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以未病先防、既病防变为其主要防治原则,中医养生学根据自身的特点和疾病防治的要求,提出病后防复这一原则,故疾病养生康复有三大原则:未病先防,既病防变和病后防复。肺病怎样预防和康复呢?
(一)预防要点
(1)加强锻炼,固护正气:“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加强身体锻炼,可有效的抵制外邪入侵。锻炼应循序渐进,由弱至强,由慢至快,持之以恒,常年不懈。还可进行特定的耐寒锻炼,增强人体抗御寒邪侵袭的能力。
(2)顺应自然,注意起居:呼吸系统疾病多因外感六淫而发,疾病的发生与季节密切相关,故日常生活中应注意顺应自然,注意起居,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根据季节和气候的冷暖变化,随时添减衣服,调整生活规律。气候变化较剧或季节交替时,是呼吸系统疾病多发之时,尤应注意保暖避寒。
(3)注意环境卫生,避免空气污染:肺脏虚如蜂巢,为清虚之体,只受得外界清气,而不容异物壅滞,污秽污浊之气、毒气可通过呼吸由口鼻进入肺脏,严重影响肺脏生理功能。因此,应注意生活环境卫生,避免空气污染,住所应远离街道、工厂等污染较重的地方。
(4)饮食宜清淡,少食辛辣香燥肥甘之品:辛辣香燥之品,久食可灼伤肺津,肥甘油腻,易助湿生痰,壅滞肺气,均可使肺的生理功能失调,诱发呼吸系统疾患。故饮食应以清淡为主,多食水果蔬菜,少食香辣辛燥肥甘之品。
(5)戒烟节酒,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清·方以智《物理小识》曾云:“烟草服之则肺焦。”嗜烟与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生有着密切的关系,吸烟直接危害肺功能,长期大量吸烟者,其肺功能比不吸烟者提早10年老化,故吸烟者应戒掉不良习惯。饮酒伤及中焦,运化失职,聚湿生痰,会进而引起肺系疾患。故饮酒要有节制,切忌贪杯暴饮,更勿饮用烈性酒,特别是阴虚火旺及伴有咯血的患者,应绝对戒酒。
(6)注意消毒隔离,避免感染:感冒、咳嗽、肺痨等多发及流行季节,应注意避免在公共场合及人群密集的地方久留,尽量减少与传染源接触的机会。定期对居室进行消毒,尤其在疾病流行季节,可改善居室环境,避免疾病传播。
(7)调养精神,怡情放怀:精神愉悦可使人体生机活跃,营卫通利,气血通畅。气郁胸中,可使人肺气不得宣通,上逆而为病,气郁痰浊瘀血内生,壅滞肺气,亦可导致肺气失宣。故应注意调畅情志,保持开朗乐观,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避免忧思郁怒、惊恐及喜乐过度,从而保障脏腑正常生理功能,避免疾病的发生。
(8)药物预防,扶正祛邪:利用中药扶助正气,抵御外邪可有效预防呼吸系统疾病。中医学认为,人体卫气根源于下焦,滋养于中焦,开发于上焦。卫气的盛衰与肺脾肾三脏有密切关系,因而三脏并补可抵御外邪的入侵。
(9)及时治疗他病,防止疾病传变:人体五脏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生理上相互联系,病理上彼此影响,其他系统的疾病均可影响肺脏,引起呼吸系统疾患。如心脏疾患可引起咳嗽气喘,消渴患者易生肺痨。故应及时予以治疗,防止疾病传变。
热点文章
最近更新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