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TCT恶性肿瘤治疗的导航者

文章来源:肺曲菌病   发布时间:2017-6-5 20:24:34   点击数:
 

39岁的王先生是一家企业的负责人,平时应酬多,难免贪杯,前段时间感觉胃部不舒服,按胃炎治了一段时间没有效果,为一探究竟,医院,结果一连串检查做下来,得到了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胃癌”!

心急如焚的家人立刻办了住院手续。

“医生!麻烦快点安排手术吧,要不然癌细胞扩散就晚了!”

“大家的心情我理解”,张医生说,“但并不是所有的肿瘤都适合手术的。”

“什么?”

“是这样的,肿瘤的治疗主要有手术、化疗、放疗等方法,要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才能收到效果,如果方法不当,没准南辕北辙、适得其反。”

“那,怎么选择呢?”

“手术前除了看肿瘤能不能切除外,我们还要知道身体其他器官是不是存在转移,要是存在远处转移,我们就可能选择其他方法。”

“医生,怎么知道有没有转移呢,做个CT行吗?”

“判断转移之前我们常用CT扫描,但有可能漏掉病变,比如CT判断淋巴结转移以1公分为标准,但手术病理常发现小于1公分的淋巴结转移,有时转移灶和其他组织没有密度差别,这样的病灶CT就没有办法了,另外CT、磁共振一般都是针对局部区域的扫描,评价全身肿瘤状态不够理想,现在有一种叫派特CT(PET/CT)的影像检查手段,是全体部检查,对评估全身肿瘤状态有很大优势,这几年,很多外科疾病指南都建议利用它做肿瘤的术前筛查,是目前最敏感、准确的方法,医院的PET/CT能发现毫米级肿瘤,准确性很高。”

“PET/CT检查复杂吗,会不会耽误时间?”

“它的检查流程其实和CT、磁共振差别不大,检查当天早晨不要吃饭,8点到核医学科后在胳膊上打支药,休息大约1小时后就能检查了,检查时间十几分钟,第二天就能得到一本几十页的彩色打印诊断书,我们看到PET/CT报告后就能安排下一步治疗了。”

“好的,那麻烦您给我们安排吧!”

经过细致的PET/CT检查后,患者得到了一份全面准确的PET/CT报告,结果显示患者不但有邻近淋巴结转移,还发现了腹膜小转移病灶,处于晚期,手术已不是第一选择,医生采取了化疗的治疗手段,几个月后患者复查PET/CT发现转移灶明显缩小、减少,代谢减低,胃部肿瘤也明显好转。家属高兴地说:“幸亏手术前摸清了肿瘤状况,当时要不做PET/CT直接手术的话,治疗就不会这么顺利,PET/CT还能治疗后看看肿瘤是不是好转,太准确、方便了!”

提问:

1.都发现恶性肿瘤了,还有必要再做PET/CT吗?

答:大家知道PET/CT在发现肿瘤和肿瘤的良恶性鉴别诊断上作用很大,但实际上PET/CT在肿瘤治疗过程中也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第一、肿瘤治疗前首先需要对全身状况进行评估、分期,有的患者手术治疗效果好,而有的尤其部分晚期肿瘤患者,手术治疗不会对生存期及预后产生明显影响,反而会降低生存质量,另外,有时常规检查会遗漏小的、隐匿的转移灶,当发现时已经失控,失去了化疗的时机,所以在已确诊为恶性肿瘤的情况下,PET/CT仍是重要的治疗前检查手段,国内外研究表明,PET/CT检查能改变40-60%患者的分期。第二、肿瘤治疗后为了评估治疗效果要进行肿瘤再分期,比如,PET/CT已被认为是观察淋巴瘤疗效的“金标准”,需要根据肿瘤代谢、体积变化综合做出肿瘤是否缓解的结论,才能决定是更改还是继续原方案,这是其他检查都无法做到的。

2.PET/CT为什么能比CT、MRI更准确发现肿瘤?

PET/CT检查前需要注射一种药物,它是葡萄糖类似物,上面标记了能发射射线的正电子核素—18氟,恶性肿瘤组织生长时需要摄入大量葡萄糖来供给能量,这样PET/CT就能通过探测到标记在上面的18氟发射出的伽玛射线让肿瘤组织“原形毕露”,即使是和形态上貌似“良民”的肿瘤组织也无处遁形,PET/CT被认为是发现恶性肿瘤最敏感的影像检查手段。

3.PET/CT检查前有什么注意事项?

因为PET/CT检查所用药物半衰期短,做该检查必须提前一天预约。来时应携带之前做过的影像、化验、病理检查及门诊、住院资料。检查前1晚正常饮食,睡觉前加餐1次,之后禁食6小时以上,检查当日晨禁食、牛奶、豆浆、不禁水。可照常口服药物。检查当日,务必早7:45到达科室。约8:00-8:30开始注射药物,静卧休息约1-1.5小时后开始检查,检查完成后多饮水,勤去厕所以排出显像剂,当日尽量不要接触育龄期女性及少年儿童。









































治疗白癜风效果好的医院
北京看白癜风哪家医院疗效最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nwmcm.com/hbyx/586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