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移植26例术后存活率达100

文章来源:肺曲菌病   发布时间:2024/1/26 3:28:27   点击数:
 每日商报讯呼吸是人类生存的本能,但对于70岁的方奶奶来说,却是一种奢望。罹患特发性肺纤维化数十年,身体状况每况愈下,几乎到了油尽灯枯的地步。肺移植是方奶奶活下去的唯一希望。然而考虑到年龄因素,她和家人陷入到了两难的抉择中。经过多方打听,方奶奶得知浙大一院肺移植团队颇负盛名,年至今的肺移植手术成功率达%,并且无一例外科相关并发症。事实证明,肺移植的选择没有错。现在,方奶奶不仅实现了自由走动,还能尽情呼吸新鲜空气,沐浴阳光,安享晚年。70岁高龄老太“奋力一搏”成功完成肺移植年初。方奶奶在家人的陪同下住进了浙大一院肺移植科开始术前评估。经过院内呼吸、移植、营养、康复、精神等多学科会诊,方奶奶符合肺移植的条件。然而,由于年纪大体质较弱,是否移植很难抉择。几个月来,医院三次,看着身边的病友移植后顺利康复,方奶奶终于下定决心奋力一搏。5月,方奶奶接受了单肺移植,主刀的医生正是浙大一院肺移植科韩威力主任,手术过程很顺利。术后,方奶奶被送进了ICU,几天后,就转到了普通病房。不到1月就顺利康复回家了。不过在术后出院3个月后,方奶奶遭受了肺移植病人最怕的感染:泛耐药肺炎克雷伯杆菌血流感染,死亡率高达50%以上!再次入院后,方奶奶的情况进一步恶化。由于感染性心肺功能衰竭,方奶奶出现了心脏停跳。按压、插管、抢救、送监护室……经过浙大一院肺移植科及综合监护室日夜监护和不懈努力,方奶奶奇迹般好了起来。韩威力主任介绍,很多人认为,肺移植病人年龄越大,风险越高。当然,一般情况下,我们会建议单肺移植的年龄满足“四好”条件即可手术不要到生命尽头才想到肺移植肺移植曾是医学界公认最难的器官移植手术之一。风险大,存活率也不高。但如今,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器官捐献工作的深入,肺移植早已不再令人望而生畏。但是,目前国内对肺移植的认知还不足。对比国外,国内肺移植患者平均年龄也远高于国外患者,国外倾向于将供体留给更年轻的患者,以避免与高龄相随的其他疾病负担,而国内的很多病人甚至走到生命尽头,才想起肺移植这根救命稻草,这已成为医生们心中最大的遗憾。在临床中,韩威力接触了很多想来做肺移植手术,但身体条件已经不允许的患者。“临近病危才考虑肺移植,病人体质极度虚弱,术后往往因为心衰或者无力咳嗽肺部感染,或者等不到肺源就去世了。”他建议,面对终末期的良性肺部疾病,如果内科药物和一般外科手术已失效,在肺功能严重受损、日常活动严重受限的情况下,只要没有其他重要脏器功能衰竭,肺移植应成为首要选择。一般年纪大的病人做单肺移植,手术损伤小,恢复快,50岁以下尽量做双肺移植。韩威力主任说,肺移植在常见的实体脏器移植中技术相对复杂,要想手术成功,需要“四好”:好的供体,好的受体,好的手术,好的术后管理。能做到这“四好”,除医院强大的综合实力外,还要求严格而规范的移植手术流程。他介绍,通过三年的发展,浙大一院肺移植团队已经系统地掌握了目前最先进的肺移植技术,形成了成熟和行之有效的肺移植技术标准和规范。据了解,从年8月4日肺移植科成立后并完成首例肺移植至今,浙大一院肺移植手术总计56例,其中单肺移植40例,双肺移植15例、心肺联合移植1例。年至今,肺移植科已完成肺移植26例,包括1例心肺联合移植,术后存活率达到%。肺移植手术量均居全国前五位,手术成功率及术后生存率均保持全国领先。
转载请注明:http://www.nwmcm.com/fqjzs/1323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