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命必达同心协力克时艰,众志成城战疫

文章来源:肺曲菌病   发布时间:2020-7-23 16:35:37   点击数:
 今年的春节,特殊又特别。对全院同仁来说,假期还未开始就已经结束,原本应该是上班后的忙碌早已到来。从1月15日开始,至今已过一月,忙碌中静一静,回想一下也是难得的放松,总有那么多感人的事、感动的人和感激的话让我们负重前行时倍感温暖和欣慰。一、良言一句三冬暖大家都知道,一天不落,一个不少,对于发热门诊留观的每一位患者,我们医务部都要组织专家进行详细的讨论和会诊。“喂,您好,邱主任,不好意思今天除夕还打扰您,历山院区发热门诊接诊了一例来自武汉放假返济的学生,需要专家会诊,您能来吗?”“好的,我马上过来!”刚查完房、还没离开病区的邱丽华主任接到电话,二话没说,就打车从东院飞奔而来。“喂,您好,邱主任,今天上午发热门诊又有一例疑似病例留观,需要专家会诊,您能回来吗?”“好的,我马上过来!”中午12:40,刚结束上午的专家门诊,正吃中饭的邱丽华主任在电话里没有任何迟疑地回答道。“喂,您好,徐主任,不好意思又打扰到您,今天下午又接诊一例疑似病例,需要再次会诊,您能过来吗?”“好的,我马上过来!”晚上21:50,已经忙碌一天刚从科室离开,正在北园高架快速路上驾车回家的徐玉荣主任没有任何犹豫,把车开医院。“喂,您好,王主任,有一例持续发热患者,刚才CT室报告有异常,医院启动专家会诊,需要您参加,能来吗?”“好的,我马上过来!”刚到东院区医学影像科换上白大褂的王武章主任没有一刻停留,穿着白大褂从东院驱车到历山院区会诊地点。“喂,您好,孙主任,今天接诊一例疑似病例,需要会诊,您能过来吗?”我知道孙莹主任昨晚刚值夜班,有点忐忑不安、于心不忍地询问。“好的,我马上过来!”刚到家洗漱完的孙莹主任的回答干脆利索,令人动容。“喂,您好,王主任,今天的疑似病例查血结果有异常,专家组会诊,需要您参加,可以吗?”“好的,我马上过来!”除夕夜陪领导刚走访完东西两院各个病区,还在医学检验科忙碌的王新锋主任还没有来得及坐下,接到电话不假思索回复道。“喂,您好,邓主任,有一例疑似病例需要急查鼻咽拭子,准备组织专家会诊,您能参加吗?”“好的,我马上回来!”已连续加班加点至深夜医院,不曾迟疑半秒从东院赶至历山院区。于学燕主任接到通知时,回道:“好的,我马上过来!”那一刻,她到家门口正准备开门,又医院。孙文青主任接到电话时,应答:“好的,我马上过来!”那一刻,他刚进家门,家人刚把晚饭端上餐桌。“好的,我马上过去!”在这个不平凡的春节假期中,这是我能听到最多的一句回复,也是最暖心的一句话语。不论是凌晨或清晨,不论是黄昏或夜晚,给胡华、荣学东、杨济生、李琦主任打通电话时是这样的回复,给郝金柱、林美英、迟晶宇、张先欣、王春燕、张修磊、袁小记、熊瑜等主任打通电话时是这样的回复,给任何一位临床专家、给感染科的每一位同仁、给值班的每一位司机师傅、给人力资源部、门诊部、护理部、住院处、物价办、信息部以及后勤保障部的所有同事电话沟通时,几乎都是这样一句回复。我在电话里都有点不好意思,有时一天三次打电话给邱丽华和徐玉荣主任,但两位主任没有任何推脱的言词,也没有任何婉转的拒绝,在她们心中,医者的责任,远重于泰山。良言一句三冬暖!或许,您的这一句话,足可以让我们在支持与被支持的良性互动中迸发无穷的力量,携手前行、心齐山移,也注定这个特殊的季节会成为冬日的暖阳。二、万丈高楼平医院历山院区发热门诊接诊以来,遇到的困难超乎想象,其中一个困难就是疑似病例的把握和甄别,在那种特殊的环境下,身着特殊的装备,面对特殊的病人,在比较短的时间内要做出很恰当的判断和医嘱,对每一位发热门诊的医师都是一种极端的考验。有的病人是从疫区来,单纯发热;有的病人除了发热,还有咳嗽;有的病人有发热、咳嗽,但影像学没有任何异常表现;有的病人有发热、咳嗽,影像学也有异常,但还合并有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病、肺气肿、糖尿病、肺曲菌病、陈旧性肺结核、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原发性肺癌或者肺转移癌;有的病人没有疫区的流行病学史,但家里有人接触过来自武汉地区的同事或朋友;有的病人也没有接触过密切接触者但有发热;有的病人有发热症状,但已经过了公认的潜伏期;还有的病人从武汉来,有持续发热,但两次鼻咽拭子病毒核酸检测是阴性……还有很多很多的一样发热但又不一样病情的病人,各种各样、不一而是。