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了风风雨雨,魏春华医生今天很开心,正像歌中唱到的“阳光总在风雨后”,尽管春天有风雨,但夏天总会来的,阳光总会灿烂的。魏春华医生特别珍惜医生这份职业,今天就和大家分享我最近的一份医生笔记吧。
几天前的下午,熟人领来了一家人,其中的姑娘脸红红的,神态很焦急。熟人悄悄的告诉我,这个姑娘在当地诊断肺癌了,要求她做气管镜或者肺穿刺,家人都很紧张,姑娘自己吓坏了,这不,一家人都来了。
正说着,姑娘的妈妈就拿出了胸部CT片子,仔细一看很像是左肺的痰栓(痰液堵塞气管造成)。我们马上问了几个问题:
医生:您女儿过去有哮喘吗?
妈妈:有啊!她9岁那年因为头上生虱子,给她头上喷了点灭害灵,没想到就得了哮喘,吃药、打针、脱敏,治了好几年,到15-16岁的时候就基本不犯了。
医生:这次是怎回事啊?
姑娘:2月3号感冒了,开始咳嗽、喘息,还有发烧,用了感冒药退烧了,但是咳嗽、气喘一直不好,还越来越重。3月14医院住院,打了抗菌素还用了治哮喘的孟鲁司特钠,但病情始终不缓解,咳嗽、喘息越来越重,痰很黏、咳不出来还有有点带血丝。医院会诊考虑肺肿瘤,建议做气管镜或者肺穿刺。
听完这些回答,结合她胸部CT的表现,我们心中大体有了思路,大胆的告诉她:放心,不是肺癌,你可能是一种表现特殊的哮喘。姑娘和家人的脸色立即阴转晴。
姑娘住下了,我们给她查了血常规:嗜酸粒细胞:0.9%,不支持,但我们考虑姑娘在院外可能用药,影响了检查结果。接下来的总IgE检查IU/mL,超出正常值高限20多倍,有力的支持了我们的诊断。痰涂片也很给力,找到了真菌孢子和菌丝。
我们的诊断:变态反应性肺曲菌病(ABPA)
经过两天小剂量静脉用激素、肺部超短波电疗、高压氧疗,姑娘的咳嗽、喘息症状都消失了,复查胸部CT也有了明显好转。
今天下午查房,见姑娘心情很好,和姑娘聊天。我们又问了几个问题:
医生:你干什么工作的?
姑娘:我是做办公室工作的。
医生:接触发霉的东西吗?
姑娘:不太多,但是经常要接触档案,都是有灰尘,有的霉味很大。不过,我想起来了,我宿舍里很潮湿,有一次我发现枕头发霉了,当时没觉得怎么不舒服,但以后总感觉嗓子不舒服、咳嗽,后来就喘起来了。
姑娘的病根找到了,原本有支气管哮喘,接触在潮湿环境,导致了真菌过敏,引起了变态反应性肺曲菌病。
姑娘的病还在恢复中,我们相信经过治疗她一定会有一个轻松的呼吸,下面就和大家谈谈变态反应性肺曲菌病。
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病(allergicbronchopulmonaryaspergillosis,ABPA)是机体对寄生于支气管内曲霉菌(主要是烟曲霉菌)产生的变态反应性炎症。
症状:ABPA以儿童与青年人多发,患者常有哮喘或其他过敏性疾病史,儿童期间容易发病,大多表现为激素依赖。最常见症状为喘息,急性发作时可有发热、咳嗽、头痛、全身不适、咳白色或粘液泡沫痰,可有金棕色或墨绿色胶胨样痰栓,部分患者出现咳血。慢性期除有肺纤维化导致的呼吸困难、全身乏力和紫绀等症状外,还可出现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的症状。体检时两肺可闻及哮鸣音,病程长的有肺气肿征象、杵状指(趾)和持续发绀等表现。由于表现为咳喘的症状,很多人一直以哮喘治疗,但发现仅仅吸入激素等治疗常常没有效果,对口服激素效果好。
