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肺曲菌病 >> 患病影响>> >> 中药材威灵仙

中药材威灵仙

文章来源:肺曲菌病   发布时间:2021-11-1 12:04:09   点击数:
 

本品为常用中药,属祛风湿病下属分类的祛风湿散寒药,列于宋《开宝本草》中。

别名:灵仙,铁脚威灵仙、百条根、老虎须、铁扫帚

来源:本品为毛茛科植物威灵仙ClematischinensisOsbeck、棉团铁线莲(山蓼)ClematishexapetalaPall.或东北铁线莲(黑薇)ClematismanshuricaRupr.的干燥根及根茎。

采收加工:秋季采挖,除去泥沙,晒干

产地:主产于河南、山西、陕西。

性状鉴别:

威灵仙:根茎呈柱状,长1.5~10cm,直径0.3~1.5cm;表面淡棕黄色;顶端残留茎基;质较坚韧,断面纤维性;下侧着生多数细根。根呈细长圆柱形,稍弯曲,长7~15cm,直径0.1~0.3cm;表面黑褐色,有细纵纹,有的皮部脱落,露出黄白色木部;质硬脆,易折断,断面皮部较广,木部淡黄色,略呈方形,皮部与木部间常有裂隙。气微,味淡。

棉团铁线莲:根茎呈短柱状,长1~4cm,直径0.5~1cm。根长4~20cm,直径0.1~0.2cm;表面棕褐色至棕黑色;断面木部圆形。味咸。

东北铁线莲:根茎呈柱状,长1~11cm,直径0.5~2.5cm。根较密集,长5~23cm,直径0.1~0.4cm;表面棕黑色;断面木部近圆形。味辛辣。

主要成分:含甾体皂甙。

炮制:威灵仙:拣净杂质,除去残茎,用水浸泡,捞出润透,切段,晒干。酒灵仙:取威灵仙段,用黄酒拌匀闷透,置锅内用文火微炒干,取出放凉。(每威灵仙斤,用黄酒12-15斤)

性味:辛、咸、温。

归经:入十二经。

功能:祛风除湿,通络止痛。

主治:主主治风湿痹痛;肢体麻木;筋脉拘挛;屈伸不利;脚气肿痛;疟疾;骨哽咽喉;并治痰饮积聚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9g,冶骨哽咽喉可用到30g;或入丸、散;或浸酒。外用:适量,捣敷;或煎水熏洗;或作发泡剂。

注意:气血亏虚及孕妇慎服。

贮藏:置干燥处。

威灵仙的功效与作用

在生活中经常使用中药的朋友对于威灵仙都有所了解它对于多种疾病都能起到治疗作用,而且经常与其他中药进行配伍使用。

1、抗利尿作用

狭叶铁线莲制剂对小鼠、大鼠、豚鼠有显着的抗利尿作用。这种作用,浸剂与煎剂大致相等。50%煎剂0.2毫升约相当于脑垂体后叶素0.1单位的抗利尿效果,且其作用时间似比脑垂体后叶素为长,此种作用也可能与血压下降、肾血管收缩有关。

2、降血糖作用

威灵仙浸剂对正常大鼠有显著增强葡萄糖同化的作用(即给予大鼠以大量葡萄糖后,尿糖试验仍为阴性),故可能有降血糖作用。

3、对循环系统的作用

狭叶铁线莲(即山蓼)50%浸剂(1毫升/公斤)可使麻醉犬的血压下降,肾容积缩小,其煎剂药效仅及浸剂之半。对离体蟾蜍心脏有先抑制后兴奋的作用,其浸剂的药效似比煎剂约大3——5倍。其降压作用可能与对心脏的抑制有关。

4、对平滑肌的影响

狭叶铁线莲煎剂对小鼠离体肠管有明显的兴奋作用,可能是对平滑肌的直接作用,对大鼠及家兔的离体肠管亦有相似作用。对小鼠离体子宫作用不明显。

威灵仙的药理作用

1、对心脏和血压的作用

狭叶铁线莲(即山蓼,棉团铁线莲)对离体蟾蜍心脏有先抑制后兴奋的作用,浸剂的药效比煎剂大3~5倍.50%的浸剂(1ml/kg)可使麻醉犬的血压下降,肾容积缩小,浸剂的药效为煎剂的2倍.其降压作用似与对心脏的抑制有关.

2、降血糖作用

威灵仙浸剂对正常大鼠有显著增强葡萄糖同化的作用(即给予大鼠以大量葡萄糖后,尿糖试验仍为阴性),因此可能有降血糖作用.

