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新闻肥厚型心肌病译著出版仪式9

文章来源:肺曲菌病   发布时间:2022-5-10 16:56:37   点击数:
 

医学网 分享

  肥厚型心肌病是一个相对少见但不罕见、似乎简单但又十分神秘的疾病,仍有许多未解之处。此外,肥厚型心肌病表型、病情和发病年龄差异巨大,其病理生理和治疗与临床常规治疗有许多不同之处。对于肥厚性心肌病而言,目前心内科医生对其处理方法较为局限:药物治疗单一且缺乏效果,即使是室间隔切除、酒精消融等等,其治疗效果也并不理想。基于这样的背景,在华中科技大学同医院心内科汪道文教授的带领下,其团队对该领域的经典著作《肥厚型心肌病》(原书第二版)开展了翻译工作,并于9月4日在“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年会暨第十四届同济心血管疾病高峰论坛”召开期间举行了隆重的出版仪式。

汪道文教授领衔的翻译团队合影

倪黎教授主持发布仪式

  本次出版仪式由华中科技大学同医院心内科倪黎教授主持。华中科技大学同医院心内科王炎教授,向我们介绍了这本译著的目的、意义、组成架构及重点亮点。王炎教授首先通过两个真实的病例,为我们揭示了肥厚型心疾病独特的病理生理特征,并介绍了在汪道文教授的带领下,医院心内科开展的导管射频消融治疗肥厚型心肌病的疗效。与其他中心的消融模式不同的是,王炎教授使用了更高的能量密度与消融时间,从而使得消融效果更为显著,病人的缓解程度更为明显。王炎教授坦言,在翻译本书的过程中,也重新认识了肥厚型心肌病这一神奇又充满未知的疾病,获益良多,希望本书译著的出版能够为国内同行带来对于肥厚型心肌病最新的知识与进展,为未来的临床工作提供助益。

王炎教授

  随后汪道文教授指出:医院医院,其使命之一就是为每一项重大疾病提供优质的解决方案。将病因诊断得清清楚楚,解决病人痛苦,让病人得到最好的最合适但不是最昂贵的治疗,是汪教授始终秉持的行医理念,从而实现真正意义的救死扶伤的行医之道。

  汪教授强调,正是我们对肥厚型心疾病的认识不足,治疗方案单一、治疗效果不明显才迫使我们急于找到更高效的解决方案。在翻译本书的过程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这本书专注和专业性,并时时看见智慧、审慎和理性的火花闪烁。本书的系统论述使我们对肥厚型心肌病认识大大深入和拓展,将我们对肥厚型心肌病的认识和研究从“盲人摸象”的状态推进到细节呈现和深入探索的阶段。具有强大的实用性和临床指导意义。

  同时,汪教授提出了成立“肥厚型心肌病卓越中心”,目的是实现疾病的病理生理诊断、病因诊断、分子诊断之后,形成一套完整有效的解决方案。希望在不久的将来,医院的肥厚型心肌病卓越中心能够为患者提供更有价值的解决方案,造福国人,更为世界肥厚型心肌病治疗贡献中国智慧。

汪道文教授

  出版仪式最后,汪教授向现场参加发布仪式的学生代表们赠送了《肥厚型心肌病》译著,并在书的扉页亲笔题词,满怀谆谆教诲,对年轻一代心血管人给予了厚望。

推荐阅读

扫码查看学术热词END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注明医学网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nwmcm.com/yfzl/123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