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状病毒的爆发对于每一位中国人都是一场灾难,对于疫情比较严重的武汉更是如此。
正在阻止这场灾难的是每一位奋斗在一线的医护人员,是他们正在和病毒展开殊死搏斗。
今天看到有关报道黄朝林医生的病情稳定,有所好转,没有比这更让人激动的消息了,我们的医护人员不可以,也不允许被病毒击倒。
经过10多天的起起伏伏,黄朝林(右)的病情终于稳定了
对于黄朝林医生来说,战“疫”从年12月29日就打响了。那一天,正是医院医生张继先上报疫情的日子。
此后42天,他用6种身份与新型冠状病毒搏斗
(1)医生黄朝林
医院/医院胸外科主任医师,副院长,医学硕士,硕士研究生导师。从事外科专业工作近20年,长期研究结核病药物治疗及外科手术治疗,擅长胸部疾病(肺癌、肺结核、肺曲菌病、支气管扩张症、纵膈肿瘤等疾病)的外科治疗,对胸腔镜手术(胸部微创手术)治疗肺部疾病尤为擅长,在各类专业杂志上发表论文十余篇,其中SCI论文一篇,参与《实用肺结核诊疗学》的编写,参与市级科研课题2项,参与省级科研2项。《MexAB-OprM外排泵干预对小鼠铜绿假单胞菌肺部感染的体内外研究》获武汉市科技进步三等奖。
(2)医院业务副院长黄朝林
年12月29日是星期日,医院的疫情报告,说有7个可疑病例,黄朝林副院长和专家组研究病情,并决定:这些病人可能具有传染性,医院对其他病人不安全,需要转到专门收治医院去。
黄朝林副院长和同事连夜转运病人
(3)专家组成员黄朝林
专家组成员黄朝林就新冠状肺炎做出分析
(4)研究者黄朝林
为了寻找病原,年12月30日,黄朝林安排实施了6个病人做肺泡灌洗取标本,用纤支镜将病人气管中的分泌物取出来,这样的标本阳性率高。当天,这6份珍贵的标本就被送到中科院武汉病毒所。
年1月2日,送到武汉病毒所的6份样本检测结果出来了,这是一种从来没有见过的新型冠状病毒,与SARS和MERS同属于一大类。
国家科技部紧急启动了关于新冠肺炎的四个重大研究项目,其中,医院承担的临床项目1月10日启动,黄朝林是负责人之一。
这项研究包括了优化临床治疗方案、抗病毒药物筛选、激素的使用、医护人员感染等诸多在临床上亟待解决的问题。
(5)重症病人黄朝林
年1月10日晚黄朝林医生长期佩戴N95口罩面部被压得发痛,走在无人的院子里,他取下口罩。
突然跑上来一对30多岁的男女,扑通跪在他面前。黄朝林赶紧弯腰将他们扶起。原来,这两人是当日转来的一位62岁危重患者的女儿女婿。黄朝林给他们详细解释了抢救过程,并劝他们戴上口罩。此时,这两人一人拉着他的一只手,黄朝林无法将刚摘下来的口罩戴回去。3天后,这对夫妻被确诊感染。这就是黄朝林回忆梳理的唯一一次暴露的可能
(6)药物受试者黄朝林
年1月22日,黄朝林医生核酸检测显示阳性,在参加克立芝临床观察知情同意书上签了字,成为个“试药人”中的一个,他想通过自己的治疗,来看看艾滋病的抗病毒药物克立芝可否用来对付新型冠状病毒。
克立芝吃下去了,严重的副作用也在他身上出现,腹泻、恶心、呕吐。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是一个个凡人在你看不到的地方当超级英雄
致敬:尊敬的黄朝林医生
长按识别
热点文章
最近更新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