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早安,继续肺活检的文献阅读和分享,今天分享的是韩国同行的一篇例多中心肺穿刺活检的研究,也是目前我所见的最大宗病例报道,也是今年8月刚刚发表的最新研究。
经皮经胸穿刺肺活检的诊断准确性:多中心研究摘要目的:通过多中心研究,明确经皮经胸针肺活检(PTNB)的诊断准确性,并确定PTNB诊断失败的危险因素。材料和方法:从年1月至年12月,共对例患者(平均患者年龄,65岁[范围,20-99岁])进行了例首次PTNB。研究PTNB诊断恶性肿瘤的准确性,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PPV)和阴性预测值(NPV)。明确诊断失败的比例,并确定其风险因素。结果:总体准确性,敏感性,特异性,PPV和NPV分别为91.1%(95%置信区间[CI],90.6-91.7%),92.5%(95%CI,91.9-93.1%),86.5%(95%CI,85.0-87.9%),99.2%(95%CI,99.0-99.4%)和84.3%(95%CI,82.7-85.8%)。诊断失败的比例为8.9%(中的;95%CI为8.3-9.4%)。诊断失败的独立危险因素是:病变大小≤1cm(校正比值比[AOR],1.86;95%CI,1.23-2.81),病变大小1.1-2cm(1.75;1.45-2.11),亚实性病变(1.81;1.32-2.49),仅使用细针抽吸(2.43;1.80-3.28),最终诊断为良性病变(2.18;1.84-2.58),最终诊断为淋巴瘤(10.66;6.21-18.30)。CBCT(AOR,0.31;95%CI,0.13-0.75)和常规CT引导(0.55;0.32-0.94)的使用可减少诊断失败。结论:在我们的大型多中心队列研究中,PTNB诊断恶性肿瘤的准确性很高。确定的诊断失败的风险因素可能有助于减少诊断失败率并解释活检结果。经皮胸腔穿刺肺活检(PTNBs)对于被认为是对恶性的肺部病变患者是有用的方法。据报道,PTNB诊断恶性肿瘤的准确性高达90–99%。但是,诊断失败通常会发生,并且会阻碍对患者的及时正确处理。PTNB的诊断失败可分为假阳性和假阴性,以及由于样本不足而无法评估的结果。当由于样本不足而无法评估活检结果时,诊断的不确定性仍未解决,因此需要其他医疗方法来确认诊断。因此,无论最终诊断是良性还是恶性,均应将因标本不足而无法评估的结果视为诊断失败。根据诊断意图原则,在计算敏感性时应将因样本不足而无法评估的结果视为假阴性结果,在计算特异性时应将其视为假阳性结果。因此,了解PTNB的实际,现实的诊断准确性对于决定是否进行活检至关重要。但是,由于大多数研究未遵循意图诊断原则,因此可能会高估PTNB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确实,以前的研究排除了不可评估的结果,将不可评估的结果视为阴性结果,或者在计算诊断准确性值时未提及他们如何处理不可评估的结果。这项研究旨在根据意图诊断原则衡量诊断准确性,并确定多中心PTNB诊断失败的风险因素。结果:诊断准确率:诊断恶性肿瘤的总体准确性、敏感性、特异性、PPV和NPV分别为91.1%(/;95%CI,90.6–91.7%),92.5%(/;95%CI,91.9–93.1%),86.5%(/;95%CI,85.0-87.9%),99.2%(/;95%CI,99.0-99.4%)和84.3%(/;95%CI,82.7-85.8%)。≤2cm大小的目标病变具有敏感性,特异性,PPV,和NPV分别为88.4%(/年的;95%CI,86.8–89.9%),85.0%(/;95%CI,82.1-87.5%),98.8%(/;95%CI,98.1–99.2%)和82.8%(/;95%CI,79.9-85.5%)。亚实性肺部病变的敏感性,特异性,PPV和NPV分别为86.1%(/;95%CI,82.1–89.6%),85.7%(42/49;95%CI,72.8–94.1%),99.0%(/;95%CI,97.2–99.8%)和60.0%(42/70;95%CI,47.6–71.5%)。与FNA相比,使用CNB由于样本不足导致无法评估的结果所占比例较低(CNB为1.3%,FNA为8.9%)。诊断失败和影响因素诊断成功和诊断失败的PTNB的比例分别为91.1%(/;95%CI,90.6-91.7%)和8.9%(/;95%CI,8.3-9.4%)。诊断成功组(n=)由个真阳性和个真阴性结果组成(图1)。诊断失败组(n=)由51个假阳性,个假阴性结果和个由于样本不足而无法评估的结果组成。在例显示恶性的PTNB中,有1例PTNB假阳性。