3、抗利尿作用

狭叶铁线莲制剂对小鼠、大鼠、豚鼠有显著的抗利尿作用.浸剂与煎剂的效果无明显差别.50%煎剂0.2ml与脑垂体后叶素0。1u的抗利尿效果相当,但其作用时间似比脑垂体后叶素为长.

4、对平滑肌的作用

狭叶铁线莲煎剂对小鼠、大鼠及家兔的离体肠管有明显的兴奋作用;但对小鼠离体子宫作用不明显.

5、其他作用

在试管内,水浸剂对皮肤真菌有抑制作用.水浸剂对奥杜盎小孢子菌也有抑制作用;煎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志贺痢疾杆菌有抑制作用.煎剂腹腔注射能轻度提高小鼠痛阈,提示其有镇痛作用.煎剂对疟原虫有抑制作用.醇提取液对小鼠中期妊娠有引产作用.

临床应用

1、用于治疗痹症而偏于寒者。对慢性风湿性关节炎,有四肢关节痛,屈伸不利,手足发麻等症状者合适,配秦艽、桑枝或木瓜、牛膝等。

2、用于治疗鱼骨刺梗阻咽喉部或食道上段。配醋和砂糖水煎慢咽,方如去骨汤。有效者在服药后数小时梗阻感觉和疼痛开始减轻,以后逐渐消失,少数病例须服第二剂。至于比较粗大的鱼骨、鸡骨梗阻,或骨刺虽小,但梗阻较深者,威灵仙治疗一般无效,不宜应用,应从速手术取出,以免贻误病情。

威灵仙的食用方法

1、威灵仙炖猪瘦肉

材料:

猪肉(瘦)克,威灵仙20克,料酒10克,姜5克,大葱10克,盐3克,鸡精3克,胡椒粉3克,鸡油30克。

做法:

(1)将威灵仙洗净后切碎置于砂锅内,加入毫升清水。

(2)用武火烧沸,再用文火煎煮25分钟后滤渣取汁。

(3)姜切成片,葱切成段。

(4)猪瘦肉切3厘米见方的块。

(5)将威灵仙液、猪瘦肉块、姜片、葱段及料酒一同置于锅内。

(6)加入毫升清水,用武火烧沸,再用文火炖煮35分钟。

(7)加入盐、鸡精、鸡油、胡椒粉略煮即成。

2、威灵仙炒芹菜

材料:

芹菜克,威灵仙20克,料酒10克,姜5克,大葱10克,盐4克,鸡精3克,植物油30克。

做法:

(1)将威灵仙洗净后切碎置于砂锅内,加入毫升清水。

(2)用武火烧沸,再用文火煎煮25分钟后,滤渣取汁50毫升。

(3)芹菜去叶,留梗后洗净,并切成3厘米长的段。

(4)姜切成片,葱切成段。

(5)将炒锅置武火上烧热,加入素油,待油烧至六成热。

(6)加入姜片、葱段爆香,随即放入芹菜炒熟。

(7)加入盐、鸡精略炒片刻即成。

3、威灵仙炖羊肉

材料:

羊肉(瘦)克,威灵仙20克,白萝卜克,料酒10克,大葱10克,姜5克,盐3克,鸡精3克,鸡油30克。

做法:

(1)将威灵仙洗净后切碎置于砂锅内,加入毫升清水。

(2)用武火烧沸,再用文火煎煮25分钟后滤渣取汁。

(3)姜切片,葱切段。

(4)羊肉洗净后切成3厘米见方的块。

(5)将威灵仙液、羊肉块、姜片、葱段及料酒一同置于于锅内。

(6)加入0毫升清水,在武火上烧沸,再用文火炖煮25分钟。

(7)加入盐、鸡精、鸡油、胡椒粉略煮即成。

4、威灵仙炖猪蹄

材料:

猪蹄克,威灵仙20克,料酒10克,姜5克,大葱10克,盐3克,鸡精3克,胡椒粉3克。

做法:

(1)将威灵仙洗净后切碎置于砂锅内,加入毫升清水。

(2)用武火烧沸,再用文火煎煮25分钟后滤渣取汁。

(3)姜切成片,葱切成段。

(4)猪蹄去毛后洗净,并剁成3厘米见方的块。

(5)将威灵仙液、猪蹄块、姜块、葱段及料酒一同置于锅内。

(6)加入0毫升清水,在武火上烧沸,再用文火炖煮45分钟。

(7)加入盐、鸡精、胡椒粉略者即成。

威灵仙的副作用

(一)传统文献

《本草纲目》:无毒。又载:“威灵仙……久服恐损真气,体弱者亦不可服之。”

