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今年8月接诊的一个患者,27岁年轻女性,初见她时她躺在病床上,除了身体极度消瘦,似乎并没有那种被病痛折磨的沮丧。但当她站起来,那佝偻的后背,让我第一次认识到了结核病的可怕。
小姑娘十几岁时左侧胸腔得了液气胸,当时考虑为结核性胸膜炎合并气胸。年轻的患者服下了第一粒抗结核药物,那时的她可能不知道,这个梦魇将会一直萦绕在她身边……长期的胸腔引流、不间断地吃结核药、间歇性的发热、肺炎、医院,但病一直都没有好转。
这次她因为发热、胸闷、气喘入院。我想不管是专业的、非专业的、医生、病人,看到下面的CT和胸片时,一定会为之动容:左侧一个大脓包,左肺完全毁损,右肺上叶一个曲菌球,右肺下叶还有病变。我们先对她进行了抗感染治疗,血象、体温很快都正常了。小姑娘想解决左肺的问题:感染灶、时常发热。我们也组织了全科和全院的讨论:要不要做手术?支持者认为:不做患者只能不停地吃药,最多维持不感染、不发热,没有什么别的出路;做手术虽然风险极大,但目前是她身体比较好的时侯,可能只有这一次能拼的机会。反对者理由也很充分:左全肺切除创伤太大,右肺多发病变,一旦再感染无可挽救。最终反对者占了上峰,当我告诉她暂不能手术时,她一直在反问我“难倒真的没的治了么?”我不知道该怎么回答。从她母亲那里,我了解到小姑娘虽然重病在身,但非常自立、要强,自己学习美甲、开店,经济独立,让我钦佩不已。但命运就是这么残酷,我不知道她的病为什么会迁延如此之久,也不愿意让她再一次次回忆以前不愉快的看病经过,这一切都已徒劳。
有几点感悟:
1、结核病是一个致残的疾病,某种程度上比肿瘤还可怕,因为它的高发人群都是年轻人,毁人一生,此言不虚!
2、当发现结核病时一定要按照“早期、联合、适量、规律、全程”的十字原则治疗,切勿治治停停、朝令夕改。我上初中时,我母亲当时得了结核性胸膜炎,天天一把把吃药、输液,当时她看见药就想吐,有好几次都坚持不下来,因为我父亲曾学过医,督促我妈妈一定要按时吃药,最终经过近一年的治疗,积液完全吸收、没有明显胸膜增厚和包裹,肺内也没有明显的病变。现在想来,真是幸运。
3、有时真的为医生感到无奈,当患者%相信你的时候,你却告诉她“我做不到……”,这种失落感真的很诛心。
4、希望所有的结核病患者不要灰心,当内科治疗效果不好的时候,尽快去找外科大夫,或许仍有转机。
赞赏
热点文章
最近更新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