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TCT的辐射传闻是真的吗

文章来源:肺曲菌病   发布时间:2020-6-27 10:22:30   点击数:
 

(医院医院)

无需“谈核色变”

提到核事故大家总是先想起切尔诺贝利事件,在切尔诺贝利释放出来的那个核辐射“幽灵”仍然在禁区的上空徘徊。历史上的许多核辐射事件,给我们留下了不少阴影和教训。一谈到做PET-CT,大家就觉得要吃射线,不免心惊胆寒。

其实,PET-CT产生辐射的原因在于用于显像的放射性药物18F-FDG所发射的γ射线。有文献指出,PET-CT显像所致辐射的总有效剂量为8.18-18.30mSv,平均(12.34±2.49)mSv。

这个数字到底是多还是少?其实,就正常人而言,我们受天然照射的年平均有效剂量为2.4mSv。如果我们得了肺炎,从确诊到复查一般最少需要检查1-2次胸部CT平扫,而做一次胸部CT平扫的平均有效辐射剂量为6mSv,两次就是12mSv。

如此一来,做一次PET-CT跟平时做两次胸部CT平扫的辐射剂量差不多,相当于3-10年的天然辐射量。看来,大家不必谈“PET-CT”色变,必要的检查还是需要的,但不必滥用就是了。

PET-CT检查特色

一、安全无创

PET-CT检查安全无创。PET或PET-CT在美国等发达国家已应用近30年,放射性核素和X线所产生的辐射都在安全范围内,所采用的显像剂是构成人体生命的基本元素,检查十分安全,无毒性、过敏等副作用,短时间内可以多次重复检查。因此,PET-CT可广泛应用于健康体检中。

二、性价比高

PET-CT一次检查费用虽然较高,但如果严格把握适应症,和它所取得的效果比,其最终结果可以为广大病人节省约20%~30%的费用,更为重要的是可使约30%左右的病人避免不必要的手术治疗。

三、检查全面

一次检查即可快速获得全身影像。其它影像学检查都是对选定的某一部位进行扫描,容易漏诊身体其他部位的病灶,而PET-CT一次扫描仅需近20分钟,能分别获得PET、CT及两者融合的全身各个断面及三维图像,可直观的看到病变在全身的受累部位、分布情况。

PET-CT适宜人群

一、肿瘤高危人群

有肿瘤家族聚集现象者,该类人群比普通人更易患上肿瘤。还有就是接触高危因素的人群,如有烟酒嗜好、经常接触有毒有害物质者等。

二、有癌前病变的人群

癌前病变虽然不等于癌症,但癌前病变如肝炎、肝硬化、胃溃疡、直肠息肉、宫颈炎等极易在不知不觉中转化为恶性肿瘤,定期做PET-CT检查有助于更早的发现。

三、肿瘤疑似患者

常规检查在筛查肿瘤方面准确率不高,这容易导致两个问题:一个就是患者患有癌症但检查没查出来,二个就是不是癌症被查出患有癌症。PET-CT可有效避免出现假阴性和假阳性,为疑难病例提供正确的活检部位,从而给出肿瘤良恶性的准确诊断。

四、肿瘤已确诊人群

很多朋友认为肿瘤一旦确诊就没必要做PET-CT了,事实并非如此。通过PET-CT检查可对肿瘤进行分期,此外还可确认恶性肿瘤有无转移病灶,这有助于合理地选择治疗手段。

五、亚健康人群

PET-CT安全无创伤,能够发现早期的肿瘤病灶,因此,适合健康体检,每年一次PET-CT健康检查可以提早发现肿瘤的存在。

预约转

核医学中心入口

接诊台

休息厅

上海医院临床核医学中心(PET-CT中心)宜兴分中心落户医院(医院)。我院引进美国进口GE公司全新技术双通道PET-CT。仅需0.1毫居里/KG、15分钟即可实现卓越的全身成像。

医院本着“厚德精术,传承创新”这一宗旨,由上海核医学主任委员团队专家读片诊断,认真对待每一位患者,并结合我院临床实际,不断探索新技术、新方法,加强交流,努力提高科室人员技术水平,充分发挥放射性核素检查、治疗对肿瘤患者的优越性,以求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上海医院核医学科为国家药物临床试验基地,上海市住院医师专科培训基地,上海市精品课程教研室,是同济大学硕士点、博士点、博士后培养点,是同济大学优秀教学团队和双语教学团队,医院重点学科和特色专业。

近年来,中心培养了一支优秀临床队伍和科研队伍,中、高级职称十余名,其中博士4名、硕士5名。同时,中心承担国家级和市局级以上科题26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1项。中心还承担同济大学和南京医科大学《临床核医学》和《实验核医学》的教学任务。

专家团队

吕中伟

上海医院核医学中心宜兴分中心顾问

主任医师

医院核医学科主任、教研室主任,中华医学会核医学会全国常委、上海医学会核医学专科分会候任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核医学分会常委、中国核学会核医学分会理事、上海市核医学质控专家委员。

近年来负责各类科研和课题30余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高校教学项目9项。发表学术论文余篇,SCI收录论文40余篇。主编书籍3部,副主编1部,参编10余部。主持完成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7项。带教博士后、博士和硕士研究生20余人。

诊疗特长:肿瘤放射性核素介入治疗,对分化型甲状腺癌碘消融治疗有丰富经验。

蔡海东

上海医院核医学中心宜兴分中心主任

医学硕士副主任医师

诊疗特长:顽固性甲亢(难治性或反复发作的甲亢、抗甲药物副作用导致无法治疗的甲亢)、甲状腺结节的诊疗方案、甲状腺癌的诊疗方案、甲状腺癌术后及转移的碘治疗,以及其他各种甲状腺疾病、相关辅助检查和生活饮食指导。

张晓莹

在读博士、副主任医师

医院核医学科

诊疗特长:能熟练掌握常见病、多发病的PET-CT诊断和鉴别诊断,特别对胸部肿瘤等疾病有较深入的认识。

黄彦敏

核医学科科秘书

主治医师医学硕士

毕业于武汉大学医学院,年6月硕士毕业于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学院儿科,曾在医院消化内科进修。医院核医学科进修,师从同济大学核医学中心蔡海东教授

诊疗特长:各系统核素显像(PET诊断),甲状腺疾病的鉴别诊断和治疗。

PET-CT检查注意事项

在检查前24小时不要喝酒、不要做激烈运动、不要长时间运动,PET-CT检查需要受检者要处于相对安静状态,对于情绪不稳定或持续痉挛患者,在没有得到妥当解决时禁止做此项检查。

检查前排空膀胱,排尿时尽量避免尿液污染体表和衣裤。

携带相关检验资料如:CT片、MRI片、B超、病理报告、肿瘤标志物等各种检验报告。

显像检查前,被检者人员在注射显像药物后应保持安静、不要走动,尽量减少与人交谈,可以饮少量清水。

检查前一天晚饭进食高蛋白、低碳水化合物饮食,检查前6小时开始禁食、禁饮含糖饮料和禁静脉滴注葡萄糖液,糖尿病人正常用降糖药,以免因血糖过高影响检查时间及效果。

进入检查室时,受检者取下身上佩戴的金属物品(如腰带、钥匙、项链、首饰、硬币等)。

检查结束后尽量多喝水,以利于造影剂的排出。

检查后6~10小时内不要接触孕妇或儿童。

医讯科普正能量

江苏省宜兴市宜城街道红塔路号

-

预约转

邮箱:yxshtyy

.
转载请注明:http://www.nwmcm.com/xgyy/937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