或许都有发热,但理清是当下的新冠病毒肺炎,是季节性流感,是单纯的着凉感冒,抑或只是压力性体温波动,谈何容易。随着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的版本更新和省市疫情防控网络的织密,对发热门诊接诊的医生挑战越来越大,诊断每一例疑似要慎之又慎,做一个排除诊断何尝不是困难重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是历史上未曾有过的头一遭,疫情防控当然无章可循,没有现成的模板拿来就用。风险之大前所未有,挑战之大前所未有。那段时间,刘风林副医院,从历山院区的预检分诊、门诊、发热门诊、留观室演练了一次又一次、摸排了一遍又一遍、梳理了一天又一天。临近年关返济人数骤多,就诊人数激增,刘院长嘱咐我们瞪大眼睛看仔细、提起神来想清楚。万事开头难,齐心协力则不难,我们开局良好,没有错过一例,没有漏过一例。年1月23日深夜23时,我院第一例新冠肺炎确诊了,妥妥的,鼻咽拭子复测阳性,诊断及时,千真万确。次日,农历大年三十,上午9时许,我院历史上收住的第一例王姓新冠肺炎患者,在医务部、护理部、感染控制科、门诊部、转运司机以及历山院区发热门诊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和见证下,负压救护车将该病人转至东院隔离一病房,周明香主任及其团队早已精神抖擞、信心满满,开启了我院疫情防控和医疗救治新的篇章。与此同时,疾控中心的鼻咽拭子检测结果如约而至,第二例范姓新冠肺炎患者也得以确诊,大年初一,再次转运,东院隔离病房的战友们斗志昂扬、驾轻就熟。这个庚子鼠年的除夕夜注定不再平凡、不同寻常。除夕夜,没有像期待中的那样和家人在一起团圆,也没能看上一眼小时候期盼的春晚,没有能吃上家人包的饱含亲情的饺子,但我觉得特别值得,和历山院区发热门诊的医护人员在一起,抢救生命不知疲倦,佳节时刻全力以赴,生死博弈彻夜不眠,这是节日里与病魔赛跑的医生护士,也是我们平时坚守岗位与病魔较量的那个样子!新年的钟声已经敲响,战斗的激情没有半丝衰减。除夕夜已是子时,刘风林副院长、金锋副院长特意打电话询问专家组成员、历山院区发热门诊医护人员的思想和身体状况,对我院连续诊断两例表示赞意。特别是对诊断第二例新冠肺炎病例高度肯定,患者无疫区接触史或旅居史,无异常血常规、生化指标,医院而来,医院的呼吸病学专家、影像学专家凭借特有的专家经验、专科禀赋和专业积累,仅仅依靠胸部CT资料就力排众议、坚决诊断并精准判断预后转归,终结了该病医院辗转就诊的颠簸,消除了随时可能引起传播给更多场合更多人的隐患,博得了省市区三级疾控主管部门的高度好评,也为我院和省市新冠疫情防控做出了卓越贡献。“战时”状态下,发热门诊毫无疑问是医院整个疫情防控“大考”的最前沿、第一关,也是重中之重和难上之难,历史原因、物理布局、设备设施的客观条件限制了我们的接诊和处置能力。面对节前节后持续返济的人员增多,全市发热患者或疑似发热患者呈现井喷状态,面对持续高位的发热门诊就诊数量,历山院区发热门诊告急、告急、告急!发热门诊医师单人值班实在难以承受接诊之重,也难以应对就诊发热患者之多!穿着简直密不透风的特殊防护服,常人静息状态下两个小时都难以耐受,更何况要像打仗一样,24小时几乎不间断接诊施治!东西两院内科、外科的同事们看在眼里、疼在心上,给医务部的同仁加油鼓气,更以实际行动践行铮铮誓言,一封封请战书纷至沓来,一个个红手印新鲜夺目,这不是作秀,更不是哗众,这是以身相许,以命报国啊!紧急培训、强化演练、以战促学,梳理流程、无缝衔接、严肃纪律,一个个电话就是一道道命令,号令所在,军令如山,郭鹏、周洪顺、温鹏、赵婷婷、卞侠、范春晖、孙彦明、封彬彬、马增霞、王庆、张运曾等优秀的青年才俊在第一时间驰援历山院区发热门诊,他们不问缘由、不找借口、不计报酬、不讲代价,奋不顾身、义无反顾、顾全大局,用生命护佑生命,圆满完成了春节假期历山院区发热门诊的最艰辛劳苦也是最激情燃烧的日子。