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前言夏咸柱院士关口前移从源头防控

文章来源:肺曲菌病   发布时间:2021-10-24 17:45:46   点击数:
 白癜风的症状图片初期 http://news.39.net/bjzkhbzy/171103/5813045.html

一、人兽共患病形势严峻

人兽共患病定义。在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和粮农组织(FAO)专家委员会对人兽共患病下的定义是“在脊椎动物与人之间自然传播的疾病或感染”。

1.人兽共患病的发生与流行。

2.世界形势引人注目。目前有种人类疾病的病原体,细菌和立克次体种,真菌种,蠕虫种,病毒和朊蛋白种,原生动物66种,其中61%属于人兽共患病,有60%人类疫病源于动物。并且在种被认为是“新发”疾病中,有种是人兽共患病。

3.近三十多年出现的新发传染病。包括拉沙热、隐孢子虫病、空肠弯曲菌肠炎、军团病、肾综合征出血热、埃博拉出血热、莱姆病、牛海绵状脑炎、环型孢子虫病、戊型肝炎、委内瑞拉出血热、猫抓病、汉坦病毒肺综合症、玻利维亚出血热、巴西出血热、尼帕病毒脑炎、高致病性人禽流感、西尼罗病毒脑炎、SARS、甲型H1N1流感、Schmallenberg病毒感染、大肠杆菌感染。

4.近年来我国重要人兽共患病。

(1)SARS已转入地下。年11月至年8月肆虐我国和世界,32个国家和地区人发病,其中人死亡,病死率达10.9%。

(2)H5N1亚型人禽流感持续存在。据WHO报告至年7月6日全球人发病,人死亡病死率达58.9%;我国43人发病,28人死亡(65.1%)。

(3)突发性甲型H1N1流感威胁。至年11月27日,全球至少造成人死亡。我国内地31个省市自治区累计报告例甲流确诊病例,死亡16例。

(4)猪Ⅱ型链球菌病。我国于年-年江苏省某地部分猪场暴发该病,数万头生猪死亡,还引起25例人感染发病,死亡14例。年7月四川省9个地市26个县区先后暴发猪链球菌Ⅱ型病,与病猪有密切接触的人群感染猪链球菌病的病例报告有例,死亡38例。年7月,广东先后出现4例病例。

(5)莱姆病。自然宿主为鼠、鹿、浣熊、狼、野兔、蜥蜴和鸟等野生动物,经昆虫叮咬传染给人畜。患者主要表现为脑炎症状,常留有后遗症,该病在美国较为多见,且传播快、分布广、致病率高、故有些学者称其为第二“艾滋病”。我国自年报道以来,已在22个省、市、自治区,年新发病例达2-3万例,长白山、天山、祁连山、六盘山、太行山和武夷山等,都有莱姆病疫源地。

5.我国可能会出现的人兽共患病。

(1)疯牛病已传至日本。疯牛病是由朊病毒引起的一种严重损害牛中枢神经系统的传染性疾病。人食用被疯牛病污染了的牛肉、牛脊髓等而致病。

(2)亨-尼帕脑炎值得重视。亨德拉脑炎。年,在澳大利亚出现神秘疾病的暴发性流行。导致14匹马出现呼吸道的症状而死亡,同时造成3人感染,2人死亡。疾病主要表现为脑炎和呼吸道症状。

尼帕脑炎。年,在马来西亚的猪场中,出现了一种与亨德拉相似的病毒,这种病毒使人出现脑炎和呼吸道症状而死亡,发病和死亡者均为与猪密切接触的人,死亡率约40%。尼帕脑炎已对我国构成威胁,已传播至我国邻国孟加拉,年造成89人死亡、年造成40人死亡。死亡率达70%以上。

(3)埃博拉出血热。是当今世界上最恐怖的急性烈性传染病!发生于年首先发生于埃博拉河流域,病原为埃博拉丝状病毒,来源于灵长类、啮齿类、蝙蝠等,非洲已有余人感染,余人死亡。病死率达60%-80%。我国也面临埃博拉出血热的威胁!

