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麦哥本哈根国立血清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发现,孕期口服氟康唑不会增加总体出生缺陷风险,也不会增加14种唑类抗真菌药物相关的出生缺陷风险,但会增加法洛四联征的风险。
孕期妇女受生理改变的影响,易于发生阴道念珠菌感染,而这是唑类抗真菌药物最常见的临床应用指证,首选治疗方案就是局部用药。然而对于反复发作的病人或局部治疗无效的病人,就要口服唑类抗真菌药物了。评估口服这类药物的致畸风险由此显得尤为重要。
基于丹麦活产婴儿注册队列研究,研究人员评估了怀孕早期(头三个月)口服氟康唑和发生出生缺陷风险的相关性。研究中,大多数妇女孕期服用氟康唑的剂量为常规治疗剂量,56%的孕妇服用mg,31%的孕妇服用mg。
研究结果显示,口服氟康唑不会增加总体出生缺陷的发生风险:约名孕期服用氟康唑的孕妇中例发生出生缺陷,发生率2.86%;约名孕期未服用氟康唑的孕妇中约例发生出生缺陷,发生率2.60%,几无差异。
此外,研究数据还显示,口服氟康唑不会增加14种出生缺陷的发生风险。这14种缺陷是指与唑类抗真菌药物相关的出生缺陷,包括颅缝早闭、其他的颅面缺损、中耳缺陷、腭裂、唇裂、肢体缺陷、肢复位缺陷、多指(趾)畸形、并指(趾)症、横隔疝、全部心脏缺陷、肺动脉发育不全、心室中隔缺损和左心发育不全。
然而,研究却发现,孕期服用氟康唑会增加法洛四联征的发生风险。该研究中,服用氟康唑的孕妇有0.10%发生法洛四联征,未服用氟康唑的孕妇有0.03%发生法洛四联征,前者发生法洛四联征的风险约是后者的3倍。
早期关于孕期服用氟康唑的观察性研究主要集中在总体出生缺陷上。本次研究是针对不同的出生缺陷进行研究。总的来说本次研究是一项大型的队列研究,提供了充分的孕早期服用氟康唑的安全性信息,为孕妇提供了用药依据。
参考文献:NEnglJMed
这里是《康复·生命新知》杂志
汇集最新、最前沿的医学和科技资讯
用专业视野解读医学进展
与医生伙伴携手同行
欢迎订阅:邮发代码:04-或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