胸部CT:急性期的肺浸润可呈一过性、持续性,以肺上叶为多见。一过性改变主要为肺浸润、粘液填塞、或病变气道内的分泌物所致,表现为牙膏征、双轨征和手套征。慢性期可表现为永久性改变,包括中心性支气管扩张,常为近端支气管呈柱状或囊状扩张,远端支气管可正常,这种特征性的中心性支气管扩张对诊断ABPA有重要意义。后期改变可有空腔形成、局限性肺气肿、上叶肺不张以及肺纤维化等表现。很多人被误诊为结核、肺癌、肺炎、支气管扩张等。
化验检查:ABPA患者痰液检查涂片可发现曲霉菌菌丝,培养曲霉菌生长。但是大部分ABPA患者痰培养曲霉菌呈阴性。外周血嗜酸性细胞增高。血清总IgE水平升高ng/mL(我们这个患者将近)。另外,血清抗烟曲霉沉淀抗体90%以上患者可呈阳性反应。血清特异性抗烟曲霉IgE、IgG抗体增高2倍以上有临床意义,可视为疾病活动的敏感指标。
ABPA治疗:
主要目的是保护气道和肺组织的正常结构及功能,包括控制急性症状、抑制机体对Af抗原的变态反应、在Af定居于气道内前将其清除等。目前ABPA患者主要依靠药物治疗。 1.口服糖皮质激素 目前它是ABPA的基本治疗措施。早期的研究发现,应用糖皮质激素可减少肺部浸润,控制支气管痉挛症状,减少痰量。此外还可起到降低外周血嗜酸细胞计数和血清总lgE水平的作用,但发作时短期应用糖皮质激素不能阻止此病的复发。 临床较常用的口服糖皮质激素治疗方案为:(1)发作期予泼尼松(0.5mg·kg-1·d-1)口服2周(有时需要更长的疗程以完全消除肺部浸润影);(2)其后改为同样剂量隔日口服,持续3个月;此后泼尼松逐渐减量至停药,减量过程应至少在3个月以上;(3)在影像学检查证实清除最初的肺部浸润影后,每3个月复查胸片1次,并随诊2年,后改为每6个月复查1次,再随诊2年。如无复发,改为每年复查1次;(4)从治疗开始每月复查血清总IgE1次,通常血清总IgE水平在治疗2个月后至少下降35%,在治疗6个月后达平台期(血清总IgE明显升高多提示疾病复发,即使无症状也应加用口服糖皮质激素),如连续观察2年,无复发证据可改为每2个月复查1次;(5)每年复查1次肺功能,并随诊2年。
2.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 学者们尝试改变治疗策略、应用吸入糖皮质激素来控制ABPA中的炎症反应,并减少口服激素的副作用。
3.抗真菌药物的应用抗真菌药物可通过杀灭气道内的真菌,降低机体的抗原负荷,从而减轻机体发生的变态反应。近年来伊曲康唑在治疗ABPA中颇受青睐,有报道伊曲康唑口服6个月以上多可起到减少口服糖皮质激素用量、降低血清总IgE水平及改善肺功能等疗效。
4我们的特色治疗:
(1)超短波肺部电疗:可以促进肺部炎症吸收及痰栓消失,迅速改善症状,减少口服激素用量及时间。
(2)高压氦氧治疗:从物理学层面可以起到让气道通风的作用,有利于杀灭霉菌;高压氦氧还具有减轻起到阻力,通畅气道的作用,可迅速改善喘息症状;高压环境下有利于促进自身激素分泌,避免了外来激素的应用及由此带来的副作用。
启示:发烧不一定是细菌感染,肺里有大块的阴影未必是肺癌、肺结核、肺炎,支气管扩张也未必是真正的支气管化脓性炎症,激素依赖性哮喘未必是简单的哮喘。
请警惕一种发霉的东西引起的气管疾病——变态反应性肺曲菌病(ABP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