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弯曲菌属 一类微需氧,不分解糖类,氧化酶阳性,菌体弯曲呈逗点状、S形或螺旋状,有动力的革兰阴性菌。
对人类致病的主要是空肠弯曲菌和胎儿弯曲菌胎儿亚种。 (一)生物学特性 1.形态染色 G-、细长、螺旋形或海鸥展翅状、S形的弯曲杆菌。 一端或两端具有单鞭毛,运动活泼。 无芽胞,无荚膜。 2.培养特性 微需氧菌,初次分离时需在含5%O2、85%N2、10%CO2气体环境中生长,传代培养时能在10%C02环境中生长。 最适生长温度随菌种而异(生长温度的差异可用于菌种鉴别)
菌种
25℃
37℃
42℃
大肠弯曲菌
-
+
+
空肠弯曲菌
-
+
+
简明弯曲菌
-
+
-
胎儿弯曲菌
+
+
-
营养要求高,在普通培养基上不生长。常用的选择培养基有Skirrow琼脂、Butzler培养基和Campy-BAP培养基。 空肠弯曲菌初次分离时,可形成两种菌落: 扁平、湿润、灰白色、半透明、边缘不整齐、常沿接种线扩散生长的菌落; 圆形、凸起、半透明、针尖状、有光泽、单个细小菌落。 3.生化反应 生化反应不活泼。 不分解糖类、不液化明胶、不分解尿素,V-P和甲基红试验均阴性。 氧化酶均为阳性,大多数弯曲菌能还原硝酸盐、触酶试验为阳性,空肠弯曲菌马尿酸水解试验阳性。 4.抗原结构 菌体(O)抗原:将空肠弯曲菌分为42个血清型。 热不稳定抗原 鞭毛(H)抗原 5.抵抗力 抵抗力较弱,56℃5分钟即被杀死。干燥环境中仅能存活3小时。 (二)微生物检验 属的鉴定要点: 氧化酶阳性,革兰阴性,菌体弯曲或呈S形。 最常用的鉴定试验有生长温度(25℃、37℃、42℃)试验、过氧化氢酶试验、马尿酸盐水解试验、硝酸盐和亚硝酸盐还原试验。 (三)临床意义 主要引起人类肠道感染和各种肠道外感染。 空肠弯曲菌是引起散发性细菌性肠炎最常见的菌种之一; 胎儿弯曲菌主要引起肠道外感染,其中胎儿亚种为主要的人类致病菌,导致菌血症、胆囊炎、腹膜炎、肺部感染等。 (四)治疗原则 二、幽门螺杆菌 一类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均阳性、微需氧、在37℃能够生长,在25℃和42℃均不能生长的革兰阴性弯曲的细菌。 (一)生物学性状 革兰阴性,菌体细长弯曲呈螺旋形、S形或海鸥状。 菌体一端或两端可有多根带鞘鞭毛。运动活泼。 微需氧,在5%O2、85%N2、10%C02的环境中生长良好。 对湿度要求较高,相对湿度最好在98%以上。 对营养要求较高,一般需含血或血清才生长。为抑制杂菌培养基中添加多粘菌素B、万古霉素、两性霉素、TMP等。 HP与其他细菌相比有一定的耐酸性,但对酸仍比较敏感,pH降至3.5以下活力明显减弱。 生化反应不活泼。氧化酶、触酶、DNA酶均阳性。快速脲酶试验强阳性(该菌能产生丰富的尿素酶是其显著的特征)。 (二)临床意义 全球一半以上人口被HP感染。 传播途径推测经口感染。
HP感染与消化性溃疡,十二指肠溃疡有密切关系。
HP存在于胃黏膜上皮表面和黏液底层,胃窦为定植的最佳部位。 较重要的毒力因子有细胞毒素相关基因、空泡毒素基因、脲酶基因。VacA基因阳性与胃癌发生密切相关。 (三)微生物检查 1.标本采集 从多部位采集胃黏膜活检标本,放入无菌生理盐水中或20%葡萄糖运送液或立即送检,4℃冰箱保存,不超过5小时。 2.检验方法 (1)快速诊断: 直接染色镜检。 快速脲酶分解试验、碳标记(13C或14C标记尿素)呼气试验。 有商品试剂盒检测粪便HP抗原、血清学检测抗HP菌体抗体或脲酶抗体、基因芯片法检测脲酶、细胞毒素和空泡毒素抗体。 分子生物学技术检测毒素基因。 (2)分离培养鉴定 (3)药敏试验:测试MIC。 (4)治疗:选用一种用质子泵抑制剂(PPI)或一种胶体铋剂加上克拉霉素、阿莫西林(或四环素)甲硝唑(或替硝唑),3种抗菌药物中的2种,组成三联疗法。也可用PPI、胶体铋剂联合两种抗生素的四联疗法。
朱世良多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热点文章
最近更新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