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院成功完成了首例无痛气管镜下超声引导纵膈淋巴结针吸活检术(EBUS-TBNA)及首例导向鞘引导的超声内镜(EBUS-GS)技术。该两项技术的成功,堪称支气管镜史上的革命,使我院肺部病变的诊断水平大幅度提高。
王先生今年49岁,体检时发现肺部病变来我院呼吸科就诊。肺部CT提示左上叶占位,伴纵膈淋巴结肿大,普通气管镜仅提示隆突增宽。由于占位位置位于心脏和大血管的旁边,行经皮肺穿刺活检术的风险很大。
正当家属为是否医院就诊而烦恼时。呼吸科传来了一个好消息:我院可以开展先进的气管镜EBUS-TBNA和EBUS-GS技术。通过这两项技术呼吸科医生在超声直视下为王先生分别进行了支气管超声引导下纵膈淋巴结的穿刺活检及超声定位下经导向鞘活检术,为患者查到了病因:小细胞肺癌,并进行了针对性的化疗,省去了患者远赴外地的舟车劳顿及大笔费用。
该技术和传统的纵隔镜相比更加微创安全,无需气管插管,操作更简便。与经支气管镜针吸活检术(TBNA)相比,EBUS-TBNA可清楚地显示纵隔内血管、淋巴结以及占位性病变的关系,有效的解决了传统TBNA只能进行“盲穿”的问题,显著提高了这一技术的安全性和准确性,大大提高了纵膈疾病的诊断率。而TBNA-GS则通过超声微探头,可引导导向鞘到达病变部位,然后退出超声微探头,留置导向鞘,再沿导管鞘进行活检和细胞学刷检等。犹如为子弹装上了导航仪和目标探测雷达。该技术特异性强、敏感度高、微创、安全,尤其对周围型肺部阴影和结节、纵隔淋巴结肿大的诊断具有优势。
通讯员:汪前飞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