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年的油气勘探由于技术装备局限,查明地质构造就好比是给地球做胸片透视;而今技术进步装备更新,这项工作可以说是给地球做"CT"了。地处北天山的准噶尔盆地南缘南安集海背斜油气勘探"CT",目前正紧锣密鼓全线展开。
CT探秘势在必行
起始于二十世纪50年代的南安集海背斜地区,历经三个阶段的油气勘探,已取得一批地质成果,钻探显示该区油气前景十分乐观,但已有的地震资料反射结构不清、成像效果差,无法满足准确落实地层结构和圈闭形态的需要。
为此,新疆油田公司在该区部署了《年度准噶尔盆地南缘南安集海背斜二维地震采集工程》项目。通过新的技术方法,查明勘探目的层地层结构及分布特征;查清背斜断裂、高点之间的断裂可靠性及展布特征;落实勘探目标圈闭形态及构造高点,为钻探决策提供更为可靠的科学依据。川庆物探承揽该项目设计13条施工测线、满覆盖长度.2千米,炮的施工作业。
技术对策攻坚克难
项目工区构造上位于准噶尔盆地南缘齐古断褶带西段,属于准噶尔盆地南缘第一排复杂构造。面对测区勘探目的层埋藏浅,构造复杂、断裂发育;工区地表条件复杂,表层结构多变等过去多轮勘探都无法解决的技术难题,川庆物探组织精干技术力量,从6月中旬和7月上旬,先后组织5个踏勘小组,分两批次进入新疆塔城地区沙湾县和乌苏市境内多平方公里的测区内,进行地毯式的精细踏勘,取得了大量的一手基础资料。而后,充分运用现代勘探新方法新技术,精心设计施工方案,优选施工参数。拟定了提高浅层覆盖次数、增加较小炮检距分布密度,强化选点,强化表层调查,优化激发井深等7项针对性的技术对策破解技术难题,以确保该项目地质目标的实现。
功勋队伍再创新业
为确保测区新一轮勘探的顺利推进,川庆物探科学管理,统筹运作。调集了GPS卫星定位系统、山地多功能钻、大功率铁马钻、履带钻、遥测数字地震仪及各型运输车辆等上百台套先进装备投入施工。安排连续20余年在新疆准噶尔盆地、陕甘宁盆地从事地震勘探采集作业和技术方法攻关,功勋卓著,被誉为“山地勘探王牌军”的川庆物探第十项目部负责项目资料采集。多年在西北探区攻坚啃硬,连年圆满完成高难勘探工程任务,受到甲方高度赞誉的山地分公司第四测量工程队、第四钻井工程队、第四采集工程队和第四运输队负责各专业工序施工。该工程项目从7月中旬启动时已是盛夏,多名施工人员在项目部和各专业队的组织带领下,克服施工开始后持续高温,地形条件恶劣等多种困难,不畏艰难险阻,稳步推进施工。
目前,测量已完成70%以上的工作量,钻井作业过半,采集正按预定计划进行。根据施工计划,整个项目施工可望于9月下旬全部结束。资料处理解释工作将随即展开,揭开测区背斜断裂、高点展布、圈闭形态神秘面纱已为期不远,指日可待。
文/图屈永志饶家豪张野尹静
编辑袁梦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