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记者刘迅
摄影记者王永胜
通讯员吴立志金煦曲莲莲
2月8日,极目新闻记者从华中医院西院区重症医学科了解到,59岁的新冠重症患者病情危急,紧急转到该院启用ECMO抢救,重症专家一点点将他从死亡线边缘拉了回来。经过后续治疗,患者于2月3日康复出院。专家团队叮嘱,回家后还需进行下一步康复训练。
重症医学科舒化青教授(左三)团队、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张建初教授(右三)团队为患者重生点赞
男子新冠重症生命告急
去年12月中旬,59岁的彭先生感染新冠病毒,持续高烧、咳嗽咳痰,没几天病情加重,血氧饱和度越来越差,呼吸困难。医院救治时,医生给予气管插管,通过机械辅助通气,病情一直没有好转。
今年1月4日,彭先生病情告急,戴着呼吸医院西院区重症医学科。到达西院区时,彭先生情况十分危急,他呼吸明显窘迫,呼吸频率加快,达到正常人的三倍。但同时又严重缺氧,在呼吸机给予%纯氧吸入的情况下,血氧饱和度仅为80%左右,肺功能几乎完全丧失,多个机器持续报警。
刚入院时,患者CT显示的“白肺”
为了保障患者转运安全,该院西院区重症医学科负责人舒化青教授亲自带领医护人员,从救护车接护患者到病房,生怕他转运中出状况。到达重症监护病房后,紧急调节呼吸机参数、镇静镇痛、动静脉穿刺置管、血气分析、床边超声……经过仔细评估,舒化青教授认为常规治疗手段已经无法维持患者生命,需要动用ICU的“终极武器”——体外膜氧合(ECMO)。
医护紧急上ECMO救命
当晚,在团队的紧密配合下,短短20分钟,ECMO顺利运转起来,患者的血氧饱和度也逐渐回升至98%。但ECMO运行只是第一步,患者的管理涉及很多方面。
1月9日,病变开始吸收
1月31日,肺部病变明显吸收
棘手的是,除了新冠外,患者还合并了细菌、真菌感染,当时肺部情况非常糟糕,整个治疗过程相对很艰难。在接下来的时间,舒化青教授带领团队,与多学科通力协作,为患者进行了一系列的规范化的治疗,包括:俯卧位通气、超保护性机械通气、抗病毒、抗炎症风暴、抗感染、营养支持等,同时注意呼吸机相关肺炎、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大出血等并发症的预防。为了团队所有成员实时掌握患者的病情,舒化青教授还建立了专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