、膝盖、肘部、躯干等也可能出现皮疹。部分手足口病患儿仅有手、足部皮疹症状,无发热表现。少数EV-71型肠病毒感染患者的病情进展会快速恶化,出现脑炎、脑干脑炎、急性迟缓性麻痹、肺水肿、肺出血、心肺功能衰竭等并发症。
3
水痘
水痘是一种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病毒主要通过患者的疱疹液或呼吸道分泌物进行传播,也可通过接触患者疱疹液和粘膜分泌物污染的物品传播。患者自出疹前1-2天到疱疹干燥结痂期间均有传染性。多见于儿童,容易在集体机构引起暴发。水痘具有极强的传染性,如果家里有人感染了水痘,那么对水痘没有免疫力的家庭成员与患者接触后,每10个人中就有7-9个人可能会被传染。
得了水痘怎么办
1.应立即居家隔离,注意休息,且同时报告学校。水痘患者需隔离至所有疱疹干燥结痂,一般不少于出疹后14天。
2.患者的衣物、被子、用具等应用紫外线灯照射、曝晒、煮沸等方法进行定期消毒,保持居室通风。
3.保持患者双手清洁。勤洗手,剪指甲,以免抓破疱疹,引起皮肤感染。
预防
1.接种水痘疫苗是目前世界上公认的预防水痘最为经济有效的方法。多数人接种水痘疫苗后不会感染水痘。2接种过疫苗的人即使感染水痘,其症状也较为轻微,出疹较少,发烧的可能性较小,并且恢复更快。3.家长可以带1岁以上的宝宝至就近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预防接种门诊接种水痘疫苗,推荐在12-18月龄接种第1剂,4周岁接种第2剂。
4
诺如病毒
诺如病毒是什么?
1
诺如病毒是一种肠道传染病,病原体经口侵入肠道,并引起腹泻、呕吐或其他脏器及全身性感染的一类疾病。主要种类包括细菌(如霍乱弧菌、志贺痢疾杆菌、沙门杆菌、大肠杆菌)、病毒(如诺如病毒、札如病毒、轮状病毒、星状病毒)、真菌(如念珠菌、曲菌)和寄生虫(如阿米巴原虫、贾第虫)。病原体从病人和携带者的粪便、呕吐物中排出,污染周围环境,通过水、食物、苍蝇等媒介经口腔进入肠道,在人体内繁殖、引起发病,并继续向周围排出病原体,造成肠道传染病扩散,危害严重。有变异快、抵抗力和传染性较强等特点,可在托幼机构、学校、福利院等集体单位引起聚集性疫情,严重威胁人群健康。
感染诺如病毒有哪些症状?
2
诺如病毒感染发病以轻症为主,主要症状为恶心、呕吐、腹痛和腹泻,其次为发热、腹痛、头痛和全身酸痛等。儿童病例以呕吐为主要表现,成人病例腹泻为多。发病突然,潜伏期多为12-48小时(最长72小时)。通常表现为自限性疾病,预后良好,多数患者发病后1-3天症状即可康复。仍需注意的是,频繁呕吐或腹泻可导致脱水,引起严重的健康问题,尤其常见于幼小儿童、老年人和基础性疾病患者。
传播途径
3
1.食/饮用被诺如病毒污染的食物或水。2.接触被诺如病毒污染的物体或表面后,经污染的手放入口中。3.吸入病人呕吐产生的气溶胶。
诺如病毒怎样预防?
4
1.注意饮食卫生,生熟分开,贝类等水产品烧熟烧透,多吃新鲜、易消化的食品。2.注意饮水卫生,多喝开水,饮水机应定期清洗、消毒。3.注意个人卫生,开窗通风,及时使用含氯消毒剂处理孩子的呕吐物、粪便等。
4.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按照正确的方法勤洗手。
温馨提示
天气早晚温差大,应及时给孩子增减衣物,注意保暖和饮食卫生,一旦出现不适症状及时就医。做好预防措施,别让传染病有机可乘!
扫码
热点文章
最近更新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