尽管在PTNB上建议诊断为非小细胞癌,但该患者最终被确诊为良性疾病(肺放线菌病)。诊断失败和成功组显示出与患者年龄,肺气肿的存在,病变大小,病变类型,活检针,引导方式,组织样本数量,良性/恶性的最终诊断以及淋巴瘤的最终诊断有关的差异(所有p值0.05)(表4)。病变深度和病变位置并未显着增加诊断失败的风险。在多变量分析中,诊断失败的独立危险因素为:病变大小≤1.0cm(校正比值比[AOR],1.86;95%CI,1.23–2.81;p=0.),病变大小为1.1–2.0cm(AOR,1.75;95%CI,1.45–2.11;p0.),亚实性病变(AOR,1.81;95%CI,1.32–2.49;p0.),仅FNA(AOR,2.43;95%CI,1.80–3.28;p0.),最终诊断为良性病变(AOR,2.18;95%CI,1.84–2.58;p0.)和最终诊断为淋巴瘤(AOR,10.66;95%CI,6.21–18.30;p0.)。与透视检查相比,CBCT(AOR,0.31;95%CI,0.13–0.75;p=0.)和常规CT引导(AOR,0.55;95%CI,0.32-0.94;p=0.03)减少了诊断失败。淋巴瘤的最终诊断与诊断失败的比例最高(36.2%,25/69)。在进行FNA的29例淋巴瘤病例中,近一半(n=15)表现出非特异性良性结果,2例由于标本不足而显示出无法评估的结果,6例表现出非典型细胞结果。仅有6例确诊为FNA淋巴瘤。但是,有75%(30/40)的CNB活检淋巴瘤病例被诊断出来。图1.患有食管癌病史的78岁男性的横断位CT图像。A.增强的胸部CT图像显示右上叶有1.3厘米长的实性结节(箭头)。B.CT引导下的PTNB使用22G抽吸针进行活检,病理检查显示为肺源性腺癌(真阳性结果)。患者进行了右上肺叶切除术,病理检查证实该病灶为腺癌。PTNB=经皮经胸针肺活检(译者:就这一例本文中列出的活检图像而言,如果在我的中心,活检的路径与本文作者会有所不同,因为这个病灶紧邻大血管(上腔静脉),我会采用从腹侧向背侧平行大血管的途径进针,这样大血管损伤的风险会大大降低。当然对于这个危险部位作者采用了22GFNA抽吸针的超细穿刺活检,虽然安全性也非常高,但毕竟FNA的诊断准确性低于CNB的核心针活检。)原文:LeeKH,LimKY,SuhYJ,etal.DiagnosticAccuracyofPercutaneousTransthoracicNeedleLungBiopsies:AMulticenterStudy.KoreanJRadiol.;20(8):–.doi:10./kjr..
译者述评:经皮肺穿刺活检的总体准确性,敏感性,特异性,PPV和NPV分别为91.1%,92.5%,86.5%,99.2%和84.3%。经皮肺穿刺活检的诊断失败比例为8.9%(。诊断失败的独立危险因素是:病变大小≤1cm、病变大小1.1-2cm、亚实性病变、仅使用细针抽吸、最终诊断为良性病变和最终诊断为淋巴瘤。CBCT和常规CT引导的使用可减少诊断失败。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医院介入科靳勇编译)
译者简介:
靳勇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医院介入科主任、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消融治疗委员会常委、中国抗癌协会肿瘤介入治疗委员会委员、中国抗癌协会肺癌微创综合治疗委员会常委、科技部创新产业联盟肺癌消融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江苏省抗癌协会肿瘤介入治疗委员会常委、江苏省介入医学会委员兼妇幼介入学组副组长、江苏省妇幼学会妇产介入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苏州市介入医学会副主任委员。曾荣获苏州大学优秀共产党员、苏州市卫生系统优秀共产党员及青年文明标兵、苏州市医德医风标兵、苏大附二院“十佳”医生等称号。
专业特长:
1.肝硬化消化道大出血、顽固性腹水、门静脉血栓的介入治疗
2.肝癌、肺癌、肝血管瘤等良恶性实体肿瘤的介入微创治疗
3.食道、胃肠道、呼吸道狭窄及胆道梗阻的介入微创支架治疗
4.出血及血栓栓塞性疾病的介入微创治疗
5.子宫腺肌症、子宫肌瘤、盆腔瘀血综合征的介入治疗
6.痔疮的介入微创治疗
7.创伤性淋巴瘘的介入治疗
门诊时间:周二上午周四上午
读书、健康、微创介入治疗
请
热点文章
最近更新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