医院医院,院党委高屋建瓴、深远谋划、提高站位、勇于担当,坚决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力保护人民生命和健康安全,坚决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的重要指示精神和省委、省卫生健康委一系列指示批示要求,科学防治、精准施策,将东院区发热门诊彻底重置、历山院区留观病区迁移重启,为我院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做出了永久的历史性功绩。医务部以更坚定的信心、更顽强的意志,会同相关科室坚决执行、闻令而动,既立足当前,又着眼长远,创造性提出建立发热门诊和留观病区一体化管理,在最短的时间内组建一支相对固定的、具有良好职业素养的、专科经验丰富的医师队伍,这支医师队伍搭配合理、专业互补、年富力强、勇挑重担、义无反顾、事业至上、敢打必胜、使命必达,在优青人才吕艳副主任、卞侠副主任的带领下迅速扭转了发热门诊医护人员轮流更迭频繁、无缝隙配合较弱的现况,改变了值班医师对留观病人病情掌握不深不透、不精不专的不足,医院党委把最放心的人放到最不放心的地方去的殷切要求,同步实现了打造具有“胸医特长”、富有“胸医特色”、体现“胸医智慧”的发热门诊留观病区,为山东省的新冠疫情防控做出了“胸医样本”,贡献了“胸医方案”。来到发热门诊就诊的病人,有很多潜在的风险和不确定性,来源复杂,挑战性强,很考验接诊医师的眼力、手力、脑力、体力、精力、毅力、心力以及生理、病理、解剖、诊断、影像、内外妇儿科的综合医学素质。想一想,那一段时间的发热门诊如果是留观,对病友来说真有点“强人所难”,对医生来说真有点“勉为其难”。几乎每一个晚上,会有数十个电话打给我,我也是临床医师,我真的懂得也很理解医患沟通、人文交流的至关重要。医护人员认识有差异、思想有包袱、诊断有压力、留观有限制,他们是情、理、法的实践者,推动者和体现者,也是包容者、承受者和支撑者。发热门诊接诊患者千差万别、病情变化多端,特殊的处置要求总会让人陷入困境、左右为难,发热门诊的值班医师遇到任何问题,总会给我打电话,我都会打电话给专家组成员汇报,打电话请示高绪胜主任和刘风林副院长。“你们要和专家组成员一起更胆大心细,更担当作为”,刘风林副院长不止一次对医务部同仁讲话时,总是让人觉得不畏浮云遮望眼,任凭风吹浪打,自有气定神闲、举重若轻。是的,困难总是存在的,如果只看到困难,我们只能瞻前顾后,也只好畏葸不前,但办法总比困难多,医务部的每一位职员都心里装着一口气、身上憋着一股劲,埋头砥砺、实干前行,不为失败找理由,只为成功找方法,有院党委的坚强领导,有各位领导的鼎力支持,有兄弟科室的真诚帮助,发热门诊留观病区的工作驶入了“最高标准、最严要求、最优服务”的快车道,朝华夕秀、冬去春来,从1月20号至3月1号,东院区发热门诊留观病区接诊患者例,留观例(其中2月12日至3月1日共接诊例,留观88例),历山院区发热门诊留观病区接诊患者例,留观患者48例(其中2月12日至3月1日共接诊例,留观34例),孙文青主任作为隔离病区医疗救治总负责人,隔离一、二病区的周明香主任、郭鹏副主任、李磊副主任及其团队共计收治70例新冠肺炎患者,前后出院共计40余名新冠肺炎患者。万丈高楼平地起,众人划桨开大船,在医院党委的坚强领导下,随着整个疫情的变化,两院区发热门诊留观病区、隔离一、二病区的接诊服务和医疗救治已从“量”的完成转变为“质”的跃升,量少质优,稳中成好,捷报频传,凯歌高奏。三、咬定青山不放松专家组是智囊团、思想库、好参谋,是最强助手,发热门诊留观病区和隔离病区的医护团队是最硬核的部队,在整个疫情防控和医疗救治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独一无二的专业支撑作用。是的,专家组成员大胆判断有勇气,一线的发热门诊和隔离病区的医师就有底气。我知道,所有医院的会诊专家一样,面对这一场看不见敌人的战争,所有的胸医人都是若有战、召必回、战必胜的战士。谁能说不是?一场出人预料的疫情,冲在最前线的不仅有发热门诊留观病区、隔离病房的医护人员,还有许许多多的专家翘楚。为了让每一位就诊的患者都能精确诊断和及时治疗,为了让每一位发热患者能精准识别和及时留观,专家们用自己的一点一滴、一言一行书写了属于自己的一撇一捺,把敬业、乐业、精业、创业做了最好的诠释,为群策、群力、群防、群控做了最好的注解。医院党委书记、医院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组长、专家组组长秦敬民掷地有声:“在这场疫情防控的阻击战和人民健康的保卫战中,我们要识别党员干部,也要识别专家学者。”