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炎型细支气管肺泡癌

文章来源:肺曲菌病   发布时间:2020-10-19 19:20:11   点击数:
 让白癜风患者感受中科魅力 http://www.victroncapital.com/

细支气管肺泡癌是发生于细支气管黏膜上皮和肺泡上皮的一种特殊类型肺癌。

病理分型:

孤立结节型;

多发结节型;

弥漫型:肿瘤组织常累及数叶或双肺,质硬,犹如大叶性肺炎,故又称肺炎型。

肺炎型细支气管肺泡癌病理特点

光镜下组织细胞分型为黏液细胞型,常分泌大量黏液。产生肺部炎症样实变.而未见明显肿块阻塞支气管.这正是患者出现大量白色泡沫痰的原因。

临床特点

多见于中老年人,女性发病率较高,男女比例约1:1.2;

其临床症状不典型,大多数患者以咳嗽、咳痰为首发症状,可有咯血、低热、呼吸困难等,咳白色泡沫痰是其特征性临床表现。

影像特点

主要表现为单叶或多叶肺内大片实变影,实变影内密度不均匀,可有枯树枝征、蜂窝征、磨玻璃影、多发结节影及叶间裂膨隆征等,增强CT可见血管造影征。

血管造影征:表现为增强扫描在低密度肺组织内见高密度的树枝样分布的肺动脉影,一般血管走行迂曲,管壁僵硬,管腔不规则狭窄,远端分支减少。其病理基础主要是充满黏液的肺泡腔呈相对低密度,而血管密度相对较高,所呈现的一种表现。

枯枝征:细支气管肺泡癌有间质性炎症和间质纤维化,导致支气管壁凹凸不平,不规则,走行僵硬、扭曲,肺泡腔、小细支气管腔狭窄、闭塞,远端分支残缺或中断,较大的支气管显影,较小的支气管不能显示,呈枯树枝状。

蜂房征:病变内或边缘呈蜂房状气腔,大小不一的低密度影。其病理基础是癌细胞沿肺泡细支气管壁生长并分泌黏液充填于肺泡腔和细支气管腔,但不破坏其基本结构,使其不规则增厚,肺泡腔和细支气管腔不同程度存在。

磨玻璃征:实变区边缘密度较淡,出现磨玻璃样改变。其病理基础是增厚的肺泡间隔构成网格状结构内充满黏蛋白或其他液体。细支气管肺泡癌可表现为单纯磨玻璃样,也可与其他征象共同存在。

叶间裂膨隆征:主要为肿瘤细胞沿肺泡间隔生长延伸至叶间裂,使叶间裂受累牵拉,并且肿瘤分泌的黏液引起肺实变融合而使肺叶肿胀,导致叶间裂膨隆,较少发生。

实变内有小泡征或假囊征:原因可能是小气道的扩张或肿瘤呈乳头状向内生长引起肺泡腔膨胀,肺泡间隔不规则增厚不破坏肺结构,而肺泡腔内有不同程度充气所致。

线样征:表现为邻近纵膈胸膜的短线影,分布均匀,间隔约2mm,长度约10mm。认为其病理基础是肿瘤引发肺泡间隔增厚但无破坏,PTBAC多从外周向内侵犯,故在纵膈胸膜面上易出现垂直于胸膜的线样征。

图1,男,66岁,CT增强扫描动脉期示右下肺实变影内见高密度的树枝样分布的肺动脉影,即“血管造影征”;图2,男,58岁,CT示双肺见实变影及磨玻璃影,其中右肺中叶实变内见枯枝样支气管充气相。图3女,69岁,CT示双肺见多发磨玻璃样影及实变影,其中右肺上叶病变内见蜂房样含气影。图4男,52岁,CT示右肺下叶实变影内见直径约2mm小圆形含气空泡及一不规则囊状空洞影。图5男,48岁,CT示右肺斜裂牵拉、僵硬,向上膨隆。图6男,52岁,CT示右肺下叶实变及磨玻璃影,外带邻近纵膈胸膜的短线影。

如果喜欢长按上图进入

转载请注明:http://www.nwmcm.com/xgyy/10003.html