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研究伊曲康唑猫传染性腹膜炎的抗抗病毒

文章来源:肺曲菌病   发布时间:2020-8-17 20:19:31   点击数:
 中药延寿你知几分 http://www.zgbdf.net/baidianfeng/bingyinfenxi/m/32311.shtml
最新研究:伊曲康唑猫传染性腹膜炎的抗抗病毒作用

EmiBarker,BSc(Hons),BVSc(Hons),PhD,DECVIM-CA

UniversityofBristol

Bristol,UnitedKingdom

宠医客编译,如需转载请与宠医客联系

导读

本文是作者对一篇兽医论文的精华内容总结。

该论文是日本兽医专家TakanoT等人发表于年1月的兽医研究期刊(VeterinaryResearch)的论文,标题为《伊曲康唑对I型猫冠状病毒感染的抗病毒活性》。

在该论文中:

猫传染性腹膜炎是猫的致命疾病,发病源于猫冠状病毒(FCoV)的全身性传播与复制,以及针对该病毒的异常宿主免疫反应共同触发。存在两种血清型的FCoV:血清型1被认为完全来自猫科动物,而血清型2则被认为是血清型1和犬冠状病毒重组而成。

血清型1在世界各地最常见,虽然两种血清型都可以引起疾病。在血清型1的细胞培养中发现胆固醇有促进感染作用,但血清型2没有这种发现。抗真菌药伊曲康唑可抑制胆固醇从细胞中向外运出,因此使人们产生可使用伊曲康唑治疗猫传染性腹膜炎的设想。

该研究为体外研究,将猫源性FCWF-4细胞株(Feliscatuswholefetus-4cells)暴露于来源于传染性腹膜炎患猫的冠状病毒血清型1和血清型2,分成两组即使用伊曲康唑预处理和未使用伊曲康唑。伊曲康唑的应用导致胆固醇的细胞内蓄积。伊曲康唑的使用浓度相当于治疗猫真菌感染时的口服剂量范围上限(10mg/kgq12h)所能达到的血药浓度。

伊曲康唑的治疗效果由未经处理的控制组的病毒空斑形成以及测定病毒蛋白浓度(即病毒粒子)来评估。

在使用伊曲康唑预处理的猫细胞中,猫血清型1冠状病毒的复制呈现剂量依赖性的减少,可根据空斑形成和病毒粒子浓度下降都证明病毒增殖受到抑制。相对的,猫血清型2冠状病毒的检测结果只能说伊曲康唑可能有抑制作用,并且只在最高浓度的伊曲康唑才能检测到。猫细胞暴露于病毒之后使用伊曲康唑也可阻断猫冠状病毒1型复制,程度和预处理一样。

临床实践重点:

伊曲康唑被认为可通过阻断细胞内胆固醇的转运来减少猫血清型1冠状病毒的复制。

真菌性疾病的治疗中当伊曲康唑浓度达到血药浓度时可产生抑制病毒效果。

虽然这个研究数据目前只是一个有希望的概念,将来会有更多单独使用伊曲康唑或者配合更多其他疗法的后续临床试验,伊曲康唑在治疗猫传染性腹膜炎也许会为我们揭示更好的未来。

课程推荐——点击下图了解ISVPS猫专科国际证书课程

来看看大名鼎鼎的董军老师对我们猫科课医院连锁培训主管王瑞强医生对宠医客ISVPS外科课程评价爱宠医

转载请注明:http://www.nwmcm.com/ystl/956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