刘文俊院长反复强调:“宁可十防九空,不能一失万无。”周晓琳副书记对专家会诊、医疗救治和患者出院关怀备至、事无巨细。刘风林副院长、金锋副院长联袂兼任专家组副组长,组织实施胸有韬略,演练实战指挥若定。巩怀证副院长、王秀总会计师、苗继生纪委书记、汤伟院长助理在不同的场合、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次多次鼓励所有会诊的专家、一线的医护在为每一个病例会诊把关时,既要“胆大”,又要“心细”,既要体现人文关怀,又要彰显社会责任,不放过一个存疑,不漏过一个怀疑,不错过一个可疑。整个医务部一班人刚受命即临危,疫情突如其来、不期而至,每一天马不停蹄且不顾劳累,每一日挺身而出又义不容辞,为了补齐短板耗心费力,为了堵塞漏洞殚精竭虑,为了调强弱项夜以继日,为了医疗救治不眠不休。医务部高绪胜主任率先垂范、驰而不息,带领郭帅副主任和东西两院会诊专家汇集众智、突出专长、查缺补漏、严丝合缝,带领院内外救治团队昼夜坚守、科学施救、千里驰援、应急处突;杨传彬副主任是典型的“行家里手”,身兼数职、肩挑重任、攻坚克难;姜文英科长是胸医“花木兰”,做先锋身先士卒、急行军身体力行。一个多月来,医务部会同感染控制科、护理部先后梳理确定了80余项处置流程,修订完善了56项操作规范,在医院综合内网下发79份通知和安排,有力保障了整个医疗诊断和临床救治各个环节的有效开展。医务部高绪胜主任和护理部荣宁宁主任在抗“疫”最吃劲的关键时刻以身作则、亲力亲为,全天全职参与隔离病房的医疗护理工作,抓好本院及省派专家、外院来我院隔离病房工作的医生的管理及排班工作,定好隔离病房医生的工作职责及分工,严格执行“一人一案”“主诊组长负责制”,24小时监测病人病情变化,多学科联合会诊,严格制定救治方案,保证隔离病区的医疗安全!医院医疗医政医事的最主要职能部门,医务部的工作有了正气,临床一线的医疗工作才更有骨气。所有的临床医师都能感觉出来,无论是疫情防控还是日常诊疗,各项工作更有序了,更有力了,干起活来更有主心骨和方向感了,凡事有交代,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高绪胜主任是一位“忘我的工作狂”,也是一位“热情的带头人”,他能够把团队的激情激发出来,他倡导的“临床有需求,医务部就会有帮助,科室有困难,医务部就要去解决,医生有想法,医务部就要去实现”,也成为了新的医务部一班人共同的信念。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医务部和全体抗“疫”一线的医院党委要求的“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精神的尖兵,成为“无私无畏、严防死守”的奉献精神的标兵,成为“狭路相逢勇者胜”的亮剑精神的精兵,成为发扬“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抗非典精神的排头兵!咬定青山不放松,千磨万击还坚劲。阻击新冠肺炎疫情,考验着医院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水平,17年前的现在,我们从容抗击过“非典”,11年前的今天,我们也完胜过“甲流”。70年辉煌历史上的医院,从来没有像此时的我们更敢于胜利,更有信心、有决心、有能力坚决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医院所有的专家群英是整个医护诊治的脊梁,为了托起生命的太阳,“好的,我马上过来!”是这个时期专家医生们义无反顾最美的语言!静水流深,依然沧笙踏歌。医院所有的医护技管是整个疫情防控的坚固长城,“医”起守“护”,医护同心,冲锋在前、点亮生命,我们是当下最美的“逆行者”,也是历史长河中最美的“胸医人”!来源:医务部郭帅责任编辑:宋春燕王珺编辑:王珂医院

山东大学附属医院

山东省呼吸病与结核病防治研究中心

山东省公共卫生医疗救治中心

历山院区:济南市历山路46号

东院区:济南市历城区烈士山东路12号

投稿邮箱:yuanbao

.
转载请注明:http://www.nwmcm.com/xgyy/944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