(4)西尼罗热。病原为西尼罗病毒WNV,首次于年从乌干达西尼罗河区域的一位妇女的血液中被分离出来并被确认为病原体。鸟类为其自然宿主,通过蚊虫叮咬传播。年首先发生于非洲乌干达的西尼罗河流域病死率约3%-5%。在美国,年发病人,死亡人;年发病人,死亡人。

(5)裂谷热。裂谷热病毒是沙蝇病毒属的一个成员,即布尼亚病毒科五种病毒之一。年首次在肯尼亚证实了本病的存在。主要影响的是动物,但也能传染人。传染可导致人畜患染严重疾病,发病率和死亡率极高。该疾病因裂谷热感染的牲畜死亡和流产,也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裂谷热流行范围持续蔓延,-年肯尼亚暴发RVF引起,只羊死亡,20,人感染。-年在肯尼亚、索马里、坦桑尼亚、苏丹和马达加斯先后发生多次疫情,共有例发病,例死亡。

6.动物生物恐怖使用可能性增加。

面对日益严格的生物武器履约核查要求以及国际经济的快速发展形势,直接针对人使用生物战剂的可能性在减小,而针对经济动物使用生物战剂的可能性在增大。仅攻击动物不引起人类伤亡,道德压力小、难甄别系人为攻击还是自然爆发,隐蔽性强。动物存在易暴露和没有防护的弱点。染毒动物成为新的传染源和传播媒介,对食品安全影响巨大。

7.流行风险因素增加。

(1)气候变暖促进虫媒型人兽共患病频繁发生。地球气候变暖影响虫媒携带者和动物中间宿主生态分布特征。一些媒介昆虫和动物中间宿主密度增加,且滋生繁衍季节延长,虫媒病的发生和流行也随之延长,从而扩大流行的频度和范围。

(2)全球化增加了人兽共患病蔓延风险。随着全球化发展,方便快捷、四通八达的现代交通运输工具,使不同国家和地区动物以及动物产品跨境移动日益频繁,给疫病传播和流行带来了更加有利的条件。

(3)饲养方式改变对人兽共患病传播产生影响。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一些发展中国家养殖业正处在转型时期,饲养动物的数量和种类增加;人工饲料及药用化学物质广泛使用,促进病原微生物胁迫变异,对人兽共患病的传播造成了新的影响。

(4)城市化扩大了人兽共患病传播流行机会。随着城市化不断发展,城市人口快速加,而许多不卫生的生活习惯又难以快速改变,扩大了人兽共患病传播流行的机会。

(5)生态破坏影响自然疫源性疾病传播流行。人类开发自然规模和强度的增加,造成病原体、传播媒介和动物宿主群落分布和生态变化;野生动物栖息地逐渐缩小,野生动物食物链被破坏,迫使动物从森林深处迁移到森林边缘觅食,增加了与人类、家畜与媒介昆虫接触机会,可能引起新的人兽共患病发生。

(6)宠物成为人兽共患病重要传播渠道。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宠物成为许多家庭生活的重要部分。相当一部分人与宠物密切接触,,极大地增加了疾病传染的可能。如,狂犬病,由小狗或幼狗引起的人类感染最为多见;巴尔道氏体所导致的猫抓病则大部分是由于被猫抓咬伤导致。

(7)食品加工污染与患病动物处理不当,可造成人兽共患病的发生与流行。人兽共患病动物及其排排泄废弃物处理不当,会污染环境,造成人兽共患病的传播。

二、动物源性人兽共患病事关重大

1.动物疫病防控事关全局。

年中央1号文件:必须将动物疫病的防控提高到事关全局的战略高度来研究谋划。年5月国家中长期动物疫病防治规划(-),讲到“动物疫病防治工作关系国家食物安全和公共卫生安全,关系社会和谐稳定,是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重要职责,是农业农村工作的重要内容……”

2.动物源性食品安全隐患增加。

据WHO统计,全球每年有多万人死于食源性致病因子所致的腹泻类疾病,而其中相当一部分致病因子来源于动物性食品。由于动物饲养过程中滥用抗生素,诱导细菌耐药谱增宽,并经动物及产品传播。近年来,国内外频繁发生肉蛋奶等动物性食品污染沙门氏菌、大肠杆菌O和李氏杆菌等食品安全事件。

3.经济损失巨大。

动物疫病导致动物产品减产超过20%,直接损失约亿元/年,间接损失约亿元/年。动物疫病已成为阻碍我国养殖产品出口的最大障碍。一些国家以我国养殖产品卫生状况为借口,设置各类贸易壁垒。

4.人兽共患传染病名录(26种)。

病毒性人兽共患传染病有高致病性禽流感、狂犬病、猪乙型脑炎。细菌性人兽共患传染病有炭疽、布鲁氏菌病、沙门氏菌病、牛结核病、猪Ⅱ型链球菌病、马鼻疽、野兔热、大肠杆菌病(O:H7)、李氏杆菌病、类鼻疽、禽结核病、放线菌病。寄生虫性人兽共患传染病有日本血吸虫病、旋毛虫病、猪囊尾蚴病、肝片吸虫病、丝虫病、利什曼病、弓形虫病、棘球蚴病。其它人兽共患传染病有牛海绵状脑病、钩端螺旋体病、Q热。其中,公共卫生意义重大的传染病有布鲁氏菌病、奶牛结核病、狂犬病、血吸虫病、包虫病。