(二)临床观察

无毒。在常规剂量内水煎服没有不适反应。剂量过大有胃不适、恶心反应。因此威灵仙不宜大剂量使用和长期使用。本药品种较多,少数地区将毛茛科的黄药子根作威灵仙使用,有毒,能引起腹痛腹泻,恶心呕吐。

毒性:有报道过量服用威灵仙引起胃出血及中毒致死的患者。

内服:煎汤,2——3钱;浸酒或入丸、散。外用:捣敷。

气虚血弱,无风寒湿邪者忌服。①《海上集验方》:“恶茶及面汤。”②《本草衍义》:“性快,多服疏人五脏真气。”③《本草经疏》:“凡病非风湿及阳盛火升,血虚有热,表虚有汗,疡疟口渴身热者,并忌用之。”④《本草汇言》:“凡病血虚生风,或气虚生痰,脾虚不运,气留生湿、生痰、生饮者,咸宜禁之。”

威灵仙能治骨刺吗

威灵仙可治疗脚跟骨骨刺

原料:

威灵仙克。

制法:

将威灵仙放入毫升水中,用文火煎,待药液剩至毫升左右时,即可使用。

用法:

用煎好的药液熏洗患处。每次熏洗20分钟左右。每日熏洗2次。15天为一个疗程。一般病人,在连续熏洗3—5天后,即可见效。

威灵仙能治痛风吗

中药威灵仙亦称“铁脚威灵仙”,是毛莨(音浪)科藤本植物,产于我国中部和南部。中医用中药威灵仙的根入药。威灵仙性温、味辛咸,有祛风湿、通经络的功效。威灵仙主治风湿麻痹、骨哽咽喉等症。

中药威灵仙可治疗痛风性关节炎

原料:

威灵仙克,金黄散克,蜂蜜适量。

制法:

把研成末的威灵仙与金黄散混合,用蜂蜜调成糊状。

用法:

将调好的药膏涂于患处,每日1次。一般病人,在连续治疗3—5天后,即可见效。

威灵仙的配伍应用

1、配桑寄生:威灵仙能走十二经,为祛风药中善走者之一,能祛风湿,通经络,善治四肢麻木疼痛,对下肢的风湿疼痛效果显著,桑寄生补肝肾,强筋骨,养血润筋。两药合用,一散一补,养血血祛风湿,且威灵仙走中有守,不致于过于走窜,对体虚风湿痹痛者适用,可治血虚风湿痹痛、肢节不利、周身串痛。

2、配羌活:本品性善走,祛风湿,通经络,除痹痛;羌活气厚味薄,性浮以升,偏治上焦风湿疼痛。两药配用,祛风除湿之力增强,治疗痹证关节疼痛,尤以上身痛为多用。

3、配牛膝:威灵仙辛散性温,通行十二经,入膀胱经,对下肢风湿痛、肢体麻木疗效显著;牛膝苦酸平,入肝肾二经,活血祛瘀通经,补肝肾、强筋骨,性善下行。两药配用,常治疗肾虚而致下肢关节疼痛、腰痛、下肢痹证等。

4、配蝉蜕:本品辛咸气温,其性走散,能宣通五脏十二经络,可治筋脉拘挛、手足麻木;蝉蜕祛风解痉,消痰除饮。两药配用,治疗四肢拘挛。

5、配秦艽:威灵仙祛风湿、通经络;秦艽辛散苦泄,性质和平,为风中之润剂,能散风除湿、舒筋通络,偏治下半身疼痛,两药配伍,治慢性风湿性关节炎、关节疼痛、屈伸不利、手足麻木。

