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肺曲菌病 >> 肺曲菌知识>> >> 鸽念珠菌病

鸽念珠菌病

文章来源:肺曲菌病   发布时间:2017-7-10 2:46:37   点击数:
 

鸽念珠菌病,又称鹅口疮、霉菌性口炎,是由念珠菌属的白色念珠菌引起鸽的一种上消化道真菌病,以口腔、咽、食管、嗉囊的黏膜出现黄白色干酪样假膜及溃疡为特征。

流行病学

本病的病原菌能通过污染的饲料、饮水、空气、飞沫等经消化道或呼吸道而污染,带菌亲鸽还可通过鸽乳将病菌传给乳鸽引发感染(外源性感染)。此外,亦可因抗菌药物使用不当而抑制了体内某些细菌的生长繁殖,或因饲养管理不善、维生素缺乏、饲喂饲料发霉和饮水不洁、应激及有其他疾病存在等致使机体抵抗力降低,消化道内微生物区系遭受破坏,导致寄居于消化道内的白色念珠菌大量繁殖而引起发病(内源性感染)。

各种年龄的鸽子都易感染,其中以14日龄-2月龄内的幼鸽多见,发病率和死亡率都较高。刚离开亲鸽的童鸽感染后病情最严重,可引起大批死亡;而成鸽感染后通常无明显症状,成为隐性带菌者。本病常合并感染毛滴虫,只是病情加重和死亡增多。

临床症状

病鸽精神萎顿,呆立闭眼,不愿活动,食欲下降或废绝,吞咽困难,饮水量增加,有的嗉囊有积液,人工填喂肥育鸽易出现消化不良、积食、嗉囊胀满现象,生长发育受阻和消瘦;呼吸困难,可闻啰音,呼出带恶臭的气体,兼有咳嗽;排黄色、黄绿色稀粪;有的有眼炎,逐渐消瘦而死,有的死前可有痉挛症状,病程5-10天。发病初期,于喙角处及口腔、咽部黏膜上出现乳白色、灰白色或黄白色斑点,并可逐渐融合成稍突于皮肤、黏膜表面的白色假膜,易剥离,后期喙角附近形成黄色坚硬壳痂;有些口腔内积聚黄白色乳酪样或豆腐渣样物,尤以幼仔鸽更严重,为将口腔内积聚物甩出而频频费力甩头,甚至因积聚物堵塞咽喉而窒息死亡。

图1口腔内白点病灶

图2口腔内黄色溃疡伪膜

图3拉黄色稀便

图4嗉囊恶臭,消化慢

诊断和区别

本病的临床症状和眼观病变有其特征性,据此可作出初步判断,用棉签采取病变组织、黏液作涂片,用显微镜检查,若发现有酵母状的菌丝体和孢子体,即可确诊。

口腔粘膜念珠菌病与鸽毛滴虫病的区别:口腔粘膜念珠菌病在鸽口腔内形成的是不能拭落的黄白色、豌豆切面大小的病灶,只能用镊子撕落,且会引起溃烂或少量流血;毛滴虫病在鸽口腔内形成的黄色干酪样物可用棉签轻易拭落且无溃烂流血。

防治方案

鸽群发病后,应及时将病鸽隔离治疗,病死鸽做深埋等无害化处理,同时对鸽舍、笼具及食槽、饮水器等进行彻底清扫和消毒。

1、塞服科汇12号,幼鸽每次1/2片,一日2次,连用7天;成鸽每次1片,一日2次,连用7天。

2、喙角和口腔内有病变者,可用镊子除去后,将碳酸氢钠片研碎加入适量温水或2%碳酸氢钠溶液,用棉签蘸取清洗整个口腔,再将科汇12号研磨成细粉,加适量甘油混合均匀,用棉签蘸取涂在病灶上即可,每日2-3次,连用7天。

3、停药后,“肝泰乐”或“维益肽”连用3-5天,迅速恢复健康和体能。

注:1、在药物治疗的同时,适当添加维生素A,有利于病鸽康复。

2、平时多洗洗饲料和保健砂,以防发霉变质。

小结

预防在于改善日常的饲养管理,保持鸽舍和笼具等的干燥和清洁卫生,保持室内通风,严禁使用发霉的饲料、不洁的饮水和垫布;定期对笼、舍进行消毒。规范使用各种抗菌药物,经常检查鸽子口腔有无病变。以便及时发现和采取治疗措施。

附:科汇鸽药说明:

联系我们

-







































长沙治疗白癜风医院
白癜风早期症状
转载请注明:http://www.nwmcm.com/fqjzs/63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