5.威胁人类健康与公共卫生。

(1)狂犬病在我国仍时有发生。

WHO:全球每年5.5万人左右死于狂犬病;其中50%为15岁以下儿童;我国年狂犬病死亡人数达3例,居世界第二位。

(2)血吸虫病死灰复燃。

尾蚴经皮肤感染人或动物(多种家畜和野生动物),通过接触疫水感染,成虫寄生于人或动物的门脉-肠系膜静脉系统;保虫宿主以水牛最常见,只重人血吸虫病防治无法解决其根本。全球患病人数1.6亿,年底,我国血吸虫病流行县(市、区)个。实有病人32.58万人。

(3)结核病感染率居高不下。

全球22个高负担国家中,中国第二,感染者4亿人,患者万人,每年新发病例万人,每年死亡病人达15万。中国是22个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之一,位居第二。

(4)布鲁氏菌病防不胜防。

牛、羊、猪等病畜的组织、尿、乳、产道分泌物、羊水、胎盘及羊羔等具有传染性。人接触或食用患病牛羊猪及其产品而发生感染。2年后,我国人畜布病疫情快速上升,2年病人数只有例,年为16例,上升了倍。

(5)包虫病(棘球蚴病)。

细粒棘球绦虫的幼虫(棘球蚴)寄生于人或家畜的内脏组织中,引起棘球蚴病,又称包虫病(hydatiddisease)是一种流行于我国西北的牧区危害十分严重的人兽共患疾病。成虫寄生在狗等犬科动物小肠内;孕节和虫卵随狗等的粪便排出体外;人、羊等误食虫卵而导致感染。棘球蚴为致病阶段,主要引起肝、肺、腹腔和脑等部位的包虫病。

三、依靠科技,加强研究

1.研究重点。

(1)坚持人兽共患病防控科技工作“关口前移”,全面提高动物健康水平。把保障动物健康作为保障人的健康,及实现畜牧业健康发展的基础任务,切实加强科技创新,全面提高动物健康科技保障能力。

加强健康养殖技术与装备研究,加快传统养殖方式向现代养殖方式的转变。

加强监测技术特别是对野生动物的监测技术研究,提高我国动物疫情监测能力。

加强宠物健康技术研究,提高宠物健康保障能力。

加强动物药物,特别是高效疫苗的研究,提高动物预防和救治水平。

(2)加强人兽共患病基础性与共性技术研究。加强病原研究,掌握病原进化、变异、生态分布等方面的规律。研究疫病传播流行规律。加强病原高效监测检测技术研究。做好病原收集保存和生物安全保障。

(3)研究野生动物隔离及其废弃物无害化处理技术。

2.主要研究技术路线(1)病原学与病原生态学研究。病原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病原体随时间发生改变,感染动物种类及分布改变。(2)病毒跨种传播研究。(3)病毒跨种传播机制及未知病毒检测技术。(4)侦检与预警预报研究。建立了多种病毒的PCR、ELISA诊断方法,研制了狂犬病、流感等胶体金试纸条,发明了禽流感病毒SPR和变色囊泡检测试剂。(5)高致病性禽流感H5N1传播风险研究。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河冈义裕(YoshiroKawaoka)和荷兰鹿特丹伊拉斯姆斯大学医学中心的罗恩福彻(RonFouchier)分别在Nature和Science报道了高致病性禽流感H5N1可以雪貂间传播。(6)禽流感“人传人”风险研究。基因组双向转录载体影响A/tiger/HAB//07受体结合特性的系列点突变。HA基因的位点变异可导致病毒具备人上呼吸道受体结合特性,PB2基因位和位氨基酸影响H5N1病毒的水平传播。

四、依法防治,完善机制

1.科学实施中长期防控规划。开展病原学监测与跟踪调查,注重源头管理和综合防治。加强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能力建设。

2.主要战略目标。(1)消灭:马鼻疽和马传染性贫血。(2)控制或区域净化:高致病性禽流感、新城疫、沙门氏菌病、禽白血病、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猪瘟、猪伪狂犬病、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等。(3)有效防范:非洲猪瘟、口蹄疫、小反刍兽疫和H7亚型禽流感、口蹄疫等疫病等13种外来动物疫病。