6、配砂仁:威灵仙辛咸性温,有软坚散结之功、宣壅通滞之力。砂仁有“化铜铁骨鲠”之功,两药配用,宣壅通滞之力增强,治鱼骨鲠喉、胃痛。

威灵仙的配伍禁忌

威灵仙不仅单药使用作用多,而且也经常与其他中药进行配伍,但在配伍时也需要特别注意,否则还会影响到正常的药效。

1、威灵仙辛散走窜,久服易伤正气,气血虚弱,表虚无汗,无风寒湿邪者以及孕妇慎服。

2、威灵仙配伍砂仁:威灵仙化骨除鲠,砂仁行气和胃。二者配伍,有化骨和胃之功效。用于治疗诸骨鲠喉伴恶心欲吐而不出者。

3、威灵仙与苍术、桂枝等配伍,有温经散寒燥湿之功效。用于治疗由寒湿阻滞所致之风湿痹痛,肢体麻木,筋脉拘挛,关节疼痛,屈伸不利等症以下半身为重者。

4、威灵仙与半夏、皂角等配伍,有豁痰逐饮降逆之功效。用于治疗痰饮停宿胸膈,喘咳呕逆者。

威灵仙的禁忌

本品辛散走窜,久服易伤正气,气血虚弱,无风寒湿邪者慎服。

1、《本草汇言》:凡病血虚生风,或气虚生痰,脾虚不运,气留生湿、生痰、生饮者,咸宜禁之。

2、《本草衍义》:性快,多服疏人五脏真气。

3、《本草经疏》:凡病非风湿及阳盛火升,血虚有热,表虚有汗,痃疟口渴身热者,并忌用之。

威灵仙的选方

1、治痔疮肿痛:威灵仙g,水煎去渣,取其汁液,清洗患处。每天一次,可治痔疮肿痛。

2、治呃逆:威灵仙、黑芝麻各20g,先水煎去渣,再加蜂蜜调味,温水送服。

3、治腰腿疼痛久不愈:威灵仙g。将威灵仙研成细末。每服3g,食前以温酒送服,逐日以微利为度。

4、治痞积:威灵仙、楮桃儿各50g。将乙威灵仙和楮桃儿研成细末。每服15g,温酒送服。

威灵仙的现代研究

现代药理研究,威灵仙具有镇痛、利胆、抗菌、对抗组织胺的兴奋及抗利尿作用,还有引产作用,能松弛平滑肌,对鱼骨刺有软化作用,并使局部肌肉松弛,促使骨刺脱落。

威灵仙的相关论述

1、《本草正义》:威灵仙,以走窜消克为能事,积湿停痰,血凝气滞,诸实宜之。味有微辛,故亦谓祛风,然惟风寒湿三气之留凝隧络,关节不利诸病,尚为合宜,而性颇锐利,命名之义,可想而知,乃唐人著《威灵仙传》竟谓治中风不语,手足不遂,口眼歪斜云云,则人有误会矣。

2、《本草纲目》:威灵仙,气温,味微辛咸。辛泄气,咸泄水,故风湿痰饮之病,气壮者服之有捷效,其性大抵疏利,久服恐损真气,气弱者亦不可服之。

3、《本草经疏》:威灵仙,主诸风,而为风药之宜导善走者也。腹内冷滞,多由于寒湿,心膈痰水,乃饮停于上、中二焦也,风能胜湿。湿病喜燥,故主之也。膀胱宿脓恶水,靡不由湿所成,腰膝冷疼,亦缘湿流下部侵筋致之,祛风除湿,病随去矣。其曰久积症瘕、痃癖、气块及折伤。则病于血分者多,气分者少,而又未必皆由于湿,施之恐亦无当,取节焉可也。

4、《药品化义》:灵仙,性猛急,盖走而不守,宣通十二经络。主治风、湿、痰、壅滞经络中,致成痛风走注,骨节疼痛,或肿,或麻木。风胜者,患在上,湿胜者,患在下,二者郁遏之久,化为血热,血热为本,而痰则为标矣,以此疏通经络,则血滞痰阻,无不立豁。若中风手足不遂,以此佐他药宣行气道。酒拌,治两臀痛。因其力猛,亦能软骨,以此同芎、归、龟甲、血余,治临产交骨不开,验如影响。

附:又可用一下处方:威灵仙(枝、茎千品)半斤,野菊花30g,加水1毫升,慢火煎成约~毫升,加10%醋酸10毫升,再加苯甲酸钠1.2克作防腐,每用60毫升,于20分钟内慢慢饮完。

注:威灵仙的品种较多,应用较广的有两大类;一类是上述品种,京津及河北等地习用;一类是毛茛科植物威灵仙的根及根茎(京津名黑薇)此种使用地区较广,遍及中南、华东、西南等地,其根茎形态略与粘鱼须灵仙相同,根茎块状,根簇生,较粘鱼须灵仙粗短,长约15~25米,直径约2毫米,质脆易折断。断面白色,粉性,中有淡黄色木质心。除以上情况外,有的地区使用毛茛科威灵仙的地上全株作灵仙药用,如四川、湖南、湖北等省的部分县。也有的使用百合科植物短梗菝葜的根茎作威灵仙用,如河南洛阳等地区。还有陕西省产的一种威灵仙,多砍去根茎,只留细根药用,其内外形色长度基本与粘鱼须灵仙相同,只是支条粗细不匀,直径1~2毫米,质较脆易折断,其断面亦有一圈小孔,但位近于外皮层。就其形态分析亦属于百合科植物的根。目前,天津市场上应用三种不同形态的威灵仙。1、粘鱼须的根和根茎;2、陕西省产的威灵仙;3、河南省产的菝葜的根茎。其疗效是否相同,还有待今后进一步探讨研究。

用药需谨慎,请遵医嘱!(源于网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nwmcm.com/hbyx/1179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