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颅CT平扫示&ldquo蝶窦斜坡占位

文章来源:肺曲菌病   发布时间:2015-5-25 19:07:05   点击数:
 头颅删示“鞍内水样异常信号影”,t1wi及t2wi均呈等信号,增强后未见明显异常强化,蝶窦内异常信号(图lb)

:清平

两例患者均在全麻下行“单鼻腔经蝶窦人路肿宿切除术”例1术中见蝶窦内充满灰白的脓涕样组织,无血供,易吸除,蝶窦黏膜充血明显,完全吸除蝶窦螽镞电凝止血后进一步暴露鞘底及斜坡,见斜坡骨质部分破坏,缺损,硬膜外见少量形状不规则组织粘连,质韧血管较丰富,予以切除,术后病理示:淋巴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浸润,血管增生(图2a),可见曲霉菌菌落(图2c)例2患者术中见蝶窦内右后侧—类圆形占位,呈黄白色豆腐渣样,质地软,无血供,周围见薄层黏膜包裹.黏幞渗血较明显.分块完全切除肺曲菌球治疗,术后病理示:切除组织内慢性炎性反应(图弛),亦可见曲霉菌苗落(图2d)

例1 女,68岁因“反复头痛、头晕2个月”于2011年2月13日人院患者2个月前出现不明原因头痛头晕,以双侧额部为主,自服感冒药物无明显缓解,来院就诊头颅ct平扫示“蝶窦、斜坡占位,内见沙粒样钙化”,收入院人院后行dsa全脑血管造影未见明显8中瘤染色及血管异常推移,mri示“蝶窦及斜坡见团块状异常信号影”.tlw1稍高信号,t2w1、flair低信号,增强扫描病灶无明显强化(图la)患者既往有糖尿病史

讨论 曲霉菌感染多见于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或免疫力极其低下者,感染部位多为呼吸道,中耳、心脏也有报道(安徽医学,2009,曲古霉素30:588.)蝶窦、斜坡区以及中枢神经系统曲霉菌感染比较少见,常见传播途径有:(1)经呼吸道吸入后形成肺部病灶后经血液传播到颅内致颅内感染;(2)经口鼻腔、鼻窦、副鼻窦等处的病灶直接侵犯颅内;(3)经耳源性感染病吐侵入颅内一般曲霉菌在颅内感染多形成暗室内、大脑半球或小脑半球脑实质内脓肿或肉芽肿(j craniofac surg,2010,21:1291—1294.)本文例1有长期的糖尿病病史,例2无明确高血压糖尿病史.两例患者肺部、口鼻窦部、耳部等并无原发曲霉菌感染病灶,由曲霉菌感染直接导致原发性蝶窦、斜坡区脓肿实属罕见

例2 女,62岁因“反复头痛2年,加重1个月”于2011年4月13日人院,患者近2年来无明显诱因下反复出现头痛,为弥漫性胀痛,不伴眩晕肺球孢子菌病及其他不适,近1个月来头痛明显加重,遂至当地就诊,查头颅ct示“蝶窦软组织影”,为进一步治疗转人


白癜风有什么危害
皮肤病专业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nwmcm.com/xgyy/4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