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一:患者男,78岁,以“发现右下腹包块伴疼痛1个月”来诊,我院磁共振检查提示胸腰椎占位,怀疑转移来源,但无法确认原发病变在哪。经消化科会诊来核医学科行PET/CT查找原发灶,经静脉注射显像剂18F-FDG后进行PET/CT扫描,影像显示部分胸椎骨质破坏伴软组织团块影,FDG摄取增高,同节段水平腰大肌、竖脊肌受累。另外,胃底、胃体及胃窦部见胃壁不均匀增厚伴FDG摄取增高,且于小网膜囊、腹膜后及左侧咽旁间隙见多个淋巴结呈FDG高摄取,综合考虑为胃癌伴多发淋巴结及椎体、附件转移,局部腰大肌及竖脊肌受累。若单独行CT或MRI检查,尤其在胃腔充盈欠佳的情况下难以确诊胃部病变,并且一次扫描也无法发现全身多部位的组织受累情况。
病例二:患者女,79岁,以“全腹疼痛加重一个月”来诊,我院腹部增强CT检查提示右肾上极占位性病变,但难以确定病变性质。来核医学科行PET/CT判断病灶性质,经静脉注射显像剂18F-FDG后进行PET/CT扫描,影像显示右肾上极占位FDG摄取明显增高,另于双肺见多发小结节影,FDG摄取增高,综合考虑为右肾癌伴双肺多发转移。
病例三:患者女,31岁,以“宫颈癌术后、放化疗1年,腰痛3个月”来诊,经临床会诊后怀疑骨转移,来核医学科行PET/CT明确全身转移情况,经静脉注射显像剂18F-FDG后进行PET/CT扫描,影像显示肝内三处低密度影FDG摄取明显增高,腹腔内及腹膜后多发肿大淋巴结伴FDG摄取增高,另见右侧胸膜增厚伴FDG摄取增高,全身多处骨骼骨质破坏伴FDG摄取增高,结合病史考虑为宫颈癌肝内多发转移,右侧胸膜转移,多发淋巴结转移及多发骨转移。行一次PET/CT检查便可快速准确的发现全身转移灶,体现了PET/CT对肿瘤细胞的高敏感性。
综上三位患者仅行一次PET/CT扫描即可直观发现肿瘤病灶并明确全身转移情况,有效的为患者节省了检查时间,减少了检查误区,为临床后续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了方向,这是以往常规影像学检查无法办到的。
PET/CT之所以能快速、准确的发现肿瘤病灶,是因为其利用绝大多数恶性肿瘤细胞具有高代谢的特点,其异常增殖需要对葡萄糖的过度利用,且这往往发生在病灶形态学改变之前,PET/CT所用显像剂18F-FDG为葡萄糖的类似物,因此无论原发的还是转移的肿瘤细胞内均可聚积大量18F-FDG,18F是一种放射性核素,它可释放出kev的伽马射线,采用特殊的探测装置在体外捕捉到这些射线,并把它转化为图像,这样便可以在图像上清晰的显示肿瘤的位置及代谢情况,因此PET/CT是一种分子成像,它反应的是细胞层面的代谢变化,所以说它可以早期发现肿瘤。
在安全性方面PET/CT检查所用显像剂18F-FDG用量少,半衰期短(.8分钟),24小时内基本可以从人体内完全清除,并且CT采用的是低剂量扫描方案,整个检查过程安全可靠(一次PET/CT检查仅相当于一次常规胸部CT检查所受剂量)。PET/CT将PET反映分子功能代谢信息的优势和CT反映精确解剖定位的优势结合起来,极大地提高了精度和诊断准确率。目前PET/CT已广泛应用于肿瘤高危人群,以发现体内隐匿病灶;寻找肿瘤原发灶、转移灶;判断肿瘤的良恶性及临床分期;评估肿瘤治疗的疗效及监测是否复发等。PET/CT检查对于肿瘤病灶的早发现、早治疗具有重要意义和临床价值。
请扫描二维医院核医学科,了解关于科室及核医学诊断、治疗方面的更多资讯!
正规医院治疗白癜风费用复方卡力孜然酊的价格是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