3.工程举措。

(1)兽医人才培养工程。学术带头人、知名专家,培养、吸引和使用,完善体制机制,营造环境。兽医学创新团队,强化兽医教育改革,孵化高水平原创性科研成果。兽医基层队伍,稳定队伍、建强基层,开展培训、提高能力,发挥官方和执业兽医作用。

(2)兽医科技创新工程。加大支持力度,加大对兽医学科科学研究的支持力度,尤其是加强对制约兽医学科发展的基础学科等瓶颈领域的支持力度。提高参与度,增加兽医学科在重大科学项目中的参与度、显示度,逐步提升兽医学科的战略地位。

(3)新型兽药创制工程。推进兽药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优化兽药产品结构,推进产业化进程,优化动物疫病诊断试剂和生物制剂的品种与结构,加快诊断试剂研发,促进疫苗工艺改进和新型疫苗的研究与开发。推进安全高效、经济实用兽用化学药物和中兽药产品产业化。

(4)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持续实施动物保护工程建设规划,合理布局实验室与平台建设,形成覆盖全国兽医实验室网络。加强防疫基础设施建设,建成动物疫病预防控制平台体系。加大动物疫病防控信息系统建设,实现全领域信息化管理。

4.保障措施。

(1)关口前移。将人兽共患病防控关口前移,“人病兽防”,切断动物疫病向人类传播的“源头”。加强宣传,消除偏见,重视并充分发挥人兽共患病防控中兽医作用。

(2)增加科技投入。结合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国家已经加大了对防控重大人兽共患病的科技投入。考虑到人兽共患病防控的独特性,需要进一步增加投入,形成系统、完整的研究项目与课题部署,特别是支持中长期研究项目的开展。

(3)加强多学科合作,促进产学研结合。可以借鉴一些发达国家的经验,建立人医和兽医一体化的高效卫生防疫体系,实现多部门、多学科有效的交叉、协作、科技资源共享。调动企业在产品及设备创制科技工作中的积极性,加强产学研结合,加快科技成果的产业化。

(4)建立多部门协作、地方联动机制。人兽共患病防控科技创新涉及科技、农业、卫生、教育、质检、林业、中国科学院等多个部门,各具优势特点的科研力量分布于不同部门。应围绕人兽共患病有效防控,建立有效协同机制,实现部门协同、地方联动的联合攻关和成果应用。

(5)加强国际交流和合作。鼓励和支持国内有关单位与国外机构开展学术交流、联合研究和人才培养。

五、几点建议

1.动物疫病防控事关全局,科学实施中长期防控规划。我国动物疫病形势依然严峻。动物疫病防控是养殖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安全保障。整合资源,加大投入,明确目标,科学实施我国动物疫病中长期防治规划,按病种分地域、有计划分阶段逐步落实。

2.完善体制和法制,明确责权关系。

(1)推进兽医体制改革,建立与国际接轨兽医管理体系。统一国家的兽医行政管理职能。合并内、外检体系,设立相对独立的国家兽医管理机构,实现全过程管理监督。建立中央和地方分工负责的管理模式。实行省级以下垂直管理的兽医官制度。中央在多个区域设立国家兽医局派出机构。加强兽医机构规范化建设,建立兽医工作机制,促进与国际规则接轨。

(2)健全兽医法律体系,完善现有法律法规。制定《兽医法》,理顺兽医管理体系,确立官方兽医制度,明确兽医职能;建立兽医资格注册、许可制度。制定《兽药法》,加强对兽药生产、质量监控、新药研究、市场监管、兽药使用、残留监控等方面的管理。

3.强化科技创新,全面提升动物疫病防控能力。

(1)加大对兽医学科科研支持力度,尤其基础学科。

(2)强化科技成果转化,加快推进兽药、动物疫苗与诊断试剂的研发。

(3)加强流行规律研究,适时启动动物疫情普查。

(4)统筹考虑生物安全与防控研究问题。适度、合理建设诊断中心等动物疫病诊断检测实验室。

(5)加大投入,推进兽医人才建设工程、兽医科技创新工程、新型兽药创制工程和基础设施建设工程。

(6)加大创新成果的推广和相应知识的普及,提供多渠道的科技知识服务。

(7)加强动物疫病防控科技国际交流,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制订;合理利用国际资源和市场促进我国养殖业可持续发展。

4.统筹兼顾,联防联控,健全机制,提高动物疫病防控实效。

动物疫病防控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加强各部门的合作与协同,统筹兼顾,联防联控,健全机制,才能有效提高动物疫病防控实效。建立相关单位协同联动机制。完善动物疫情监测、报告及责任追究机制。动物疫病区域化管理、免疫退出机制。完善准入机制。建立完善的经费保障机制。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nwmcm.com/lctx/117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