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TCT好技术,但别拿来搞不靠谱的全

文章来源:肺曲菌病   发布时间:2020-9-8 0:26:00   点击数:
 中科治疗白癜风有疗效 http://news.39.net/bjzkhbzy/170317/5252006.html
健康时报权威健康资讯,因专业而信赖!疾病的早筛查早治疗是提高治疗效果的最佳选择之一,但要实际做到却并不简单。之前看到一些人讨论全身癌症筛查,特别提了有人专门去日本做了据说可以发现毫米级肿瘤的筛查,号称真正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出于好奇心,就在网上搜索了一下全身癌症筛查,发现不仅有人分享实际体验,甚至有”热心“人士提供专门到日本癌症筛查的中介服务。但仔细看那些介绍,整个筛查的核心就是PET-CT。在此先泼盆冷水,这种方式的癌症筛查纯粹是浪费时间、浪费钱。不客气地说,这样的瞎筛查,早发现癌症的机会微乎其微,对身体的伤害倒非常明确。今天我们从PET-CT本身的原理与局限性两方面,来解释为什么这类癌症筛查是需要绕道的“智商税”。从PET-CT可以看到什么?从名字就可以看出,PET-CT是PET(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与CT(X射线计算机断层成像)两种成像技术的结合体。在医学实践中,这两个不同的成像技术可以帮助我们从不同角度观察人体的内部结构。

大家可能对CT更熟悉,简单说来就是各个角度拍摄取得的X光片,通过合成处理,得到一个三维立体的影像。

比如历史上第一个X光片,我们可以看到X射线发明人伦琴的夫人的手掌骨骼平面图。

而通过CT,如今我们可以还原一个人的大脑从底部到顶部的每一个层面。

左边是历史上第一个X光片,为X射线发明人伦琴的夫人的手掌骨骼平面图。

右边是一个人体大脑CT的结果,可以看到从颅底到颅顶的每一个横截面。图片来源wikimedia

但大家注意到没有,CT给我们的图像是结构(器官长啥样),而不是功能(器官工作状态如何)。比如这些大脑的CT图像,我们看得出物理结构,但没法看出哪个区域处于“活跃”状态。这就要靠PET出手了。PET和CT一样也有一个图像合成处理的过程,但不同于CT通过X光来获取图像,PET是让受试者摄入带有放射性标记的追踪物,然后观察这些放射性标记物在体内的分布。

在癌症领域,癌细胞一般都是代谢更活跃。例如下面这个PET图像里,乳腺癌组织由于代谢活跃,就成了“高亮”地区,而有转移癌细胞的淋巴结也是一样“醒目”。

一个晚期乳腺癌的PET成像,癌细胞所在的左侧乳腺组织与存在癌细胞转移淋巴因为代谢活跃而成为高亮区域。改编来源:aboutcancer.

转载请注明:http://www.nwmcm.com/lctx/97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