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泊芬净治疗血液病患者并发肺部侵袭性真菌病:一项中国的回顾性临床研究
研究背景
侵袭性真菌病(IFD)是血液恶性肿瘤患者的主要并发症。IFD是急性髓系白血病或同种异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受者死亡的重要原因,死亡率能达到13.5%~28.6%。
两性霉素B(AmB)作为标准治疗法,在临床应用已经有几十年时间,但是,药物同时存在肾毒性和输注相关的毒性。
年卡泊芬净上市,是FDA批准的第一个棘白菌素类抗真菌药物,它是细胞壁β-(1,3)-D-葡聚糖合成的抑制剂,作用于真菌细胞壁,对人类细胞无影响,同时,不良反应少,无肾毒性,不抑制细胞色素P。
本研究是一项多中心、回顾性,观察性研究,评估卡泊芬净治疗血液病患者并发肺部侵袭性真菌病的有效性。
研究方法
在-年间入组患者共例。主要终点是卡泊芬净初始治疗确诊、拟诊/疑似IFD患者应答率;次要终点是卡泊芬净治疗后患者生存率。
图1患者入组标准
图2患者入组情况
研究结果
1.患者基础疾病情况
急性骨髓系白血病例(42.8%),急性淋巴性白血病例(18.8%),和非霍奇金病淋巴瘤62例(8.8%);骨髓异常综合症55例(7.8%)等。
图3基础疾病情况
2.治疗方案和疗程
①卡泊芬净疗程:初始单药疗程18.1天,初始联合疗程23.6天,非初始单药疗程16.7天,非初始联合疗程20.4天,单药治疗疗程少于联合用药疗程。
②初始治疗抗真菌药物有伏立康唑(50%~60%)、伊曲康唑(20%~30%)、AmB、米卡芬净,卡泊芬净替换或联合其他抗真菌药的主要原因是其他抗真菌药物治疗效果差(60%~80%)、患者出现不良事件和不耐受性(15%~30%)。
表1卡泊芬净治疗方案和疗程
3.卡泊芬净治疗应答率高
①初始单药治疗患者总体应答率为57.7%,拟诊/疑似IFD患者应答率为62.2%。
②总体患者应答率为57.2%,治疗拟诊/疑似IFD患者及未分类患者应答率分别为58.2%、57.0%,两者无显著性差异(P=0.90)。
图4患者治疗应答率
4.单因素及多因素方差分析结果
年龄和中性粒细胞缺乏不利于治疗应答;卡泊芬净非初始治疗方案中,联合治疗与单药治疗相比,不利于治疗应答(P0.)。
5.患者生存率高达90.6%
使用卡泊芬净7天,总患者生存率为90.6%(N=);拟诊/疑似的IFD患者生存率为95.1%(n=)。与IFD相关的死亡率在临床诊断/拟诊患者中为2.5%,在所有病人中为4.1%。
图5患者生存率
研究结论卡泊芬净治疗血液病患者并发肺部侵袭性真菌病,总体应答率高,患者生存率高;使用其他抗真菌药物患者出现不良事件或不耐受性时,卡泊芬净替换或联合能改善患者预后。
卡净?——第一个国产卡泊芬净
民族制药,国际品质
长按
热点文章
最近更新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